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8篇
  7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米酒中富含大量的有益物质,长期饮用可促进人体的健康。综合现有文献报道,对亚洲各国的米酒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其养生情况及作用进行考察分析与综合对比,以期为米酒的进一步功能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2.
豫西地区在2002年引种意大利早红樱桃,经7年来的栽培实验,该品种在豫西地区表现树势健壮、抗病、丰产、果形美观、果实中大、果肉鲜红色、质细、肉厚、多汁、味甜、营养丰富。豫西地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优越的水土资源条件,产地环境达到无公害生产要求。目前发展近1.2万亩。采用该品种建园生产,3年生树可开花结果,5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每公顷产量15.5吨,市场售价6元/kg,每公顷效益9.3万元。  相似文献   
63.
为探明果园中越冬位置对梨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存活的影响,在山东省选取6个果园(彩石、泰安、肥城1、肥城2、广饶、莱芜)进行系统调查,室内观察梨小食心虫幼虫存活情况,比较不同越冬位置梨小食心虫的越冬存活率。结果发现:同一果园中,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间梨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西面显著高于其他方位,广饶果园阴、阳面间存在差异,其余果园没有差异;树干低部梨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存活率最高,枝干、主枝、侧枝间无差异;不同果园间梨小食心虫越冬存活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4.
为了研究低水平激光辐照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效果,试验以某大型奶牛场的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通过CMT法筛选出阳性牛12头分成2组用于治疗试验,阴性牛12头分成2组用于预防试验,各组奶牛于每天早晨榨奶后应用低水平激光(650 nm、2.5 m W、30 m W/cm2)照射15 min,连续照射10 d,于照射后第3,5,7,10天进行体细胞测定和乳成分分析,并记录产奶量。结果表明:低水平激光照射后体细胞数下降,产奶量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体细胞数与乳糖水平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干物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乳蛋白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激光辐照可以防治隐性乳房炎,能降低奶牛体细胞数,提高产奶量,对乳品质无不良影响,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随着萨福克羊、杜泊羊、澳洲美利奴羊等国外优良绵羊品种的大量引进,显著提高绵羊生产性能的同时,其携带的各种遗传缺陷病在全国范围内快速蔓延,这将给羊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我国绵羊育种和羊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发达国家通过对种羊进行遗传缺陷病基因诊断进行遗传净化,而我国相关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就皮肤脆裂症、羔羊蜘蛛综合症和致死型短颌-心脏扩大-肾发育不全综合症等单基因遗传缺陷病的遗传基础、临床症状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绵羊遗传缺陷病净化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6.
[目的]提高湖羊羔羊的甲级羔皮率.[方法]将湖羊怀孕母羊分为2组,试验组在母羊怀孕后期进行限饲,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饲养,探讨提高湖羊羔羊的甲级羔皮率的方法.[结果]试验组羔羊甲级羔皮率达42.43%,羔羊荐部伸直毛长1.90 cm,被毛的紧贴度达43.63%.对照组羔羊甲级羔皮率为22.59%,羔羊荐部伸直毛长2.08 cm,被毛的紧贴度为24.82%.[结论]在湖羊母羊怀孕后期限制营养供给,可改善湖羊羔羊羔皮品质,提高甲级羔皮率.  相似文献   
67.
<正>1引种地基本情况引种地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朱古洞乡梨园村,海拔76~87米。当地年平均气温14.8℃,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2.2℃,平均年降水量1004.4毫米左右,≥10℃年平均活动积温  相似文献   
68.
采用长林系列油茶品种建立早实丰产示范林,经过5年的抚育管理,植株生长良好,在其示范林内设280m、560m、730m、820m4个不同海拨高度栽培样区分别进行生长量、花芽分化率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栽培对油茶树高、地径、冠径生长量及花芽分化率均有一定的影响,在海拔高度280~730m时的油茶树高、地径、冠径的生长量较大,而海拔高度在820m时,其生长量略差;海拔高度在280m、560m的花芽分化率最优,多花率均为48.89%,中花率分别为38.89%和35.56%,海拔高度在730m时多花率、中花率分别为41.44%和43.33%;海拔高度在820m时,多花率仅为6.67%,中花率为32.22%;从油茶的生长量与花芽分化率情况分析,海拔高度在280~730m的地带油茶生长量和花芽分化率较好,适合油茶栽培。  相似文献   
69.
辽宁省近50年旱涝灾害的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1960—2009年辽宁省49站的逐日降水资料,从单站旱涝Z指数出发,根据Z指数的划分等级定义了辽宁省的区域旱涝指标,以此讨论了辽宁省年度旱涝灾害和季节性旱涝灾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50a来,年度干旱、夏旱、秋旱指标呈上升趋势,春旱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特征不明显,年度洪涝和夏涝指标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无论是年度干旱还是季节性干旱,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都在辽宁省西部及西北部地区;辽宁东北地区的年度干旱、春旱、夏旱出现频率较低,秋旱出现频率最低的地区在辽宁省南部。年度洪涝和夏季洪涝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相似,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在辽宁省东部及东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发生洪涝的频率是最低的。旱涝灾害的严重程度与降水集中度的大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0.
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灾损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产量灾损风险的角度,利用1971~2008年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和水稻的产量资料,构建了辽宁省粮食产量灾损风险评估模型,从历年平均减产率、灾年减产率变异系数、产量灾损风险指数等角度综合评估了辽宁省粮食产量的灾损风险.结果表明:辽宁大部都是玉米生产的低风险区,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朝阳和锦州地区,大连、鞍山和葫芦岛为中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