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9篇
  7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文献统计看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农业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与分析了1981—1993年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中应用的文献量、情报源分布、著者队伍状况和文献的主题内容。指出了该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研究状况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2.
缩节安(PIX)对冬小麦调节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100~1000μg/g缩节安(PIX)作浸种发芽,发现浓和幼苗高度呈直线负相关;拔节期用1000,2000,3000μg/gPIX和清水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PIX具有抑制节间伸长,降低株高的明显效应。在1000~2000μg/g范围内,既可矮化植株,又能提高生理活性,同时对产量性状也无不良影响。因此,合理喷施PIX,能够调节小麦株高,达到防止倒伏,增加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
利用未熟化土壤(耕层2.0m以下)在温室内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底肥(CK、N、P、K、NP、NK、NPK、有机肥、NPK 有机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P肥对小麦各生长性状、产量、叶绿素含量、植株N含量和籽粒蛋白均有显著作用;植株N含量与籽粒N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籽粒产量显著正相关,籽粒蛋白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及籽粒产量亦显著正相关。在北方黄土母质的石灰性贫瘠土壤条件下,无机肥N、P、K 3因素中,P肥具有第一重要的作用,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54.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调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 (SA)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膜脂过氧化水平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 :正常生长条件下施用 SA可提高 SOD、POD活性 ,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 ,以 0 .0 1mg/ L效果最好 ,而对膜脂过氧化水平和电导率影响不大。盐胁迫下 SA不仅提高了 SOD、POD活性 ,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 ,而且大大降低了膜脂过氧化水平 ,提高了膜的稳定性 ,进而提高了膜的抗盐性。低盐胁迫下 (10 0 mm ol/ L )以 SA0 .0 5最佳 ,高盐胁迫以 SA0 .1 0 最佳  相似文献   
55.
尿素对骠马胁迫紫苏幼苗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尿素对骠马胁迫紫苏幼苗的缓解效应,阐明适宜紫苏生长的最佳除草施肥条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紫苏六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尿素(0、1、2、4和8g/L)和6.9 %骠马水乳剂(0、1.33、2.66、5.32和 7.98 mL/L),分析其对紫苏光合特性指标、荧光特性、杂草防效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骠马显著降低紫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指数(CCI),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也均不同程度降低,胞间CO2浓度(Ci)升高,说明骠马显著抑制紫苏的光合特性,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叶绿素荧光分析表明,除草剂显著降低了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及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则呈一定的上升趋势。表明在除草剂骠马胁迫下紫苏叶片发生了光抑制,PSⅡ复合体受到损伤伴随着光合电子传递受阻;8 g/L的尿素处理效果相同;而1~4g/L浓度的尿素处理则效果相反。1~4 g/L的尿素和不同浓度的骠马先后处理,比单用骠马处理效果好,A组的P1N3处理可使籽粒产量比单独施用骠马增产11%,杂草防效提高11.35%,表明先施4 g/L的尿素再施1.33 mL/L 的骠马,能显著缓解骠马对紫苏的胁迫,提高其光合性能,并使其光系统Ⅱ维持较高的光化学效率,该施药模式具有平衡除草施肥技术,安全高产等特点,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6.
氮肥与多效唑对冬小麦叶片生理功能的调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解决冬小麦拔节期培育壮苗、后期抗倒伏能力以及追施氮肥导致营养生长过旺之间的矛盾,达到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目的。采用二因素交叉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多效唑对小麦叶片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氮肥与多效唑配合施用不仅提高了小麦的叶面积,显著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同时也增强了冬小麦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了冬小麦的抗逆性。石灰性褐土上冬小麦拔节期氮肥与多效唑的推荐用量分别为N 104.2~156.3 kg/hm2和1.13~1.50 kg/hm2。  相似文献   
57.
鲜枣冷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以 5个鲜枣品种为试材 ,研究枣果实采后成熟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0℃下 5种枣果呼吸变化幅度较小 ,均无明显呼吸高峰出现 ,呼吸强度与枣果耐藏性呈负相关 (r=- 0 .671 ) ;不同枣果间乙烯释放量存在显著差异 ,大荔圆枣、襄汾圆枣、婆婆枣的乙烯释放量显著高于大白枣、金丝小枣 ,乙烯释放量与枣果衰老软化及耐藏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试验还发现 ,随着枣果的衰老软化 ,PPO、PG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 ;V- C含量下降 ,且品种间差异显著 ,其中襄汾圆枣耐藏性最好 ,V- C保存率最大为 83.3% (0℃下贮藏 70 d) ;V- C含量的变化与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r=- 0 .791 )。  相似文献   
58.
不同使用年限蔬菜大棚土壤溶质含量变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石灰性褐土上分别选取种植1、3、6、9年蔬菜的大棚土壤,旨在研究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养分、盐分、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大棚土壤的养分、盐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其年度增长率表现为有机质<氨态氮<全盐量<速效钾<硝态氮<速效磷,其中速效磷、硝态氮、全盐量依次较对照提高21.8倍、15.9倍、2.3倍。微量元素的年度增长幅度表现为Mn<Zn<Cu<Fe,其中有效态Cu、Zn、Fe含量均高于临界值。重金属年度的增长幅度表现为Pb<Cr<Cd,虽然Cr、Cd、Pb均未超标,但大棚土壤养分、盐分、微量元素与重金属含量均随大棚利用年限的增加呈递增趋势,须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