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抗倒性的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分析了不同地区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提高玉米抗倒性方面应用最多:通过提高茎秆的机械强度、降低株高、促进根系发生,降低茎秆倒伏率;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产量。并对调控研究前景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2.
线辣椒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辣椒是辣椒的一个重要类型.为了直观地从花蕾大小或花药的形态特征来判断小孢子发育时期,为线辣椒育种、杂交制种等提供技术借鉴,以3个不同的线辣椒育种品系(No.2、No.3和No.6)为材料,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对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进行染色、观察,并与相应的花蕾发育大小、形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线辣椒小孢子发育经花粉母...  相似文献   
33.
为了研究线辣椒不同定植密度对其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索线辣椒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和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本试验以线辣椒品种"多娇"为试材,设置3个不同的密度处理,即处理Ⅰ(49 500株/hm2)、处理Ⅱ(67 500株/hm2)、处理Ⅲ(85500株/hm2),采用大田挖掘法测定线辣椒根系的主要形态指标、根系活力及其物质积累。结果表明:线辣椒单株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平均直径、单株根尖数均与定植密度呈负相关,在植后第80天除根尖数外,上述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根鲜重、根干重、冠鲜重、冠干重与定植密度呈负相关,在植后第60天上述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试验观察期间,各处理根冠比差异不显著,根冠比随生长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线辣椒根系生长相对超前于地上部分。根系活力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处理Ⅲ根系活力比处理Ⅰ低3.52%,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随着定植密度增加,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鲜重、干重)逐渐降低,处理Ⅰ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鲜重、干重)分别比处理Ⅱ高出1.92%、2.05%和1.07%,比处理Ⅲ高出20.27%、28.24%和26.9%。在小区产量方面,处理Ⅱ最高,为67.86 kg,处理Ⅲ次之,处理Ⅰ最低。处理Ⅰ与处理Ⅱ、处理Ⅲ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4.
缨小蜂分类研究及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缨小蜂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小蜂总科Chalcidoidea,缨小蜂科Mymaridae,是一类常见的个体微小的寄生蜂,也是农林害虫卵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缨小蜂的分类研究历史、生物学特性及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5.
以陕西关中线辣椒产区近年种植的2个线辣椒品种‘多娇’和‘辛香8号’为材料,采用大棚、露地2种栽培方式。在辣椒开花期,标记开花日期、着生节位,记录果实发育期间光照度、极端温度,待辣椒达到生理成熟时,采收并测定果实纵径、横径、单果种子数、单果鲜质量等,分析大棚、露地环境因子与线辣椒畸形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引起大棚线辣椒畸形的主要原因是极端高温,引起露地线辣椒畸形的主要原因是小叶病和极端高温;畸形率随节位的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线辣椒畸形果比正常果实的种子数少,横径与纵径也相应缩小,弯曲度更大。  相似文献   
36.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云南蒙自石榴叶斑病球毛壳菌菌丝生长的条件及有效杀菌剂。结果表明,球毛壳菌菌丝在26~34℃均能生长,适宜温度是26~32℃,最适温度为28℃;偏好75%~85%的相对湿度,最适相对湿度为85%;光照促进菌丝生长;pH值4.5~7.5时均适宜于球毛壳Bd-2菌丝的生长,最适pH值为6.5,表明该菌偏好弱酸性环境。不同碳源、氮源对球毛壳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均较明显,麦芽糖和蛋白胨对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后,分别用75%百菌清、80%甲基硫菌灵和80%代森锰锌等3种常见杀菌剂,以及细辛、小桐子和夹竹桃等3种植物提取液在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从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大小初步鉴定80%甲基硫菌灵为该病害的有效杀菌剂;在3种植物提取液中,细辛提取液对球毛壳Bd-2的菌丝生长抑制率最高,4 mg·mL~(-1)抑菌率达100%。明确了云南蒙自石榴叶斑病球毛壳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及有效杀菌剂,为生产上化学防治提供了选择杀菌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
水泊渡泵站灌溉设计流量为10.35 m3/s ,设计扬程为113.5m,运行扬程范围为97~132m,泵站装机容量为20MW,工程规模为大(2)型。对于我国在高扬程大流量泵站的不多的情况下,如何结合工程实际运行情况以及水泵设备设计制造现状提出合适的方案,在已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方案上进行现有泵站的调查研究分析以及综合比较,提出了更能适合工程具体要求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8.
克服蔬菜作物连作障碍问题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蔬菜作物连作障碍是蔬菜生产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查阅有关克服蔬菜连作障碍的研究报告,结合作者从事相关研究的结论和进展,就蔬菜作物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和克服的途径进行综述,以便为相关研究和类似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借鉴。大量的研究表明,引起蔬菜作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有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积累、土壤的次生盐渍化、蔬菜作物的自毒作用等。通过轮作、间作套种、生物防治、选育抗重茬品种、嫁接栽培、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可以部分或全部解决蔬菜作物的连作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39.
克服线辣椒连作障碍的施肥方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给通过施肥解决线辣椒连作障碍问题提供借鉴,于2005年在辣椒连作问题严重的陕西千阳县连续6 a(2000~2005年)种植线辣椒的田间,研究了施用钾肥、鸡粪、抗重茬剂对线辣椒品种“陕椒2001”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株高、叶面积指数、单株商品果数、鲜椒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每公顷施腐熟干鸡粪4 500 kg和3 000 kg的2个处理在减轻连作危害方面效果较好,处理后所有测定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单株商品果数分别比对照增加6个和5.5个,鲜椒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8.2%和25.7%,并且基本上达到了关中平原灌区非连作线辣椒的产量水平;每公顷施750 kg硫酸钾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线辣椒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但对单株商品果数(平均比对照增加2.3个)和鲜椒产量(比对照提高12.5%)的效应有限;每公顷施375 kg硫酸钾的处理和每公顷施1950 mL抗重茬剂NEB-26的处理对多数测定指标的效应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40.
【目的】筛选蒙自小枣黑疔病链格孢拮抗放线菌,并优化发酵条件。【方法】以小枣黑疔病链格孢为指示菌,以肾茶26株、臭灵丹17株内生放线菌和大庆油田12株土壤放线菌作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筛选高拮抗放线菌,进而通过单因子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结果】筛选到一株分离自肾茶根部、抑菌带宽达13.6 mm的拮抗菌株BEG-46,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和最佳培养条件为1 000 mL培养基中含葡萄糖2 g、酵母粉20 g,蛋白胨2 g,NaCl 4 g,CaCO_34 g,初始pH值为自然,发酵温度28℃,发酵周期为7 d;优化后BEG-46发酵液抑菌活性提高了118.3%。【结论】拮抗放线菌BEG-46的发酵液抑菌活性在优化条件下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