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36篇
  13篇
综合类   168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适宜内蒙古通辽地区种植的优质苜蓿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通辽地区研究了18个苜蓿品种的主要生产性能及越冬率.结果表明:加拿大苜蓿、美国杂花苜蓿、加拿大中间苜蓿、敖汉苜蓿、美国紫花苜蓿和草原3号在各方面都优于其他供试品种,其中敖汉苜蓿、美国紫花苜蓿和草原3号表现最优,适宜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2.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或野禽的疾病综合征。根据禽流感病毒(AIV)的致病力通常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和低致病性禽流感(MPAI),HPAI传播快,具有高度致死性;MPAI多呈隐性感染或症状较轻,不导致严重病变或死亡。AI历来被认为是人类流感的最大基因库,是人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新基因来源。1997年,中国香港H5N1 AIV及1999年中国大陆和香港H9N2AIV首次突破种间障碍直接感染人甚至致死。不但打破了自然条件下仅有H1、H2和H3亚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常规,而且为人流感增添了新的毒株亚型(H5和H9)。由此赋予了AIV(禽流感病毒)全新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53.
中草药对冷应激雏鸡抗氧化功能和生理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选用黄芪、红景天、当归三味中草药,对雏鸡在12℃±1℃条件下进行了慢性冷应激(5d、10d)实验,通过NO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SH-PX)活性、红细胞和自细胞数量等指标来探索中草药对冷应激雏鸡抗氧化功能和生理机能的作用。结果表明,应用黄芪后雏鸡血清和下丘脑中NO含量下降(P〈0.01);而GSH—PX活性、红细胞及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1)。表明黄芪可使冷应激引起的NO含量、GSH—PX活性明显发生变化,具有抗氧化功能和对雏鸡生理机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4.
不同温度对大豆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东农42、东农43、东农163、合丰25、绥农10号采用六种发芽温度4℃、8℃、12℃、15℃、20℃、25℃下温度对大豆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表明:4℃、8℃温度过低,在调查期间种子一直没有发芽。其它几个温度的发芽率以15℃为最高,12℃为最低,同前人研究发芽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不同。同一温度不同品种的发芽率、平均芽长在品种间差异显著,说明种子萌发受遗传因素影响,同一品种不同温度之间的平均芽长随温度的升高依次升高。实验的研究有利于确定大豆的田间播种温度,为适时早播,保证田间种子的发芽,出苗,成苗,及时的成熟提供依据,并为最终的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5.
提高小麦航天诱变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麦高世代品系龙辐02K883和龙辐00-387为试材,进行航天搭载试验。结果表明:航天搭载对种子发芽、出苗和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二代农艺性状变异更为广泛,为后代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更多机遇。针对目前小麦航天育种存在的变异率低的问题而影响小麦的育种效果,采取了卫星搭载前硼酸溶液浸种和搭载后EDTA(辐射损伤修复抑制剂)溶液的处理,以提高小麦的变异。通过探索卫星搭载与未搭载小麦的变异差异,进行优异种质资源的筛选。  相似文献   
56.
甘蔗螟害已成为影响甘蔗生产的突出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甘蔗螟虫的危害,生物防治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性诱技术与利用天敌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57.
龙啤麦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从澳大利亚引进大麦资源03-04N27,并用60Co-γ射线处理后进行系选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的啤酒大麦新品种。2011年2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  相似文献   
58.
以广西引进和自育的甘蔗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甘蔗生长后期喷施甘蔗增糖增产剂的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增糖增产剂处理对参试甘蔗各品种(系)的增产作用不明显;而对甘蔗品质有明显影响,能明显提高甘蔗蔗糖分,并能抑制甘蔗早熟品种退糖,降低甘蔗工艺成熟早期的还原糖分,改善蔗汁的品质,同时还一定地提高甘蔗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59.
以农业热线为基础的现代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利用农业热线的信息服务基础,建立实用又方便的现代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北京市为例,从服务体系功能、体系保障、体系模式等方面,对以农业热线为基础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农村信息服务工作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为了解中国信息化建设对基层农村科技服务产生了哪些影响及未来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发展还面临哪些制约因素。本研究面向农村科技服务者开展问卷调查,基于来自中国14个省级地区的调查结果,从网络认知、网络应用、上网目的、上网地点、科技网站访问频次等方面分析了基层农村科技服务者的信息行为特征,并考察了各地区应用互联网开展科技服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两个层面总结了农村科技服务者对网络科技信息的需求。最后以实证研究结论为依据,从网络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传播方式建设、农村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农民信息素质提升等方面提出推进基层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