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小麦贵农775抗条锈病新基因YrGA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抗病种质贵农775具有抗条锈性,研究其抗条锈遗传,对揭示其抗病机制和培育持久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农97148×贵农775的杂交群体为材料,利用RAPD,SCAR分子标记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其抗性基因来源及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贵农775中的YrGA基因来自于簇毛麦,特异标记与抗条锈病基因YrGA(暂时命名)遗传距离为(0.355+0.001)cM,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贵农775为小麦-簇毛麦新的易位系。由于抗条锈病基因Yr26来源于簇毛麦,位于6VS,而与YrGA连锁的特异片段位于染色体长臂,综合分子生物学试验结果,可以推断YrGA很可能是一个来自簇毛麦并与已知抗条锈病基因不同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12.
漯优7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于1996年以豫同843/周九的F1作母本,以豫麦2号/千斤早的F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03-2006年参加河南省小麦旱地冬水组区域试验,2006-2007年进行生产试验,2007年10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麦2007011)。  相似文献   
13.
脱毒甘薯的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脱毒甘薯进行了两年多点试验,分析了其产量潜力。脱毒甘薯较未脱毒甘薯增产,增产幅度为24.2%~33.4%,不同级别的种薯增产幅度不同。脱毒甘薯生长旺盛,在种植过程中可采用化控方法,促进光合产物最大程度向下输运,以提高经济产量。脱毒甘薯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再感染病毒,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综合评价不同小麦材料的不同生育时期抗倒性,明确影响小麦倒伏的关键因素,以147份我国育成的主推小麦品种及新育成的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在开花期、灌浆期和乳熟期测定其10个倒伏性相关性状,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这些小麦材料抗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抗倒伏相关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气候因素间及生育时期间均存在显著的变异;在不同生育时期,性状间的相关性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基部茎节壁厚度、实心度、茎秆强度对小麦的抗倒伏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株高、重心高度、基部茎节长度、髓腔直径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主成分分析显示,茎秆强度是影响植株抗倒性的最关键性状。基于三个生育时期主成分的综合因子得分的聚类分析显示,有70份材料的综合抗倒性优良,其中部分新育成小麦材料抗倒性表现优异,可作为小麦强秆抗倒改良育种资源使用。  相似文献   
15.
低温胁迫条件下漯麦6010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拔节期低温冷害对漯麦6010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利用人工智能控制温度,模拟低温胁迫,试验测定了室外对照(未低温胁迫,T1)、低温胁迫48 h(T2)、低温胁迫48 h前喷施KH_2PO_4(T3)、低温胁迫48 h后喷施KH_2PO_4(T4)、低温胁迫24 h(T5)等5个处理的小麦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未低温胁迫T1处理产量最高,低温胁迫后各处理产量及其农艺性状与室外对照间差异均较大,达极显著水平,经济产量减产幅度为59.4%~76.9%,T5处理产量次之,T2处理产量最低;T3,T4,T5处理比T2处理增产30.7%~76.1%,农艺性状也有较大差异;T3与T4处理的产量及农艺性状差异不明显。因此,低温冷害来临前喷施KH_2PO_4可明显增强小麦抵抗低温冷害的能力,有效预防低温冷害;低温冷害后喷施KH_2PO_4效果也比较明显,是预防低温冷害的补救措施之一,为今后小麦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作为试验材料,采用不施氮、农民习惯、高产高效、超高产和持续高产高效5种生产模式,研究了不同生产模式对小麦叶龄、次生根、叶面积系数和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百农矮抗58在超高产的生产模式下,产量最高,产投比最大。该研究为百农矮抗58在漯河市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小麦抗病种质贵农775是原贵州大学张庆勤教授利用远缘杂交育成的著名抗源材料,在抗病育种和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的相关片段克隆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将贵农775中与YrGA连锁的标记片段克隆、测序,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鉴定,贵农775为簇毛麦的新的易位系,用特异引物S2018扩增作探针,与贵农775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杂交,进一步证明了与其连锁的YrGA基因也是来自簇毛麦。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平安  郭春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640-3640,3643
以1999~2001年国家长江中下游小麦区试品种(系)为材料,对其品质性状、品质性状的年际变化、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及品质分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的小麦品种的平均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分别低于13%和28%;品种间变异大于年际间变异;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面团稳定时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沈向磊  沈荟祥  葛昌斌  郭春强  曹燕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74-15675,15683
[目的]研究不同供肥措施对强筋小麦灌浆特性和产量构成的影响,找到较理想的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措施。[方法]以郑麦366为供试品种,设置5种供肥措施。[结果]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强筋小麦的灌浆速率,延长灌浆时间,有利于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增加,进而提高小麦产量。[结论]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对提高强筋小麦产量有促进作用,在5种处理中优化施肥方式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对2007-2010年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类型、小种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粉病菌小种种群结构复杂,2007-2010年共鉴定出36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分别为31号、111号和311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27.27%、27.27%、26.19%;其次为11号、115号和401号小种.同时,出过白粉病菌的小麦具有低毒力小种锐减、中毒力和高毒力小种增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