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28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34篇
  48篇
综合类   235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66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研究了添加硫酸亚铁对DDS诱发肠炎仔猪生长性能、消化率及肠道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患有肠炎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低剂量的铁可以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和消化率,但对治疗腹泻效果不明显;而高剂量的铁易导致肠道粘膜的氧化损伤,加剧肠炎症状,致使消化率、日增重明显降低,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衡。  相似文献   
102.
针对目前杂交稻种出口面临以检疫为手段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国内一些出口企业违规在境外建立杂交稻制种基地,无序地进行规模化生产,致使我国杂交稻技术优势逐步丧失以及现阶段所面临的杂交稻种出口价格优势已不复存在等问题,提出杂交稻种非疫区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实施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03.
艾蒿提取液对茶尺蠖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索氏提取法制取艾蒿(Artemisia argyi)乙醇粗提物并设定5个不同的浓度,观察其对茶尺蠖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茶尺蠖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活性和一定的拒食及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提取物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当提取物在100 mg/mL浓度下,处理72 h后,触杀和胃毒活性中的校正死亡率分别高达66.14%、78.16%;此浓度下,12 h和24 h的拒食率分别达到了56.77%和46.01%;24 h和48 h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4.83%和68.32%。数据显示:艾蒿乙醇粗提物对茶尺蠖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有开发成植物源杀虫剂的潜力,符合当前无公害茶叶生产之急需。  相似文献   
104.
牛肉近红外光谱的地域及饲养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区分不同地域来源和饲养期牛肉的可行性,为牛肉产地溯源和产地确证等监管措施提供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在内蒙古太仆寺旗、陕西杨凌区、河南南阳市实施的人为迁徙饲养模型试验中的18头肉牛肌肉样品的光谱,结合饲料和饲养方式,比较地域和饲养期样品之间的光谱特征差异,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比较样品的空间分布。【结果】牛肉样品近红外光谱特征与地域、饲料种类和饲养方式等因子密切相关;同一地域不同饲养期和同一饲养期不同地域牛肉的近红外光谱特征均有显著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能将不同地域来源和饲养期样品区分开。【结论】地域和饲养期对牛肉近红外光谱均有显著影响,进行牛肉产地溯源和产地确证时必须考虑地域和饲养期等因子;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用于区分不同地域来源和饲养期的牛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5.
采用静水法生物毒性测试研究重金属(铜和镉)、多环芳烃(菲和萘)及有机农药(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3类物质对唐鱼的急性毒性,详细描述中毒症状并进行了安全质量浓度评价.结果表明,铜和镉对唐鱼的96h的LC50分别为0.054和4.610mg/L,其中铜属于极高毒物质,镉属于高毒物质,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05和0.461...  相似文献   
106.
通过不同栽培方式下获得的油菜产量、产值以及化肥、农药、农机。用工投入等的比较分析,筛选最经济的油菜节本增效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实际调查,统计了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校园内主要绿化植物种类。结果表明:校区内主要绿化植物共有78科、154属、230种,其中被子植物71科、139属、207种(双子叶植物有59科、127属、180种,单子叶植物12科、22属、27种),裸子植物7科、15属、23种。经过调查分析,可以得出南京大学绿化植物中乔木树种有90种,应用较多的是蔷薇科(15属30种)、木兰科(4属11种)、木犀科(5属11种)、禾本科(7属10种)、柏科(4属10种)、蝶形花科(6属9种)等科的植物。灌木为65种,可作为地被的草本植物16种。进一步统计分析具有特色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的植物中有观花树种112种,观果树种75种,观形树种81种,色叶树种79种,绿篱树种43种,可用于垂直绿化的植物18种,草本花卉23种。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了校园内的植物资源,有利于师生普及自然科学知识,为今后校园植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8.
牦牛肉中稳定同位素指纹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牦牛肉中稳定碳、氮、氢同位素组成,以及它们受地域、牧草和饮水的影响,为其产地溯源及真伪鉴别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从青海省海北、海南、玉树3个不同地域采集牦牛肉、牧草及水样品,利用GPS定位采样地的经度、纬度及海拔高度,利用元素-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分析样品中稳定碳、氮、氢同位素比率。【结果】牦牛脱脂肌肉、粗脂肪中的δ13C平均值分别为(-23.99±0.25)‰和(-28.77±0.50)‰;脱脂肌肉中的δ15N和δ2H平均值分别为(4.04±0.91)‰和(-107.99±11.08)‰。牦牛肉中δ13C、δ15N值主要受其食用的牧草影响,地域对牦牛肉中的δ13C值也有一定的影响,即牦牛肉中δ13C值有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青海省海北、海南、玉树3个地区牧草和水中的δ2H值均有极显著差异,牧草中δ2H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海南>海北>玉树,水中δ2H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海北>海南>玉树。牦牛肌肉中δ2H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海南>海北>玉树,与牧草中δ2H值的地域变化顺序一致。说明牦牛肉中的δ2H值与牧草、饮水密切相关,均有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且牧草对牦牛组织中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可能大于水的影响,但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结论】牦牛肉中稳定同位素指纹与高海拔地区的牧草、饮水、地形密切相关,具有独特的指纹特征。  相似文献   
109.
刘春  刘健晖  张志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70-20071
综述了茉莉酸及茉莉酸甲酯在植物直接抗虫和间接抗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伽师县冬季设施蔬菜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伽师县冬季设施蔬菜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植株管理、授粉、土肥水管理、棚室管理、补种、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