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44篇
  35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目的】研究稻米加工品质的分子遗传基础,为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用信息。【方法】利用Asominori为遗传背景具有IR24染色体片段的置换系(CSSL)群体,在4个环境下对稻米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进行QTL定位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结果共检测到30个QTL与稻米加工品质相关,其中qMR-6、qMR-8、qHR-3和qHR-6在4个环境中都能被重复检测到,影响精米率的qMR-6和qMR-8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1.1%和22.2%;与整精米率相关的qHR-3和qHR-6,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4.6%和22.3%;且qMR-6、qMR-8、qHR-3和qHR-6对应的置换系与背景亲本Asominori在4个环境中相应性状的表现型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qMR-8、qBR-8b和qHR-8共定位在第8染色体R727-G1149区间的QTL簇上,在笔者以前的研究中发现该QTL簇包含与稻米蒸煮食味、外观和营养品质等相关的多个主效QTL,这为剖析同一染色体区段内的1个或多个基因协同调控多个品质性状形成的复杂代谢网络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2.
江门市从2004年开始引进试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育成的优质稻新品种华航丝苗,通过市区试以及多点生产试验,该品种表现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性强。根据该品种特性,提出扩大示范推广的相应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3.
奶牛精确饲喂装置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确饲喂装置检测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奶牛个体采食量检测技术.系统采用了螺旋输送料技术、非接触式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称重传感器技术.采食活动前,系统核对奶牛个体信息和启动螺旋输料系统进行投料,收集奶牛个体的采食数据,在上位机中利用Visval Basic 6.0 编写系统应用软件,实现对采食数据的接收、显示、存储和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24.
"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于2011年4月14日至16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参会人士包括2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政要、工商界领袖、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论坛规格之高、参会人员之多,为历年之最。  相似文献   
25.
右玉县地处塞外高原,生态环境恶劣。近几年来,结合实施生态移民,积极探索加快治理水土流失的路子,较快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其具体作法:一是立足县情,确定生态移民战略;二是创新思路,多形式实施生态移民;三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相似文献   
26.
通过空间诱变从光身稻品种Francis的M2群体中发现一株叶色白化转绿、多分蘖矮秆突变体hfa-1。hfa-1在三叶期之前完全白化,随后转绿。白化转绿表型受生长发育和温度调控。亚细胞结构观察发现hfa-1叶绿体发育异常抑制叶绿素合成,造成光合效率降低,产生白化表型。hfa-1的多分蘖表型是由于高节位分蘖芽激活所致,初步鉴定与苗期叶片IAA (吲哚乙酸)含量无关。hfa-1的矮生性则由节间长度缩短所致,与苗期GA (赤霉素)的合成和信号传导无关。遗传分析表明hfa-1的白化转绿、多分蘖矮秆表型受单隐性核基因hw-1(t)控制。利用hfa-1与粳稻品种02428杂交获得的F2群体将hw-1(t)定位在水稻第4染色体长臂上两个InDel标记HW27和HW7间46.9 kb的物理距离内,该区域有13个阅读框架,其中LOC_Os04g57320编码IMMUTANTS蛋白,推测为hw-1(t)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7.
水稻叶色白化转绿及多分蘖矮秆基因hw-1(t)的图位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增加作图群体的样本量, 将控制水稻白化转绿和多分蘖矮秆的基因hw-1(t)定位在第4染色体长臂2个InDel标记HW36和HW7之间24.9 kb的物理距离内, 该区域含有5个阅读框架。测序及酶切分析表明, 突变体hfa-1仅在LOC_Os04g57320产生一个碱基(G→A)的突变, 导致翻译提取终止, 推断LOC_Os04g57320为hw-1(t)。进一步分析发现hw-1(t)在水稻基因组中为单拷贝, 与拟南芥im和番茄PTOX基因同源性较高, 但在转录子和蛋白质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基因表达分析显示HW-1(t)属组成型表达基因, 表达不受光照影响。  相似文献   
28.
根据耕地资源特点和耕地地力评价的原理,建立了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耕地地力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各评价因子对庆阳市西峰区耕地地力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地貌类型、障碍层位置、土壤侵蚀程度、障碍层厚度、质地、有机质、剖面构型、耕层厚度、CEC、有效磷、质地构型.利用累加模型计算了耕地综合地力指数,绘制出西峰区耕地地力等级图,并根据相应的采样点位置,得到西峰区各乡镇不同等级耕地面积分布.所得结果将为推动西峰区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种植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为农村土地征用、转让、承包和补偿等费用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水稻耐淹成苗率相关性状全基因组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 耐淹成苗率低是限制直播稻产量的重要因素,挖掘高种子活力、低氧萌发能力强的水稻材料是提高耐淹成苗率的关键,但控制耐淹成苗率的遗传位点的挖掘仍然比较有限。目的 利用来源广泛的自然种质,分析影响耐淹成苗率的关键表型性状,挖掘相关的遗传位点和候选基因,为直播稻耐淹成苗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材料基础。方法 以200份来源广泛的水稻种质为材料,在有氧环境下进行发芽试验,测量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低氧条件下测量芽鞘长和芽鞘直径;进行耐淹成苗试验,水深10 cm,20 d后测量耐淹成苗率。分析各性状间的相关性,挖掘影响耐淹成苗率的关键性状;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对以上6个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与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并在关联区间内筛选候选基因;对02428和YZX 2份材料进行有氧、无氧以及氧气含量转换条件下的转录组检测,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分析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差异。结果 种子活力、芽鞘表型和耐淹成苗率在200份材料间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其中,芽鞘长和活力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芽鞘长、活力指数与耐淹成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出8个与活力指数显著关联的位点,15个与芽鞘长显著关联的位点;结合基因组注释,在关联区间筛选出6个与活力指数相关的候选基因,7个与芽鞘长度相关的候选基因;进一步比较13个基因在有氧、无氧及氧气转换条件下的表达模式以及表达量的变化,发现Os02g0657000Os03g0592500Os08g0380100表达量变化显著,表现出对氧气处理的敏感性。结论 种子活力、芽鞘长与耐淹成苗率密切相关,可作为筛选高耐淹成苗水稻材料的重要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转录组分析与基因表达模式比较的联合应用可提高候选基因的筛选效率。水稻耐淹成苗过程可能受到与逆境胁迫、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调控。  相似文献   
30.
空间诱变水稻广谱恢复系航恢七号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航恢七号是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将特籼占13纯系干种子经返回式卫星搭载15d后,从地面种植的空间诱变处理后代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良恢复系。它具有农艺经济性状好、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花粉量大、制种产量高等特点。航恢七号与两系光温敏核不育系及三系胞质雄性不育系组配的一系列杂交水稻新组合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其杂种培杂航七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