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8篇
  14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科学利用现有板栗种质资源并对其进行高效管理和保存。本研究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采用非加权算数平均聚类法(UPGMA)对来自12个省(市或自治区)的279份板栗种质进行多次聚类抽样。聚类抽样时将2种遗传相似系数(SM系数和Dice系数)和2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法和位点优先取样法)分别组合获得不同样本群,再比较不同样本群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研究构建板栗初级核心种质的适宜方法,并采用t检验和主坐标分析评价初级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结合表型特征对其进行确认。结果表明:应用位点优先取样法取得的种质比随机取样法具有更高的Ne、HI;应用SM相似性系数构建的核心样本,其遗传多样性指标要优于Dice相似性系数;根据主坐标结合形态学指标分析,利用位点优先取样法和SM相似性系数经过3次聚类构建了68份板栗初级核心种质,保留了原种质24.37%的样品,Ne、HI分别为1.539、0.329和0.502,均高于原种质各遗传多样性指标,能够较全面的代表整个板栗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综上,基于SSR标记利用SM系数聚类,并结合位点优先取样法是构建板栗初级核心种质较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采取直接加热和沸水浸泡2种方式萃取茶树嫩芽中的芳香物质,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茶树嫩芽香气成分,在直接加热方式中检测出23种占比78.351%的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出峰时间在21 min之前,在浸泡加热方式中检测出30种占比93.326%的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出峰时间在21 min之前,表明浸泡加热萃取法能更好的释放出分子量低、沸点低的挥发性物质,浸泡加热萃取法更适用于茶树嫩芽香气物质的萃取。香叶醇、芳樟醇、苯乙醇、橙花醇、己醇、橙花叔醇、反式-2-己烯醇、香叶醛、橙花醛、4-戊烯醛和水杨酸甲酯是茶树嫩芽中主要的挥发性芳香物质,这些芳香物质共同决定着茶树嫩芽的香气特征,使茶树嫩芽呈现一定的清香。  相似文献   
63.
1 温岭市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1.1 农业机械化现状 随着中央对"三农"扶持力度的加大和政府及农民对农业机械投入力度的加强,温岭市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机械作业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4.
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生物群落,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维持雪线,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养护生物多样性,维系生态平衡和提高环境质量等多种功效。文章通过对乌尔旗汉林业局近几年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现状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天然林保护工程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5.
【目的】明确贵州茶园主要害虫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和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的发生动态及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的为害情况,探讨不同品种茶树对茶棍蓟马和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为抗性茶树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翻叶法调查12个贵州茶树主栽品种上茶棍蓟马和小贯小绿叶蝉的发生动态,采用虫量比值法对12个茶树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合相关分析,基于春秋两季1芽2叶期、芽叶色泽、茸毛密度、茸毛长度、1芽3叶长、1芽3叶百芽重、叶长、叶宽等农艺性状调查数据,明确茶树主要农艺性状与品种抗性间的关系。【结果】贵州茶园中茶棍蓟马年发生动态呈大小峰趋势,大峰出现在5月中旬-6月上旬,小峰出现在9月中旬-10月上旬;小贯小绿叶蝉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第1峰出现在7月中下旬,第2峰出现在10月上旬-11月中旬。12个茶树品种中,苔选0310和黔辐4号为茶棍蓟马高抗品种;乌牛早、金观音和中茶108为茶棍蓟马高感品种;黔湄601为小贯小绿叶蝉高抗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小贯小绿叶蝉高感品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芽2叶期与茶棍蓟马虫量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与小贯小绿叶蝉虫量比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1芽3叶长和茸毛密度与茶棍蓟马虫量比值呈显著负相关,茸毛长度与茶棍蓟马虫量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芽叶色泽与茶棍蓟马虫量比值呈正相关。【结论】苔选0310、黔辐4号和黔湄601对茶棍蓟马及小贯小绿叶蝉均具有在一定的抗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66.
为了研究微管相关蛋白2(M AP 2)在促进微管形成、维持微管稳定及促进轴突和树突细胞器转运等方面的作用,试验克隆了M AP 2微管结合区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 32a-M AP 2并对其进行诱导表达,利用亲和层析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研究了表达产物与微管蛋白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融合表达的人M AP 2微管结合区蛋白约43 ku,可与天然的微管蛋白发生分子间的结合作用,为M AP 2生理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为探索板栗幼树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为抗旱品种筛选和水分管理提供参考.本文以2个板栗品种'大板红'和'燕山早丰'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持续干旱胁迫对板栗幼树叶片气孔特征和解剖特征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处理程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随干旱胁迫时长的增加,2个板栗品种叶片的各气孔特征指标呈逐...  相似文献   
68.
应用嗜酸乳杆菌发酵豆乳制成发酵豆乳,通过进行体外耐酸与耐胆盐试验和测定货架期内益生菌数量,探讨发酵豆乳潜在益生作用。结果表明,货架期内发酵豆乳的益生菌对酸和胆盐都有很强的耐受性,并且整个货架期内益生菌数基本为1×107CFU/mL。因此,说明发酵豆乳在货架期内具有潜在的益生作用。  相似文献   
69.
为探索物料配比、发酵温度、初始发酵浓度与产气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因素的重要性,通过自行研究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发酵装置,以玉米秸秆和鸡粪混合物为原料,在20、25、30、35、40℃下按不同干物质配比及初始发酵浓度分别进行厌氧发酵,分析不同物料配比、发酵温度、初始发酵浓度对发酵过程中pH值、累积产气量和TS产气量的影响,并对影响沼气发酵的各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结果表明,物料配比、初始发酵浓度和发酵温度是影响产气量的重要因子,鸡粪与玉米秸秆2∶1、初始发酵浓度为20%时沼气产量最大;发酵温度在35℃左右时,各处理均能达到最优发酵效果;各因子对沼气产量影响的重要性依次为温度〉初始发酵浓度〉配比。因此,适当调整发酵温度以及初始发酵浓度将会有效提高沼气发酵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0.
【目的】基于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河南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对2003-2008年间河南省小麦生产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产出增长分解的方法,测算引起小麦生产增长的各因素贡献率。【结果】2003-2008年小麦产出增长中,3.75%来源于投入要素增长的贡献,96.25%来源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在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中,有61.75%来自于技术进步的贡献,34.5%来自于技术效率提高的贡献。【结论】推动河南农户小麦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为核心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