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玉米沈综(330)C_1群体分别完成了一轮半姊妹家系和全姊妹家系选择改良。经半姊妹家系选择改良得到的沈综(M_(17))C_2(HC_2)群体和经全姊妹家系选择改良得到的沈综(FS)C_2(FC_2)群体的产量分别比沈综C_0群体提高了12.15%和10.40%,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两种改良方法的C_2群体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FC_2群体主要产量性状比HC_2群体保持了较大的变异范围改良前后群体的变化趋势是:穗部和植株各性状基本上向着有利于产量提高的方向进展;群体内优良个体频率逐轮增加;各性状变异系数有逐轮减少的趋势。群体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间如行粒数与百粒重,行粒数与穗长间等的关系得到改善,各性状在改良后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2.
抗白叶枯病水稻近等基因系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沈农15为轮回亲本(RP),IRBB60为Xa-21基因供体(DP),经3代回交,2代自交,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olecular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条件下,构建了携有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的近等基因系。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与沈农15相似,抗C2(河北菌株)、C5(广东菌株)等白叶枯小种。本研究所运用的分子育种程序既能消除外源遗传背景,又能使水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得到有效改良。  相似文献   
33.
“株系循环双向选优法”是将新品种选育与原种繁殖相结合的新方法。该方法在遵循“纯中选优”原则生产原种的同时,根据育种目标,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选育新品种。该方法既区别于单纯生产原种的“株系循环法”,也区别于选育新品种的纯系育种法。  相似文献   
34.
35.
为了阐明盐胁迫下水稻苗高的遗传特点,利用两个籼粳杂交的DH群体,在0.40 mmol/L NaCl胁迫下,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盐胁迫下水稻苗高遗传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盐胁迫下的苗高受两对主效基因控制,两个DH群体的两对主基因分别表现为互补作用和累加作用,主基因的遗传力分别为28....  相似文献   
36.
农业高校遗传课印证性实践教学的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高校实践教学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经过几年教改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了农业高校遗传课印证性实践教学的一系列新思路和新方法,提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并一的“增学时法”。运用多层次教学手段于印证性实验课,营造适宜的实验课氛围,创建“一对一”的实践课考核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37.
选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249对SSR引物,对9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进行DNA扩增,筛选到具有3条以上特异扩增条带的SSR引物39对,其中能揭示籼粳多态性的引物有6对。用筛选到的引物在9个不同水稻品种间的扩增结果,初步分析了SSR标记的多态性及用于水稻指纹分析、籼粳分化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潜力。  相似文献   
38.
玉米SSR引物在高梁中通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4对玉米SSR引物对4份血缘不同的高粱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在高粱基因组中的通用性.结果表明,有75%的玉米SSR引物在高粱中有效扩增,但不同玉米染色体SSR引物的可通用率存在差异.多态性分析发现,有效扩增的引物中有37.3%能够在4份高粱种质资源中检测到多态性.说明玉米SSR引物在高粱中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39.
杂交粳稻及其亲本抗倒伏性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1个杂交粳稻组合与其相应的12个亲本在形态、物质生产和材料力学特性方面的性状指标与倒伏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杂交粳稻中,与倒伏指数达到显著正相关的形态性状指标为株高和倒二节长,而倒三叶基角和其张开角则与倒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材料力学指标茎基弯折与倒伏指数达到极显著负相关。在亲本品种中,与倒伏指数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的形态指标是重心高度和倒二节长,茎基弯折与倒伏指数同样为显著负相关。因此,在杂交粳稻的抗倒伏选育过程中,应适当降低株高,选择较短的倒二节长,同时也应适当的增大对倒三叶基角和张开角的选择;而在亲本品种(常规稻)中,在缩短倒二节长的前提下,适当的降低重心高度,对选育具有抗倒伏特性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油茶籽饼粕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油茶籽饼粕为原料,优化油茶籽饼粕多糖提取工艺,并对纯化后的多糖进行结构鉴定。[方法]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以超声时间10、15、20 min;料液比1∶15、1∶20、1∶25;浸提温度50、60、70℃;浸提时间60、90、120 min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粗多糖经脱色,脱蛋白处理后,再经过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并对纯化多糖组分进行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超声时间10 min,料液比1∶2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120 min为最佳工艺条件,此条件下油茶籽饼粕多糖的平均得率16.76%。粗多糖经脱色、脱蛋白、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得到纯化组分CCP。紫外光谱表明CCP为较纯的均一多糖组分,高效液相色谱表明CCP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和葡萄糖,其物质的量比为:1.91∶1.00。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鼠李糖。[结论]该工艺优化合理,多糖的结构得到了初步的确证。研究为油茶籽饼粕多糖的后续理化活性分析、结构表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