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10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大区对比试验,研究当阳市棉花养分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配方施肥N、P2O5、K2O养分利用率分别提高15%、37%、115%。  相似文献   
52.
石漠化地区水土地下漏失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溶区的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地上与地下流失并存,而且水土的地下漏失常被忽视。本文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影响两个方面简述了石漠化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石漠化地区水土地下漏失的危害、水土地下漏失的作用机制,并通过综述土壤地下漏失研究方法,提出了石漠化地区水土地下漏失防治措施建议。研究旨为岩溶石漠化水、土地下侵蚀控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3.
我们在栽培中发现,红地球葡萄果实贪青现象严重,且挂果后主蔓出现纵向裂纹。通过请教专家和试验探索,总结出以下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4.
油茶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和食用历史,具有“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自2008年以来,发展油茶产业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维护国家粮油安全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我国油茶产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离不开良种、良法的推广和应用。文中概述我国油茶良种选育历程,介绍油茶良种的推广应用过程和成效,针对油茶良种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持续推进油茶良种选育、优化油茶品种选择配置、建立油茶苗木分子鉴别体系和提升良种苗木繁育应用效率4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油茶良种更好地应用和推广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5.
柿子树属柿树科柿树属落叶乔木,雌雄同株或异株,浆果卵圆形或扁圆形,花橙黄色或鲜黄色,一般花期在5~6月,果实成熟期在9~11月。柿子树耐涝、耐瘠薄,是我国南北各地广为栽种的庭院绿化及经济树种。单株产量可达100千克以上,果实耐储运,可用于酿造工业,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梳理制约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文中介绍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历程,综述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从良种繁育、栽培管理、加工和科技服务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加大良种选育监管力度,限制认可度低的良种推广应用;建立良种基地动态评估和奖惩机制,加大育种资金投入;整改现有采穗圃,提高良种繁育单位准入门槛;扩大优良良种使用范围,加强良种繁育技术培训;分地区细化高效栽培和低产林改造技术;建立高产示范基地和专家库,引导经营者科学经营;推进油茶全产业链机械化建设步伐,完善加工工艺;制定油茶产品质量标准,建立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公共品牌建设与宣传,提高消费者对油茶品牌认知度;组建油茶科技服务团队,完善油茶科技服务体系。期望通过这些建议能够助力我国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使油茶产业加速从千亿向万亿规模迈进。  相似文献   
57.
<正>矮砧集约栽培是通过利用矮化砧木、短枝型品种、矮化栽培技术等措施,达到控制树冠大小、提早结果、增加产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品质、增加单产、减少投入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效果。但在推广过程中,常出现矮化砧外露太多、中央干太弱、树势早衰、密度过大、管理不规范、产量不稳,树形、砧木、技术不配套等问题,动摇了发展矮化苹果的信心,限制了发展矮化苹果的速度。针对这一现实,我们依据苹果树生长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渭北塬区自然环境条件、总结出矮砧集约高效栽培八项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正>近年来,随着传统的分散家庭养殖业逐渐萎缩,优质有机肥源随之变得匮乏,化肥用量加大,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耕地质量降低,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收入。一、绿肥种植意义渭北旱塬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常年7、8、9月雨量充沛,多为一年一熟制,土地利用率较低,为了充分发挥雨热同季的有利气候条件,当地采取小麦+绿肥轮作种植模式,将用地、养地结合,达到了提高土壤  相似文献   
59.
为找出最优育种方法,提高发芽率,获取更多优质种苗,从而为漆树种质资源及产业发展提供指导,采用三因素(98%的H_2SO_4、400 mg/L的GA3、砂藏时间)三水平的全因素试验方法,每处理设置单个变量,共计27个处理组合,对不同种源漆树种子萌发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种源漆树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为,98%的H_2SO_4处理30 min+400 mg/L GA3处理60 min+砂藏30 d;B种源漆树种子萌发率最高的条件为,98%的H2SO4处理30 min+400 mg/L GA3处理60 min+砂藏20 d;C种源漆树种子萌发率最高的条件为,98%的H_2SO_4处理30 min+400 mg/L GA3处理120 min+砂藏20 d。98%的H2SO4处理时间、400 mg/L GA3处理时间、砂藏时间对不同种源的漆树种子发芽率、芽长、芽粗均存在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0.
铁皮石斛不同花期及花朵不同部位活性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i花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其中花的采收期和采收部位是影响铁皮石斛花类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以铁皮石斛花苞期、微开期、盛花期全花以及盛花期花的花被、合蕊柱、子房的烘干样品为实验材料,采用苯酚-硫酸法、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及福林酚法,探讨了不同花期铁皮石斛花及盛花期花朵不同部位多糖、总黄酮及总酚质量分数的差异,进而确定了铁皮石斛花的最佳采收期和最佳采收部位。结果表明:①不同花期中盛花期铁皮石斛花中多糖质量分数(61.5 mg·g-1)与微开期(55.3 mg·g-1)及花苞期(45.6 mg·g-1)花中多糖质量分数具有显著差异(P < 0.05);微开期花中总黄酮质量分数(17.4 mg·g-1)显著低于花苞期(19.9 mg·g-1)和盛花期(19.2 mg·g-1)(P < 0.05);盛花期花中总酚质量分数(22.2 mg·g-1)显著高于微开期(19.6 mg·g-1)及花苞期(18.5 mg·g-1)(P < 0.05)。②整体而言,盛花期不同部位中花被相应活性组分即多糖、总黄酮、总酚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合蕊柱及子房,分别为64.5,24.2及26.5 mg·g-1(P < 0.05)。因此从活性组分质量分数方面考虑,盛花期可作为铁皮石斛花采收的最佳时期,花被是最有开发与利用价值的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