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甘蓝下胚轴离体培养直接分化成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正交试验L_(16)(4~3)分析了BA、IAA及营养物质LH对甘蓝下胚轴分化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BA对甘蓝下胚轴分化的作用最显著,BA0.5mg/L,IAA0.01mg/L和LH600~800mg时促进芽的分化,BA为0.5mg/L、IAA0.1mg/L以及LH800mg/L时促进下胚轴长根。甘蓝叶片,下胚轴不宜诱导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42.
木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木豆的遗传多样性,应用RAPD技术对15个木豆(Pigeonpea)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从大量的引物中筛选出了27个多态性较高的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76条带,其中多态带为104条(占56.24%)。对这些引物的扩增带谱进行数据转化后,通过SPSS13.0软件对15个木豆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可将15个木豆种质资源分为6大类。同时,对田间种植的15个木豆种质资源进行生物学性状的观察记载。经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从DNA水平上对木豆种质资源的聚类结果与其生态类型以及生物学性状之间具有较高的吻合度。本试验结果为开发利用木豆种质中的有利遗传资源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3.
植物盐诱导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阐述了的几年有关植物盐诱导基因的研究进展,主要淑及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的分子克隆或基因:(1)渗透调节,包括对脯氨酸、甜菜碱、糖醇代谢的调节;(2)光合作用与代谢;(3)钙调蛋白;(4)通道蛋白;(5)胚相关蛋白等,并对本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河南主要荷花品种资源观赏性,为河南观赏荷花的栽培和育种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局势决策原理,利用性状加权局势决策方法对127个河南主要栽培荷花品种(系)的立叶长、立叶宽、叶柄高、群体花期等15个主要观赏性状进行赋值、无量纲化处理、关联分析,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根据此模型对127个品种(系)进行综合排序.[结果]构建的河南荷花综合观赏性评价模型为Fij=0.05X1+0.05X2+0.04X3+0.12X4+0.12X5+0.02X6+0.02X7+0.08X8+0.12X9+0.12X10+0.0 6X1 1+0.06X12+0.05X13+0.05X14+0.04X15,根据此模型评价127个河南主要栽培荷花品种(品系),综合观赏性状排在前10位的依次为大洒锦、雪里红、傲霜、鄂莲4号、冬红、灵宝鼎湖湾品系、眼儿媚、息县陈棚汪湖品系、曙光和罗山高湾村品系.[结论]利用灰色理论系统分析法构建的评价模型可用于评价河南主要荷花品种资源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45.
我国飞播造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了我国飞播造林的历史沿革和飞播林群落的演替阶段, 以及飞播林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改善飞播林质量的对策, 为“山上再造”工程战略的实施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6.
野生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6份不同来源地的野生小豆种质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25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240个DNA片段,其中197条谱带表现出多态性。对基于数字化处理后的多态性谱带进行聚类,16个野生小豆种质可划分为4个类群:日本类群、中国类群、不丹类群和尼泊尔类群,材料的归组与其来源地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旨在构建一种甲氨蝶呤(MTX)控释给药系统并考察其对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制备MTX控释给药系统并进行表征,评价MTX释放行为和治疗效果;【结果】成功制备甲氨蝶呤控释给药系统,制备的MSNs孔径为7 nm,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96.0%和48.2%。DA最适聚合条件为5 mg MSNs在5 mL Tris (pH8.5)+5 mg DA溶液中反应1 h。体外释放试验表明,在pH 5.0、6.5和7.4的释放液中MTX 48 h的累积释放量分别为87.8%、76.8%和50.4%。在体试验表明,该给药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小鼠足趾部位肿胀程度;【结论】成功制备了甲氨蝶呤控释给药体系,该体系包封率高,载药量大,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较好的控释效果。  相似文献   
48.
密度调控对油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2001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对保存密度为3 300株·hm-2的25 a生油松人工林设置27.3%、41.7%、48.5%和57.6%4个间伐强度的处理.4 a后,通过比较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土壤酶的变化,探讨用土壤肥力评价间伐效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毛管孔隙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非毛管孔隙度与间伐强度成反比.5种土壤酶活性、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以间伐强度48.5%时最大.碱性磷酸酶活性峰值均出现在4月,脲酶活性、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效磷含量高峰值多出现在10月.脲酶活性谷值均出现在6月,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谷值出现在10月.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最大毛管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可以作为油松林地土壤肥力评价的指标.用土壤肥力评价间伐效果可行、易测,25 a生保留密度3 300株·hm-2的油松人工林以57.6%左右的间伐强度土壤肥力维持最优.  相似文献   
49.
从菌糠的发酵工艺、原料配比、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杏鲍菇菌糠+牛粪为主料的配方(1)双孢蘑菇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9.7%;该配方栽培效益最高,与对照相比增收7元/m~2,效益提高33.3%。  相似文献   
50.
 炭疽病是我国南方鲜食大豆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本试验通过组织分离法,在浙江省鲜食大豆主栽区炭疽病病荚中分离得到9株疑似炭疽病菌分离物。根据分离物的形态特征、基于ITS-GAPDH-CHS-1-TUB2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分离物的致病性将这些分离物鉴定为平头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对51份栽培大豆品种鼓粒初期豆荚离体喷雾接种强致病力分离物CT5,这些品种表现出明显抗/感差异,其病斑大小被用于大豆平头炭疽菌抗病性分级标准。在供试的这些品种中,发现了3份高抗品种,9份抗病品种,20份中抗品种。本研究明确了浙江省鲜食大豆炭疽病病原,提供了部分大豆品种资源抗病性信息,为深入研究该病发生规律、防治、抗病机制及培育抗病新品种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