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13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植物精油海藻酸钠复合膜对双孢蘑菇的抑菌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植物精油对双孢蘑菇贮藏期主要腐败菌的抑制效果,该文以新鲜双孢蘑菇为试验材料,分离、纯化并鉴定引起双孢蘑菇贮藏期腐败的主要病原菌;通过体外抑菌活性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植物精油,并将此精油应用于复合膜的保鲜试验中,验证其抑菌保鲜效果。通过对双孢蘑菇主要致腐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9株单菌落,经致病性试验得到主要病原真菌为3号菌,对该病原菌18S rDNA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确定其为丰孢木霉菌(Trichoderma sp.)。选用姜黄、连翘、桉叶、当归4种精油对3号菌菌株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筛选出较优精油种类及浓度。结果表明,桉叶油对丰孢木霉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连翘油,姜黄油和当归油无明显抑制作用。桉叶油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为0.312 5μL/mL,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为0.625μL/mL;连翘油MIC为0.625μL/mL,MBC为1.25μL/mL。通过对海藻酸钠/桉叶油复合膜和海藻酸钠单一膜的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和对比发现,桉叶油的添加可显著提高膜的气体阻隔性能和机械性能。分别用海藻酸钠/桉叶油复合膜、海藻酸钠单一膜和普通PE膜对双孢蘑菇进行保鲜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桉叶油的复合膜可有效降低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衰老和致病腐烂,具有显著的抑菌保鲜效果。该研究结果可为双孢蘑菇贮藏期防腐和天然杀菌保鲜剂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蕨菜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采用塑料大棚、小拱棚、露地栽培3种种植模式,对蕨菜株高、鲜质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维生素C、可溶性糖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塑料大棚模式不同生长期株高、各部位鲜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均较高,NR活性在蕨菜生长前期也高于其他处理,更有利于蕨菜生长发育;塑料大棚和小拱棚产量达20 800 kg/hm2和15 600 kg/hm2,分别比露地增产50.72%和13.04%;大棚模式Vc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纤维素含量仅为小棚和露地的61.79%和41.08%,改善了蕨菜的口味和品质。小棚模式各项指标次于大棚,但较露地栽培效果好。  相似文献   
23.
矿质营养与植物病害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矿质营养不仅影响着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且以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植物对病害的抗性。从矿质营养与病原菌的侵染,与酚类化合物代谢,与活性氧代谢,与碳氮化合物代谢,与内源激素代谢5方面综述了矿质营养对植物病害的侵染和繁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适于野生蕨菜生长的驯化种植模式,采用塑料大棚、小拱棚、露地3种种植模式,研究了蕨菜不同生长时期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塑料大棚模式不同生长期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SOD、POD、CAT活性均较高,MDA含量相对较低而且变化稳定,NR活性在蕨菜生长前期高于其它种植模式,更有利于野生蕨菜的驯化栽培。小棚种植也较利于蕨菜栽培,但没有塑料大棚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5.
生姜对氮磷钾缺乏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了N、P、K缺乏对生姜生长的影响以及缺素症的形态表现。结果表明,N、P、K对生姜生长的影响极大。其中以K处理影响最为严重,至旺盛生长期以后,地上部鲜重持续降低,根茎鲜重却有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特殊现象。其次为N、P处理。在生长后期,N、P、K各处理的根茎鲜重只有CK的40 77%、46 65%和25 25%。  相似文献   
26.
蕨菜的气调保鲜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气调对蕨菜贮藏期间保鲜效果的影响,设置不同CO_2和O_2的体积分数,对蕨菜采后SOD活性、POD活性、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蕨菜干鲜重以及丙二醛、叶绿素、可溶性糖、VC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CO_2和O_2组合有利于采后蕨菜维持较高的SOD和POD活性,减少了MDA的积累,维持恰当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减少蕨菜干鲜重的损失,利于蕨菜采后叶绿素、可溶性糖、VC的保存.试验得出了最好的气体组合,即CO_2和O_2体积分数为2%和6%,其次为6%和10%,这些组合能很好地保持蕨菜贮藏中的品质,可使蕨菜保鲜期达15 d以上.  相似文献   
27.
旨在研究采前喷洒草酸水溶液处理对西兰花(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采后抗氧化特性的影响,从而评价草酸处理对西兰花衰老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采前用20 mmol/L草酸水溶液处理西兰花可显著抑制采后西兰花丙二醛(MDA)的积累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P0.05),还可以诱导采后西兰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增强,抑制采后西兰花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生成速率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的上升,显著提高采后西兰花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P0.05)。采前喷洒草酸水溶液处理可有效维持采后西兰花活性氧代谢平衡,维持其细胞膜的完整性,进而延缓西兰花采后的衰老进程,延长其贮藏期。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玫烟色拟青霉、淡紫拟青霉和委内瑞拉链霉菌对菌蝇幼虫杀灭率及虫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所选菌种对杀灭菌蝇幼虫及虫卵均有一定效果,其中菌蝇幼虫24h内在金龟子绿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菌苔上的死亡率达到75%以上。菌蝇幼虫死亡率随金龟子绿僵菌孢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10^4-10^6个/mL处理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9.
30.
赤霉素处理对青花菜花球矿质元素含量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优化青花菜贮藏保鲜前赤霉素处理的浓度,通过40、80、120和160 mg/L 浓度赤霉素处理青花菜,研究了贮藏期间青花菜花球的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及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浓度赤霉素处理能延缓花球中氮、钾含量的下降,抑制磷含量上升,促进钙、镁含量的上升,诱导铁、锰和锌含量在青花菜贮藏后期的升高,使铜含量稳定在一定水平,这些变化均有利于青花菜的采后保鲜.同时发现,用赤霉素处理过的青花菜花球,其黄化率显著降低,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速度减缓.通过分析比较,确定了赤霉素处理的适宜浓度为80~12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