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3篇
园艺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构建山东茶区生态旅游茶园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东省自1959年开始进行"南茶北引",当时由于没有专人具体负责,又没有相关技术,结果仅在生态条件较好的青岛市中山公园中引种成活了0.25亩茶园.  相似文献   
32.
角蜡蚧(Ceroplastes ceriferus Anderson)又叫白蜡蚧,属同翅目,蜡蚧科。在我国的华南、西南、江南和江北茶区均有分布。除茶树外,还为害油茶、梨、苹果、桃、桑、黄杨、女贞、松等多种林木和果树。 一、发生规律调查与药效试验 1.发生世代与产卵量调查 选择角蜡蚧发生严重的两块茶园,每隔10天调查一次,每次调查20个枝条上的虫态与数量;产  相似文献   
33.
临沂地区是个新茶区,仅十几年栽茶历史。全区现有茶园六万余苗。随着茶园面积的扩大,各种茶树病虫害相继发生和蔓延,茶叶瘿螨现已成为主要虫害,据调查日照、莒县、莒南、临沭、沂水等各个产茶县均有发生,为害后可使茶叶减产二、三成。为了夺取茶叶高产,必须加强对茶叶瘿螨的防治。我站近年来观察、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4.
正山东省自1959年首次南茶北引,经过引种试验探索、引种高峰、面积效益稳步提高、结构调整和产业化以及经历1970年、1974年、1976年、1979年、1983年、1986年、2007年、2009年冬春等8次较大冻害的考验,已形成了日照、青岛、烟台和威海四大茶区,现有茶园总面积2.07万hm2,其中投产茶园1.8万hm2,茶叶总产量532.5万kg,茶叶  相似文献   
35.
阐述了银杏叶的成分及保健功能;指出银杏叶茶加工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纳入食品系列,提高和规范质量安全,购进加工机械,规范加工工艺,提高加工人员技术素质,加强卫生许可,提高银杏叶茶卫生安全,检测银杏叶茶内含成分,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6.
山东省是我国江北茶区最北部的集中分布区 ,现有茶园面积 760 0hm2 ,其中投产茶园 5933hm2 ,年产茶叶 140 0万kg。 1975年试制成功了卷曲型名茶———雪青。目前卷曲型名茶产量约 3 7万kg ,占茶叶总产量的 2 2 6% ,产值 390 0万元 ,占茶叶总产值的 4 5%。但是卷曲型名茶生产中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 ,现结合笔者近 2 0年的实践经验和生产实际提出如下问题和技术改进意见。1 存在问题1 1 原料与贮青管理1 1 1 原料 通过对山东省 2 0余家茶叶生产厂家的调查 ,采摘或收购的原料为单芽及一芽一叶者仅占 31% ,一芽二、三叶者占 69%。另…  相似文献   
37.
山东茶叶四十年的实践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山东南茶北引 1.1 第一次引种 山东省首次南茶北引始于1959年,1958年冬,省林业厅由福建省购进茶籽5000kg,置室内摊凉,未作任何处理。1959年春分配到日照大沙洼林场、平台苗圃、蒙阴岱崮林场、平邑万寿官林场、明光寺林场等国营林场和沂水上峪、沂源坡丘、蒙阴宫家城子、前城子等大队及青岛市的中山公园。当时这些单位缺乏茶树种植经验,将茶树列为乡土树种,采用点播大豆的种植方法,出苗后也未进行管理,致使大部分幼苗因冻旱而枯萎死亡。  相似文献   
38.
39.
根据低产低效茶园的成因,提出了建立高效良种茶园,增强茶叶发展后劲;实施重修剪为主,部分区别对待和改进茶园施肥、耕作技术以及注重病虫害防治等五条综合培育措施,为改造低产低效茶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茶树抗寒单株筛选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见早  袁洪刚 《茶叶》1995,21(1):34-38
利用1976年、1979年、1983年临沂地区发生3次大冻害后征集的48个抗寒单株,经初步研究的28个抗寒单株为试验材料,在自然冻害调查鉴定后,进行了叶片形态,解剖观测,冻害受害率和产量,品质测定以及无性繁殖试验,最后综合评定等系统筛选研究,首次筛选出了8个抗寒性较强,且产量和品质较突出的茶树抗寒单株,经过自然驯化无论从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均具明显的抗寒特征和特性,为尽快选育出茶树抗寒良种提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