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0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5篇
  11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程科  郭超  付君  许斌 《河北农机》2011,(4):47-49
简要介绍了新型小麦割前脱粒装置的结构及原理,并通过试验,采集相关数据,计算割前脱粒样机的直接落粒率、主要清选损失率、破碎率、总损失率、脱粒率、籽粒清洁率等技术参数,并与现有常用机型进行技术效果对比,总结本样机的优点和不足,为样机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2.
利用农林固体废弃物进行压块发电,能有效避免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生物质能源的浪费。农林固体废弃物受农林业生产的季节性影响,必须在收获季节大量收购,才能降低企业成本,减少焚烧污染,但是收购后需要专业的干燥设备进行干燥,才能满足生产需求。研究开发农林固体废弃物干燥的专用设备,既是市场需要,也是我国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实现高效节能环保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73.
我国传统联合收获机的收获工艺大多是全喂入方式,先割后脱,其割台结构是通过拨禾轮、扶禾器即将带穗作物茎杆切割下来,输送到脱粒和清选装置。脱粒、清选负荷很大。尤其是在作物含水量大时,极易造成堵塞、脱粒不净、麦粒难以分离等现象。使得利用机械收获的工作效率受到限制。为解决传统联合收获机的收获工艺,割前脱粒收获工艺成为收获机械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74.
韭菜品种791的大田与保护地栽培技术孙立江,王中林,郭超(平顶山市农科所,平顶山467000)(汝州市农技推广中心)韭菜品种791是80年代初平顶山市农科所培育成功的一个新品种。单株重5g以上,最大单株重40g,棵大叶宽人称“韭王”;抗寒性强,在-5...  相似文献   
75.
西瓜嫁接栽培的防病增产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瓜嫁接栽培的防病增产效果郭超,董孝立,温丙林,常保奇(河南省汝州市农技中心467500)枯萎病是西瓜的毁灭性病害,轻者减产,重者绝收。为此,笔者从1989年开始进行试验,利用南瓜、葫芦等作砧木嫁接西瓜,以达到防病增产的效果。1994年本市嫁接栽培面...  相似文献   
76.
77.
粮油等作物与棉花插花种植、间作套种或种成诱集植物带,对棉田害虫有明显的生态控制作用。种植诱集植物有双重作用:一是直接诱杀害虫,减轻其在棉花上的发生危害:二是诱集天敌取食害虫。诱集植物比棉花提前播种或同期播种都可,但提前播种效果更好。诱集植物主要是在棉花生育前期利用效果较好,一般在6月底以前铲除,以不影响棉花生长  相似文献   
78.
经济动物的概念来源于“人本主义”对动物的分类 ,此法将动物一般分为食用动物、役用动物、玩赏动物、医用动物、实验动物和经济动物 6类。因此 ,经济动物不单指哪一种或哪一类动物 ,它具有下述3个特征 :①产品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相对于一般动物产品而言使用价值较高 ,用少量产品可获得很大的效用 ,如麝香、鹿茸和高质量的貂皮。②饲养经济效益好。经济动物产品的价值应高于饲养成本。③有一定的驯化程度 ,或经过努力可以驯化。因此 ,经济动物的概念可定为 :除家畜家禽以外 ,全身或生成物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半驯化或可驯化动物。…  相似文献   
79.
80.
部分印度小麦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及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我国小麦育种提供新的优良种质资源,对引进的21份印度小麦种质材料的农艺性状与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进行了调查,并对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大多数为春性中熟不耐冻材料,籽粒大多为硬质且较饱满。株高小于80cm的材料有1份(DBW-14),单株穗数为15~30个的材料有18份,穗长在11~12.5cm间的材料有3份(LOK-I、RAJ-L1037和QW-273),小穗数大于30个的材料有10份,穗粒数大于45粒的材料有5份,千粒重高于40g的材料有14份。成株期对混合条锈菌种表现免疫的材料有3份(HUW234、DBW-16和HD2932),表现高抗的材料有5份。通过聚类分析将包括两个对照品种小偃22和西农979在内的23份供试材料按农艺性状综合评价值分为4类。第一类材料株高、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偏高,单株穗数和穗长中等;第二类材料株高、单株穗数和穗粒数较高,穗子较长,千粒重中等,小穗数偏低;第三类材料穗粒数和千粒重偏高,株高、单株穗数、穗长和小穗数偏低;第四类材料千粒重较高,株高、小穗数和穗粒数中等,单株穗数与穗长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