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37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目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是烟草的主要病害。本研究从不同生境的土壤中筛选出对青枯雷尔氏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放线菌,探究其对青枯雷尔氏菌的生理特征影响以及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为进一步开发防病微生物菌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共培养法和牛津杯法筛出目标放线菌后,通过形态学研究、生理生化试验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对目标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通过96孔板法测定目标放线菌粗浸膏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粗浸膏对青枯雷尔氏菌处理后,检测青枯雷尔氏菌的生长动态变化,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的变化;通过测定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碘化丙啶(PI)荧光试验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观察对细胞膜通透性和膜成分的影响;通过测定胞外多糖(EPS)、胞内活性氧(ROS)等探究目标放线菌株对青枯雷尔氏菌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目标放线菌株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结果和测序结果,将筛选得到的目标放线菌Sa-21菌株鉴定为雷帕链霉菌(Streptomyces rapamycinicus),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抑菌圈直径达47...  相似文献   
42.
在乳制品的开发过程中,乳蛋白是评估牛乳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饲料配方优化是当下实现奶牛生产提质增效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饲喂过瘤胃氨基酸虽是提高奶牛乳蛋白合成最直接且高效的途径,但多数研究仅限于单一的限制性氨基酸,忽略了对氨基酸营养平衡体系的认识。在奶牛机体内,氨基酸营养作为乳蛋白合成的底物与信号物质,影响着乳腺对血液氨基酸的吸收与利用,但其分子代谢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主要从氨基酸对奶牛乳腺蛋白合成的影响及调控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概述了乳蛋白合成的基本途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组合必需氨基酸对乳蛋白产量及浓度的影响;其次详细介绍了必需氨基酸与组合必需氨基酸的供给对奶牛采食量、血液氨基酸浓度、血流量、乳腺细胞的影响,同时在细胞分子角度讨论了乳腺细胞培养所需氨基酸的最优添加剂量,以及必需氨基酸对氨基酸转运载体和信号通路的特异性调节。综上,通过对奶牛乳腺蛋白合成影响因素和分子调控机制的探讨,有助于优化饲料中理想的氨基酸配比与科学的生产模式,为氨基酸营养提高乳蛋白合成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3.
以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沙日温都栎林自然保护区蒙古栎林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有13科、14属、16种草本植物;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均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林分密度为750株/hm2时,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达到最大值;林分密度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树高、胸径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郁闭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枝下高不相关。综上所述,最合理的蒙古栎林密度为750株/hm2,该密度下最有利于蒙古栎林及林下草本植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4.
大沽河下游地区地下水及地表植被对截渗墙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沽河下游地区在建设地下截渗墙之后对地下水位、水质及地表植被的影响,在野外调查、观测及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利用地学理论、数理统计方法及3S技术,对该地区浅层地下水位、水质时空变化及其对NDVI指数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大沽河下游地区年内地下水位呈现出单峰单谷曲线,最高水位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是9~10月,最低水位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是6~7月。截渗墙明显起到了涵养水源的作用,抬升了截渗墙北侧的地下水位,平复了截渗墙的地下水漏斗。2)至2011年截渗墙北侧地下水中Cl-含量下降明显,水质变好。3)研究区域NDVI总体呈逐渐增加的态势,一定程度上表明区域植被覆盖状况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5.
不同类型鸡新城疫La Sota疫苗的免疫应答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A、B、C、D组SPF鸡分别接种La Sota加佐剂活疫苗,未加佐剂活疫苗,氢氧化铝胶佐剂苗和油佐剂灭活疫苗,通过采集血清进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测定其抗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a Sota加佐剂活疫苗组可产生较高的抗体滴度,并持续较长时间;而未加佐剂疫苗组血清阳转较弱,且持续时间较短;油佐剂灭活疫苗组抗体滴度最高,维持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46.
刘从敏  郭鑫 《中国猪业》2009,4(9):39-4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所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种日龄的猪只均可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妊娠母猪晚期流产、早产、产死胎、术乃伊胎、弱仔等繁殖障碍和各种日龄猪特别是仔猪的高热、呼吸困难等肺炎症状.  相似文献   
47.
猪源和鼠源脑心肌炎病毒分离株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分析猪源和鼠源脑心肌炎病毒(EMCV)基因组的差异,对分离自同一猪场猪临床样本和鼠组织样本的2株病毒(GX0601和GX0602)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个分离毒株的基因组全长(包含poly A)分别为7 729和7 725 nt,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在99.8%以上.与国外毒株及国内已报道的分离株的序列比较结果表明,2个毒株与BJC3和HBl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18%~99.41%,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5%~99.7%,与国外分离株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睃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介于80.53%~99.57%和93.1%~99.5%.基于基因组开放阅读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我国分离毒株与国外毒株PEC9、CBNU、BEL-2887A/91和EMCV-R的同源性较高,位于同一个亚群.研究结果提示,猪源与鼠源毒株的基因组具有很高的同源性,鼠是猪场EMCV感染的传染来源.  相似文献   
48.
为获得针对猪源EMCV结构蛋白VP2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本试验以EMCV结构蛋白VP2为对象,将EMCVBJC3株VP2基因定向插入穿梭质粒中,构建重组腺病毒AdV—VP2,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利用Pepscan技术对单抗识别的抗原位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间接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法筛选获得了2个阳性细胞克隆株,命名为C11和G8。经检测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抗体效价为1:1600,腹水效价分别为1:2.56×106和1:1.28×106,中和试验鉴定均无中和活性。Western—blot鉴定表明获得的2株单抗均能识别原核表达的重组VP2蛋白。亚类鉴定结果显示2株单抗均为IgG2b亚类,轻链均为κ型。Pepscan分析结果显示,这2株单抗可分别识别EMCVVP2蛋白上的2个B细胞线性表位。本研究获得的蛋白十分接近于其天然构象,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病毒表面抗原位点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49.
1.试验目的 水稻新基质无土育苗技术不同于水稻旱育苗技术,其最大特点是解决旱育苗取土难的问题,避免了苗期药害和病害的发生,能提高秧苗素质,培育出壮苗。  相似文献   
50.
报道了(-)-N-二苯基亚甲基甘氨酸薄荷醇酯的简捷高效的制备方法,由甘氨酸和薄荷醇直接酯化,再和二苯甲酮亚胺缩合,以较高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此过程不需要保护氨基,缩合反应无需使用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经济节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