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园艺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分析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对火龙果采收品质、耐贮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生产上应用MeJA提升火龙果采收品质和耐贮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紫红龙火龙果为试验材料,采用5种质量浓度(0、50、100、200和400μmol/L)的MeJA采前8 d喷施火龙果,调查采收时产量、单果重、一级果率、商品果率和病果率,观察比较采后腐烂时间和腐烂率变化,测定对照(0μmol/L)和最佳处理贮藏过程中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采前喷施MeJA对火龙果公顷产量和单果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采前喷施100μmol/L MeJA处理能明显提升火龙果采收时的商品性,其一级果率和商品果率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52.37%和104.38%(P<0.05,下同),病果率较对照降低49.47%。常温贮藏期间采前喷施100μmol/L MeJA处理较对照延迟1 d出现腐烂现象,且腐烂率始终低于对照;维持贮藏期间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等内在品质;显著提升贮藏期间果皮多酚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以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β-1,3-葡聚糖酶(GLU)、几丁质酶(CH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酶活性最大差值发生在果实开始腐烂前后,PPO、POD和CHT活性于贮藏第6 d差值最大,其酶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33.13%、140.38%和207.16%,PAL和GLU活性于贮藏第9 d差值最大,其酶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83.38%和25.29%。【结论】采前喷施适宜浓度的MeJA可减少生育期火龙果的感病率,提升商品果率,维持贮藏品质,提高贮藏期间的抗氧化能力和抗病能力,从而延缓果实衰老和控制贮藏期间腐烂的发生,延长贮藏期,以100μmol/L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低热河谷地区雪莲果的驯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雪莲果在低热河谷地区的适应性,在贵州南部低热河谷地区罗甸县对雪莲果进行了连续3年的驯化栽培试验,以海拔较高的温带地区贵阳作为对照,对试验材料进行生长势调查、产量测定及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雪莲果也能在罗甸低热河谷地区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但产量较低,仅为975.5 kg/667m2,果实商品性较差,植株长势和营养价值也较低,属于雪莲果生长的次适宜区,应慎重发展.  相似文献   
13.
雪莲果不同栽培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宜贵州推广的高效雪莲果栽培模式。[方法]试验设高厢栽培、穴坑栽培、开沟起垄栽培3种栽培模式,随机排列,调查不同栽培模式条件下雪莲果生育期、田间性状、单果质量及单窝产量,采用新复极差法对3种栽培模式的产量进行比较。[结果]3种不同栽培模式对雪莲果的生育期没有影响,但在田间性状的表现上则存在明显差异,以穴坑栽培植株的株高最大,为125.3cm,开沟起垄栽培植株的茎粗最大,为1.61cm。开沟起垄栽培模式在产量上优于穴坑栽培和高厢起垄栽培模式,雪莲果产量为31402.35kg/hm^2,比穴坑栽培模式下产量高出5095.80kg/hm^2,比高厢起垄栽培模式下产量高出12993.15kg/hm^2。[结论]挖沟起垄栽培模式为适宜贵州推广的最佳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贵州省罗甸引种黄果酸浆,采用地膜覆盖露地栽培方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其生育期为156d,着果率26.23%,平均单果重5.6g,产量929.68kg/667m2,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11.05%。试验认为黄果酸浆落花落果较为严重,不宜在高温高湿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16.
17.
鹤望兰引种南亚热带地区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鹤望兰营养生长期比较长.通过引入贵州南亚热带地区进行栽培试验表明:鹤望兰在罗甸生长迅速.实生苗营养生长期短、开花早。种植后第1年植株年生长叶片10片,种植后第2年,植株年生长叶片6片、有41%植株开始产生分孽和4%的植株开始开花.第3年上半年有29%的植株开花,花枝长可达65cm、花朵长可达18cm,每个花序内有5朵花。栽培过程中.鹤望兰鞭叶症比较严重,其它病虫害少,越冬和越夏管理容易,  相似文献   
18.
保鲜剂及保鲜方式对火龙果贮藏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保鲜剂对火龙果贮藏的影响,进行了壳聚糖、茶多酚、壳聚糖复合保鲜剂、保鲜剂涂膜方式及纳米果蜡对火龙果贮藏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所选保鲜剂单独使用对延长火龙果贮藏时间的效果不明显;复合保鲜剂结合冷库贮藏,1.0%壳聚糖+0.6%纳米载银抗菌粉+0.08%茶多酚的复合保鲜剂处理能延长火龙果的贮藏时间2~4 d....  相似文献   
19.
1-MCP对火龙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火龙果为材料,研究了1-MCP对火龙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1-MCP浓度为1.0 μLL时最有利于延长火龙果的贮藏期,能有效保持火龙果常温贮藏期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厚度、减缓果实失重率和鳞片含水量下降、减缓火龙果果肉及果皮干物质的降解、抑制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升高,具有较明显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0.
筛选适合贵州地理气候条件下夏黑葡萄优质、高产的最佳无核膨大处理方式,为推进夏黑葡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以3年生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花前1周、盛花末期及花后1周利用不同浓度赤霉酸(GA3)和氯吡脲(CPPU)处理花穗,研究其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花末期采用20mg/L GA3+花后1周采用50mg/L GA3对夏黑葡萄浸蘸果穗的处理效果较好,其果实单粒重、果粒纵横径及穗重较对照(清水处理)显著增加,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糖酸比等内在品质方面表现较好,是夏黑葡萄优质、高产的最佳无核膨大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