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姜延浩  金岩 《农技服务》2012,29(6):669+671
小麦是龙口主要农作物之一,2011~2012年龙口市小麦单产11 096.7 kg/hm2,1997年创造的国内平原区单产的最高记录是10 975.95 kg/hm2,该年度小麦产量再次创出历史新高。经过分析,小麦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气象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32.
为科学有效地防治丹参新害虫--薄荷金叶甲,本文测定了5种化学药剂啶虫脒、噻虫嗪、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氰菊酯对丹参新害虫薄荷金叶甲的毒力效果。结果表明,所选5种化学药剂对薄荷金叶甲均有一定的毒力作用,但相互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1.7404mg/L,啶虫脒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毒力相近,LC50值分别为64.7845和86.5744mg/L,而噻虫嗪对薄荷金叶甲的毒力较差,LC50值为220.2474 mg/L,阿维菌素对薄荷金叶甲的毒力最差,LC50值为678.6936mg/L。  相似文献   
33.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冬枣截形叶螨防治药剂。本研究采用叶螨载玻片浸渍法和喷雾法,开展了室内配方筛选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螺螨酯以1∶9混配时,共毒系数为148. 56,表现为明显的增效作用; 30%阿维菌素·螺螨酯悬浮剂对冬枣截形叶螨有较好防效,且防效与施药量呈正相关,制剂量8 000倍液时与240 g/L螺螨酯悬浮剂4 000倍液的防效基本相当,持效性明显优于3%阿维菌素水剂。因此,使用30%阿维菌素·螺螨酯悬浮剂防治冬枣截形叶螨推荐使用制剂量为5 500~8 000倍液。  相似文献   
34.
以小蚌兰、翠芦莉及颗粒基质为材料,开展颗粒基质保水性能的蒸发试验及盆栽植物控水干旱试验,以获得相关性能指标[不同干旱处理下(0、7、14、21 d)基质含水量、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及根系生物量等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探究自主研发的轻型颗粒基质抗旱保墒性能及相关植物的耐旱性。结果显示,颗粒基质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性能,在干旱条件下能为植物提供较为适宜的基质生长条件;小蚌兰在同等干旱条件下比翠芦莉更具有耐旱性。本研究将为颗粒基质抗旱保墒性能的评价及轻质、节水型屋顶绿化景观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调查山东省核桃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及用药情况,总结6个主产区12个果园2018年核桃园农药施用现状,分析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科学用药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36.
代森锰锌对高产夏玉米登海661褐斑病空间分布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代森锰锌拌种以及5叶期、8叶期、9叶期茎叶喷雾等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褐斑病空间分布的影响和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在玉米5~9叶期喷雾处理能有效抑制玉米褐斑病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的扩展,尤其是8叶期喷雾处理,可以将发病叶片控制在第6展开叶以内,防治效果达88.9%,增产率达31.5%,为防治玉米褐斑病的最佳用药时期。  相似文献   
37.
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主办,广西农药检定管理所承办的第十八届全国农药药效试验总结暨技术交流会于2012年10月23-25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除草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专业组对2011-2012年开展的除草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新产品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进行了认真评议。本届会议评议了除草剂新有效成分、新混配制剂、  相似文献   
38.
为筛选防治冬枣绿盲蝽的药剂,采用浸叶法及喷雾相结合的方法,对吡虫啉、啶虫脒2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啶虫脒对绿盲蝽的室内活性基本相当,LC_(50)分别为8.52、9.84 mg/L,对照药剂氟氯氰菊酯活性最差。田间试验剂量下,各药剂对绿盲蝽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70.0~93.3mg a.i./kg)和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50.0~80.0mg a.i./kg)防效相近,且防治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20%吡虫啉微乳剂80.0 mg a.i./kg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82.4 mg a.i./kg防效间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39.
试验以陕单609、榆玉3号、先玉335、郑单958、秋润100、陕单636为供试品种,在67 500株/hm2和82 500株/hm2两种种植密度下,研究增密对不同玉米品种子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子粒产量、收获穗数、群体干重和LAI显著增加,穗粒数、百粒重和子粒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淀粉含量和粗脂肪含量不同品种间呈现不规律变化。密植条件下,品种间子粒产量差异更为明显,陕单609、先玉335和榆玉3号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较郑单958增产1.98%、11.26%和2.37%。陕单636增密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粒重,先玉335和郑单958增密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穗粒数,陕单609、榆玉3号和秋润100增密后影响产量的因素是穗粒数和粒重。因此,选择优良品种,适当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加强田间管理,保证穗粒数和粒重稳定,是实现玉米密植高产优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0.
田间试验表明25%啶菌E唑乳油对番茄灰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53.3-106.7mL/667m^23次药后防效7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