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8篇
  8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新时代背景下,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成了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和国家及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本文通过分析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发现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2.
浙江省宁海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中国茶业百强县,茶叶是宁海农业主导产业,区域公用品牌“望海茶”荣获首届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宁海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探讨宁海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3.
茶梗木质纤维素对儿茶素类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茶梗为原料制备木质纤维素,通过静态吸附,研究茶梗木质纤维素在绿茶提取物溶液中对儿茶素类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茶梗木质纤维素对儿茶素类总量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经验方程,随着温度的升高,茶梗木质素纤维素对儿茶素类的平衡吸附量降低;动力学研究数据用拟一级速率方程和拟二级速率方程模拟,其中拟二级速率方程拟合程度更高,在不同温度下利用拟二级速率方程计算的总儿茶素类饱和吸附量与实测值吻合。随着温度的升高,速率常数k1和k2提高,而总儿茶素类的初始吸附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94.
为了准确分析鄞州区茶产业竞争力,全面打造“太白滴翠”区域品牌,基于钻石理论模型,就鄞州茶业竞争力在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行业、政府方面,以及生产要素、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等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鄞州茶叶的发展应着力提升茶叶品质,在挖掘茶文化、融合一二三产、优化多元管理制度、强化主体分工协作等方面改革创新,走“精而美”的品牌创建之路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
为了确定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白内障病的病原,进行了病原菌分离、人工感染、分离菌理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患病棘胸蛙分离出2种致病菌Mm1和Mm2,将其大腿肌肉注射感染健康棘胸蛙,表现出与自然发病蛙相似症状。通过理化特性与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分离菌为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其对链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和头孢他啶产生抗药性。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其感染可引起棘胸蛙白内障病,发病棘胸蛙的晶状体、肝、肠和肾损伤严重,出现组织溶解、核溶解等现象,且在肠部出现包涵体。本研究发现摩氏摩根菌可感染棘胸蛙,导致棘胸蛙白内障病,并初步研究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病理特征和药物敏感性,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试验对大口黑鲈进行CO2麻醉保活研究,探究了不同CO2浓度、水温、包装运输方式对大口黑鲈麻醉效果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为100 mg·L-1时不能达到完全麻醉的效果,200、300、400和500 mg·L-1CO2浓度均能对大口黑鲈进行完全麻醉,其中CO2浓度为200 mg·L-1保活时间24 h以上,保活率为100%。水温控制在15~20 ℃时能保证大口黑鲈的麻醉保活运输24 h后的存活率达100%。在3种包装方式中,保温箱充液氧运输方式比打包袋和保温箱增氧泵曝气的保活效果好。综上,在200 mg·L-1的CO2浓度、(10±1)mg·L-1氧气浓度、15~20 ℃水温条件下,对大口黑鲈麻醉30 min后,采用保温箱充液氧运输方式,大口黑鲈保活运输24 h,存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97.
指出了磷(P)作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生源要素之一,其在生态系统中的稳定性和生物有效性与土壤生产力和水体富营养化密切相关。系统阐述了P在自然界中的形态与环境行为,分析了P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及迁移转化,并重点探讨了土壤pH值、外源性C输入及酸沉降对土壤P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进一步研究了进入水体中P的稳定性和生物有效性,阐明了生物可利用P、溶解态磷酸酶在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并对我国现阶段P水体富营养化标准及分析方法提出了展望,未来应加强水体生物可利用P标准以及湿地生态系统P循环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森林土壤的供P潜力。  相似文献   
98.
将"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水平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复合材料学作为一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课,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根据复合材料学课程的特点,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3个方面探讨了将"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有效植入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99.
为了解不同采制时间对黄化品种绿茶品质的影响,对不同采制时间的2组黄化品种共6个绿茶样品进行了感官品质评定、理化成分及香气组分的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采制时间的推后,扁形安吉黄茶感官品质逐渐降低,蟠曲型御金香感官品质先升高后降低;2组黄化品种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等都随采制时间而变化,且差异显著,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变化趋势与感官品质评定的结果基本一致;在该研究的两种黄化品种绿茶中,可检测出92种香气组分,通过主成分分析,可有效鉴别黄化品种不同的香气类型及香气高低,其结果与感官品质评定的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0.
为筛选适合园林花卉栽培的有机基质,以木薯渣、松鳞、蚯蚓土、椰糠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按体积比混合配制5种基质,通过栽培试验,研究不同配比基质对茉莉生长的影响,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基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蚯蚓土:泥炭:珍珠岩=6:2:2(T2)和木薯渣:泥炭:珍珠岩=6:2:2(T3)处理在提升茉莉茎粗、分枝数、叶绿素含量、花苞量、生物量积累方面较园土:泥炭:珍珠岩=6:2:2(CK)处理具有明显优势,植株长势良好。与CK相比,T2和T3处理可显著提高茉莉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强茉莉抗寒能力,同时T3可显著增强茉莉的根系活性。综合茉莉12项生长指标,经主成分分析,T3处理综合得分最高,因此T3可作为茉莉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