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保护性耕作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基本原理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分析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生态效应,并结合其在烟草生产中的应用阐述了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1990—2017年内蒙古草甸草原羊草生长高度与主要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根据内蒙古草甸草原气候特点,选取呼伦贝尔市牧业气象试验站1990—2017年历年5月1日—8月31日各旬降水、温度、日照时数及其相应累加值等6个水热环境参数变量,以及同期同地区羊草生长高度监测数据,建立羊草生长高度与主要气象因子关系模型,对羊草高度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羊草生长高度与返青日期呈负相关,与5月中旬降水量、6月中旬日照时数、5月1日—6月20日降水总量呈正相关;5月1日—6月20日降水总量可以影响到7月中旬羊草高度,是影响羊草高度年内最高值的重要气象因子;以旬为单位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各旬羊草生长高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为该地区草地植物生长动态变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3.
对内蒙古东北部鄂温克族自治旗1990—2017年气象数据与温性草甸草原土壤含水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1990—2017年4—10月平均气温以0.47℃/10年的速度上升;4—10月降水量以28.3 mm/10年的速度下降;各层土壤含水量与日照时数、温度、相对湿度相关性很小;与降水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0~10、10~20、20~30、30~40、0~5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与蒸散量达到极显著负相关(P<0.01),40~5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与蒸散量达到显著负相关(P<0.05)。根据相关性分析,选取蒸散量与降水量(4—10月)为土壤含水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建立了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4.
黄杰  金磊 《广西农学报》2006,23(3):60-63
接受教育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其受教育权利实现途径的探讨,提出合理建议,从而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95.
阐述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分析了粗缩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6.
2019年河南某猪场暴发了一起以仔猪消瘦,大批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为了确定致病病原,研究团队对患病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确定了疑似病原,再通过对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毒(PRV)、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4种疑似病原进行PCR和RT-PCR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猪蓝耳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7.
金磊 《甘肃农业》2006,(4):243-244
近年来,对于中介语的研究越来越以多种方式和理论模式加以阐述,本文从语言类型学的手段出发,从汉英的差异着手,对其中介语中的主题突出现象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98.
澳大利亚见闻点滴○金磊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在太平洋西南部和印度洋之间,总面积768万平方公里,人口1700万,每平方公里仅2人,是全球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在澳大利亚的大城市到处可见花圃、草坪、公园,就是在深秋初冬季节处处仍是绿意盎然、万花似锦。当...  相似文献   
99.
不同氮效率粳稻生育后期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不同施氮量下高产粳稻在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在盆栽条件下,选取3个中粳(武育粳3号、南粳45、02102)和4个晚粳(武运粳7号、南粳44、南粳46、南粳5055),在开花后不同天数,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150.0 kg/hm2:LN、300.0 kg/hm2:MN、450.0 kg/hm2:HN )剑叶光合作用对光强和二氧化碳(CO2)响应曲线,氮代谢关键酶如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谷氨酸脱氢酶(GDH),抗氧化酶和非酶系统的抗氧化能力以及耐光氧化表现等,并在收获期考察其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超级稻中粳南粳45和晚粳南粳44在LN、MN和HN的单株产量分别比对照武育粳3号和武运粳7号有所提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对高光强的利用能力增强,并可缓解开花后35 d剑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 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max )的下降;而供试材料在LN或者MN下,在高CO2浓度下可通过提高表观羧化效率( Apparent carboxylation efficiency ,ACE),达到与HN的Pnmax ,提高CO2浓度有利于减氮;开花前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诱导增加,后期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诱导增加以缓解后期光氧化,其中超级稻南粳44和南粳45在不同的氮素处理下,均具有中等耐光氧化和耐荫的特性。相关性分析表明,花后7 d的叶片的光合能力与千粒质量有关,而花后35 d,功能叶片的抗氧化能力则影响其结实率。可见,超级粳稻南粳44和南粳45在中等氮素下,可通过开花前期诱导NR和开花后期抗氧化能力增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叶片的光合功能,从而表现稳产高产。今后兼顾选择具有高光合特性的水稻品种,将是实现水稻高产和减氮统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0.
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条件下采用新型固体酸S2O82-/A l2O3-ZrO2-La2O3替代传统的液体酸、碱催化剂,催化棉籽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超声波频率、功率、固体酸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中甲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波辅助下,固体酸催化剂对棉籽油酯交换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产物与催化剂易于分离。在超声波频率28 Hz、功率80 W、反应温度140℃、醇油摩尔比15∶1、固体酸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4%的条件下,反应3 h产物中棉籽油甲酯含量达到97.1%,催化剂重复使用十次甲酯含量可维持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