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5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生态输水对石羊河尾闾湖区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勤青土湖人工输水作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阻止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进一步合拢以及保护民勤湖区绿洲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通过民勤青土湖人工输水前后植被状况的调查,分析了生态输水对流域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种从9种增加到14种;生态输水起到了增加植物种的作用;同时改变了种群结构和长势,如加速了建群种白刺的衰退,促进盐爪爪和芦苇大量发育,植被和土壤特征有朝着盐生草甸演替的趋势;尾闾湖区水分侧渗促使深根性灌木明显恢复;输水导致距水源500m范围内物种多样性差异显著,说明输水的侧渗范围小于500m。  相似文献   
12.
热平衡茎流计在荒漠灌木植物耗水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首先对茎流热平衡技术测定植株茎流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4种干旱沙区常见造林灌木的日耗水变化规律。并通过对同时观测的气象因子的分析,揭示植物耗水与太阳辐射、气温和大气湿度等因子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在西北干旱沙区,预测这4种植物蒸腾耗水的方程。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幼苗从半湿润地区调运到干旱沙区栽植,在不同土壤类型下,其成活率、保存率、顶芽生长等都表现出差异性。经研究,樟子松幼苗在其原产地苗圃生长,各方面性状表现最优;在干旱沙区沙壤土、砂土上,表现尚可;而在干旱沙区盐碱地上,栽植成活率低,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14.
黄河首曲高寒草甸的土壤特征及其对沙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河首曲高寒草甸土壤进行测度,分析了该区域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沙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该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高,速效钾含量也较高,速效磷含量低,土壤呈中性或弱碱性,盐分含量较低;土层薄、沙物质丰富的风沙土正处于进一步沙化的过程中,土层薄、母质为砂粒的草甸土也有潜在沙化的可能。因此,必须对已沙化和潜在沙化草地采取相应措施以扭转进一步沙化的趋势,进而促进沙化草地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5.
内陆河下游民勤绿洲主要防风固沙植被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型蒸渗仪和植物径流测定系统对民勤绿洲5种主要防风固沙植物单株生态需水进行了测定,并结合G IS和野外调查,确定不同植被类型的面积、生态需水定额和生态需水量;通过天然降水与生态需水的耦合,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生态需水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5种植物年平均单株最大生态需水定额分别为:沙枣1597.4 mm、新疆杨806.77 mm、梭梭534.05 mm、柽柳426.76 mm、白刺318.83 mm;5种植被年最大生态需水总量为2.29×108m3;实际生态需水量分别为:新疆杨0.29×108m3、沙枣0.69×108m3、梭梭0.44×108m3、柽柳0.05×108m3、白刺0.02×108m3,总实际生态需水量1.49×108m3,减去0.35×108m3有效天然降水用于植被生态需水,另需1.14×108m3的生态需水,占民勤绿洲总用水量的14.92%;降水高峰期与植被生态需水的高峰期一致,主要集中于6,7,8,9四个月,分别占全年的74.1%和77.25%;有效降水对杨树、沙枣、梭梭、柽柳和白刺生态需水的贡献率分别为8.59%,10.29%,43.25%,58.4%和196%。  相似文献   
16.
绿色草原牧场是位于黑龙江省的农垦企业,草场面积广阔,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苜蓿。2012年,牧场通过开展草原确权、加大宣传引导、加强监督执法、严格种植管理等,在牧场大力推广苜蓿种植,经测算,喷灌圈内苜蓿种植每亩收益为606元,较喷灌圈外苜蓿种植收益高出234元,比天然草原高出551元。除此之外,在牧场大力推广苜蓿种植还能增加牧场奶牛养殖户的收入、草原承包费收入、牧场的生态效益、周边产业的收益等。  相似文献   
17.
3种新型化学固沙剂的固沙效益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国内外3种新型的化学固沙剂为研究对象,对其固结层的抗风蚀能力、抗压强度、耐水性、保水性以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美国3D固沙乳胶剂和澳大利亚ZEROSIN化学固沙剂的固沙性能好,而且利于植物生长发育,适宜在风蚀较为严重的沙区推广应用。化学固沙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是实现沙漠快速治理及植被恢复重建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干旱沙区樟子松合理灌水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地处典型干旱沙区的甘肃省民勤治沙站,采用离体快速称重法分别测定人工裁植的7a、15a和22a樟子松在生长月份的蒸腾强度,其平均值分别为396.94、426.26、440.99,比半湿润区高;采用统计调查和烘干法测定樟子松不同林龄段的生物量和含水率,并与蒸腾强度结合推算蒸腾需水量,其结果证明,樟子松在干旱沙区不灌溉是无法生存或生长的。根据以上结果,并参考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推算樟子松在干旱沙区的适合造林密度和合理灌水量,其结果为:适合的初植密度2857株/hm2(株距1.9m),稳定保存密度1220株/hm2(株距2.9m);5~22a樟子松的合理灌溉量为0.64~6.13m3/株或1828.5~7478.6m3/hm2。  相似文献   
19.
河西沙漠绿洲边缘农作物生产用水短缺,为了发展绿洲边缘的生态产业,对绿洲边缘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玉米耗水量作了测试分析.采用植物热平衡茎流(Sap Flow System)计,对沙漠绿洲边缘沙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玉米整株茎流速率的日变化、季节变化规律及耗水量进行了测试,结果得出:玉米径流速率日变化呈现出单峰曲线峰值为14:00时为69.7303gm/hr.玉米在全生育期的茎流速率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平均值)为68.71gm/hr.以玉米密度为67500株/hm2计算茎流耗水量,在生长季节中玉米茎流速率高峰时期的6、7、8三个月蒸腾所需生理用水量为6478.2m3/hm2.5月和9月共用水160m3,全生育期需水量8878.2m3/hm2,比同样条件下种植药用黄芪植物多用水量4678.2 m3/hm2.另外玉米茎流速率与环境因子中的光量子密度(PFD)、大气温度(Tair)、相对湿度(RH)、水汽压亏缺(VPD)等有着及其密切的相关关系,经回归分析得出了玉米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为沙漠绿洲边缘种植农作物玉米合理用水方案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石松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及防风固沙树种,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通过从国外引进优质种子,在民勤治沙综合实验站温室大棚内进行意大利石松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处理方式对意大利石松容器育苗的发芽表现、发芽势等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但发芽指数表现为浸种催芽高于堆放催芽,通过催芽处理可使得意大利石松种子缩短发芽时间;土壤基质对容器苗冠幅和生长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表现为细沙土中沙粗沙腐殖质混合物耕作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