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广两优16于2013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两年的湖北省区域试验中比对照扬两优6号增产1.45%,米质综合评价达国家2级优质稻谷标准,全生育期140.1 d,稻瘟病综合指数为5.9,优于对照扬两优6号的7.2,适合湖北省除鄂西山区等高海拔外的所有地区及长江中下游作中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2.
对2011-2015年湖北省审定的69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的品质检测结果分年度与品种类型进行了稻谷质量7个主要指标的统计。统计数据与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5年平均优质率为69.6%,出糙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长宽比的平均数都达国标三级及三级以上质量标准;垩白粒率、垩白度仍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3.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研究了水相中阴、阳、非表面活性剂和环境友好的有机溶剂乳酸乙酯对芘溶解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效果比乳酸乙酯强。为了确定能否用配体和有机溶剂同时修复土壤复合污染,还研究了有机溶剂跟配体共同作用对芘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在乳酸乙酯体系中加入EDDS、EDTA、NTA配体增加了芘的增溶效果。结合已有研究表明的乳酸乙酯可以增加配体对重金属的洗脱效率的结论,理论上在配体中加入有机溶剂可以对土壤进行复合修复。通过在模拟污染土壤中研究各种不同组合对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共同洗脱效果发现,乳酸乙酯跟配体的组合对土壤复合修复达到了相当好的效果,由此可为土壤复合污染提供一个生态安全的修复途径。  相似文献   
34.
晋中是山西粮食、蔬菜、畜产品、干鲜果的主要产区之一,蔬菜和畜禽产品综合产量连续多年住居山西省第一.通过分析山西晋中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状况,目前晋中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需要加速扩大规模,提高研发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采用较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当地农户增加收入,更好地促进晋中地区优势农产品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5.
对晚籼稻的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即纵向数据)和不同品种在同一年份(即横向数据)的全生育期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早熟品种的纵向数据与横向数据的的分析结果一致,当全生育期为110.1~115.7天时,产量随着全生育期的延长而递减;中迟熟品种的纵向数据与横向数据的的分析结果也一致,当全生育期为115.5~120.7天时,产量随着全生育期的延长而递增。在应用上,要选用最佳生育期的晚籼稻品种,以夺取稳产和高产。  相似文献   
3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现代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地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探索积累了一些很好、很有效地经验,需要认真总结,加以推广,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通过深入研究,克服解决。  相似文献   
37.
长江中下游籼型常规稻与杂交稻主要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红梅 《中国稻米》2011,17(3):14-16
以2005~2010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7个早籼稻品种为材料,对籼型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农艺性状、产量、米质及抗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籼稻的育种水平和种植管理水平在提高,杂交稻的植株群体长势优于常规稻,产量高3.5%,且产量优势来源于有效穗、穗长和结实率;常规稻与杂交稻的米质和抗性水平总体上相当,在育种和种植方面,常规稻和杂交稻都应注重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常规稻还应注重改善粒型和选用直链淀粉含量稍高的品种,加强抗病品种的选育并注意防治水稻病害。  相似文献   
38.
南方稻区早籼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揭示主要经济性状对南方稻区早籼产量的影响规律,采用相关、通径、主成分和回归分析方法,对2009—2011年南方稻区早籼区域试验29个水稻品种或组合的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有效穗(12.78%);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有效穗(0.5632**)、千粒重(0.7456**)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早籼产量信息的主要因子是粒数因子、贡献率为39.93%,生育期因子、贡献率为20.28%,粒重因子、贡献率为17.30%;从主成分第一特征向量分析结果看,负荷量较大因子是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就达到77.51%。通径分析表明4个产量构成因素的直接通径系数的大小依次为:总粒数(Py2=0.9601)>千粒重(Py4=0.7309)>结实率(Py3=0.6872)>有效穗(Py1=0.541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早籼产量的72.56%是由有效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决定。据此结果,提出了早籼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39.
介绍水稻中9优547的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培育壮秧、密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中9优547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水稻育种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4~2008年长江中下游水稻早籼早中熟组可以申报国家审定的参试品种的试验结果进行了产量及其构成、抗性和米质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这类品种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依赖穗粒数的增加,穗数与粒重在本分析中对产量增加的贡献不大;抗病性有减弱的迹象;米质的优质率低。揭示了早籼早中熟新品种的育种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