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41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加快优质马铃薯新品种在安徽省的示范推广,促进品种更新换代,2015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进了中薯4号等8个优质马铃薯品种,并以中薯3号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中薯10号、中薯11号及中薯8号平均鲜薯产量较对照增产48.33%、35.69%、34.34%。这3个品种产量、抗病性和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安徽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2.
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马铃薯是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保障世界和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优良品种是支撑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基础。马铃薯经常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和非生物胁迫,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食物营养的重视,迫切需要选育出更抗病、更耐逆、更高产、更优质和专用的马铃薯新品种。培育一个优良马铃薯品种,种质资源是基础,重要性状的遗传学是理论指导,先进的育种技术是保障,完善的推广和栽培模式是支撑。世界范围内,保存了大约65 00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通过对种质资源抗病、抗逆和品质方面的系统评价,并应用多种资源利用技术,将三大类约17个野生种的种质导入到普通栽培种中,应用于育种和遗传学研究。利用纯合双单倍体材料作为测序对象,马铃薯基因组序列已经被揭示,预测出了39 031个蛋白编码基因,目前更多的种质资源正在被重测序以揭示更多的等位变异。马铃薯普通栽培品种是无性繁殖四倍体作物,具有四体遗传特性,尽管如此,许多植株发育和形态、块茎品质和抗病抗逆等重要性状的遗传特性基本明确,并定位和克隆了大量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目前,马铃薯育种技术主要涵盖传统育种技术、倍性育种技术、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基因工程育种技术和新兴的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中国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品种选育取得了重大进展。荷兰马铃薯遗传育种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合作育种模式推动了商业化育种。不断完善马铃薯综合育种技术,创新育种模式和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种质资源培育突破性、专用型品种将是未来马铃薯遗传育种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3.
 利用具有6个无毒基因不同表现型且处于萌发中的静孢子时期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构建4个混合池, 通过cDNA2AFLP分析, 共获得85个与无毒基因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 其中与无毒基因Avr1、Avr2、Avr3-Avr10-Avr11、Avr4 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分别为20, 28, 16和21个。将这些差异表达片段对20个晚疫病病菌个体进行无毒基因差异表达验证, 得到1 个无毒基因连锁群Avr3-Avr10-Avr11 的候选片段, 即A11T13Avr3-10-11S157; 无毒基因Avr4的候选片段2个, 即A24T19Avr4S122和A24T24Avr4S142。Blast分析表明: A11T13Avr3210211S157 与马铃薯晚疫病菌萌发孢子囊( germinating sporangium ) EST ( expressed sequence tag) 库中的序列PG001F10.XT7 同源; A24T19Avr4S122 与晚疫病菌萌发中静孢子( germinating cyst) EST库中的PH051G10.XT7部分序列完全一致, 而A24T24Avr4S142与PH051G10. XT7具有98%的同源性。这些结果将促进通过电子克隆并结合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技术获得全长的无毒基因Avr4。  相似文献   
64.
马铃薯新型栽培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邸宏  金黎平  陈伊里 《园艺学报》2004,31(3):384-386
 对马铃薯17份新型栽培种和7份普通栽培种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14条随机引物共扩增 出170个位点,其中130个位点表现为多态性,占75.26%,表明新型栽培种材料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24份材料被分成4个组,新型栽培种与普通栽培种分别划为不同的组。  相似文献   
65.
 以马铃薯高抗青枯病基因型ED13为材料, 利用cDNA-RGA方法获得了青枯病菌处理和水对照处理之间的差异表达片段( KTI-like EST) 。该EST与kunitz2type抑制子基因高度同源, 属于kunitz-type抑制子基因家族, 是马铃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子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受青枯病菌的诱导, 12 h内启动表达, 48 h内表达量达最高。马铃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子基因参与马铃薯对病原的抗病防御, 推测所获得的KTI2like EST也可能参与了马铃薯的抗病防御。  相似文献   
66.
为挖掘抗晚疫病马铃薯资源,研究利用4个不同毒力的晚疫病菌株,基于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四倍体材料'陇薯12号'和'L05Nsr-j-1'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陇薯12号'高抗除"超级生理小种"CN152外的其余3个菌株,'L05Nsr-j-1'则对4个菌株均表现为高感;进一步利用晚疫病菌效应子E38在上述2份材料上进行农杆...  相似文献   
67.
优良荷兰马铃薯品种的鉴定与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4年从荷兰AGRICO公司引进的16个马铃薯品种在不同生态区进行产量、加工品质等综合农艺性状的评价和鉴定,结果表明,荷兰品种在薯块性状方面表现突出,表皮光滑,芽眼极浅,并普遍抗Y病毒。筛选出适合马铃薯薯条加工的品种“阿克瑞亚(AGRIA)”,该品种薯块具有耐低温变甜的特性,于1998年通过了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另外,亦筛选出高产、鲜食的马铃薯品种红多(KONDOR),于1997年通过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对引种与育种的关系和加工品种选育鉴定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8.
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 11个高淀粉马铃薯品种 ,集中在宁夏西吉县进行评价。初步试验结果表明 ,大 92 0 6 2 1、宁薯 8号、晋薯 7号和内薯 7号 4个品种比较适合宁夏的种植环境。它们不仅具有较高的块茎产量 ,而且具有较高的淀粉产量。试验结果也证实了同一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在不同地区种植会出现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9.
我国炸片用马铃薯原料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随着马铃薯炸片工业在我国的兴起 ,对炸片用马铃薯原料薯的需要日益增加。但由于原料生产者对炸片用原料薯的具体要求、炸片用品种的特性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不了解 ,产生了商品薯率低、质量差、效益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其结果是薯农不愿意种炸片品种 ,而加工企业则缺乏高质量的炸片用原料。本文提供了炸片原料薯的要求 ,并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0.
必速灭防治马铃薯疮痂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网棚条件下,进行了必速灭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试验。结果表明必速灭可以显著地降低微型薯疮痂病感病率,降低病情指数,减轻疮痂病在马铃薯微型薯生产中的危害,而且促进了马铃薯扦插苗苗期的生长,提高了扦插苗的存活率、单株产量、小区收获产量和单株薯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