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林业   211篇
农学   124篇
基础科学   179篇
  215篇
综合类   990篇
农作物   148篇
水产渔业   92篇
畜牧兽医   767篇
园艺   174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2 毫秒
71.
膳食纤维(DF)是母猪日粮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素,能够提高母猪饱腹感,预防便秘,以及调节母猪肠道菌群。DF与母猪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可以调节母猪繁殖性能、代谢功能,并影响仔猪的生长性能。文章综述了DF对母猪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以及DF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对母猪肠道菌群、代谢、排卵、泌乳和子代生产性能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旨在为DF在母猪日粮中的应用与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72.
凡纳滨对虾不同养殖密度高位池水体细菌群落动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养殖水体环境基因组DNA中细菌16S rRNA基因V4–V5区的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两种养殖密度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池水体中细菌群落在养殖过程中的动态。结果显示,养殖过程中各菌群相对丰度变化明显,细菌多样性随时间逐渐提高,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随着养殖时间增长,蓝藻丰度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而变形菌、拟杆菌和浮霉菌丰度逐渐增大,同时养殖前期高密度池浮霉菌丰度显著高于低密度池(P0.01),而其他菌群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养殖期前50 d不同养殖密度水体细菌群落差异较大,而后30 d内细菌群落的时间异质性大于空间异质性,这意味着高位池水体菌相被划分为两类,到养殖后期菌相快速转变,养殖密度所带来的影响被减弱。  相似文献   
73.
常州市位于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全市现代农业已具雏形,花卉苗木、时令水果、名特茶、食用菌、设施蔬菜、优质稻米、特种水产、畜牧等特色产业成为发展亮点,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6.26万hm^2,茶园总面积0.72万hm^2,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67万hm^2,高效渔业面积1.53万hm^2。截至2008年11月底,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的国家标准.在生产一致性检查时等速燃料消耗量、多工况燃料消耗量对于装单缸柴油机的三轮汽车最大不超过6.3L/100km和6.8L/100km,装单缸柴油机的低速货车最大不超过9.9L/100km和10.5L/100km.  相似文献   
75.
优质小麦品种郑麦9023品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麦9023是河南省优质小麦生产的主导品种。为了建立郑麦9023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对该品种品质特性在河南省的地域性变化以及土壤养分、氮磷钾肥料、杀菌剂对该品种品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郑麦9023的品质特性在河南省的北部地区可稳定达到优质强筋小麦国家1级标准,在中部地区总体上接近优质强筋小麦国家1级标准,在南部地区可以达到优质强筋小麦国家2级标准;(2)抽穗期土壤速效N的含量是决定郑麦9023品质水平的关键栽培因素,此时土壤速效N含量60mg/kg、80mg/kg和160mg/kg分别为郑麦9023品质达到亚强筋、强筋、超强筋的土壤N素临界值;(3)K肥对强筋品质特性具有正效应,而P肥对强筋品质特性具有负效应;(4)杀菌剂粉锈宁对强筋特性具有劣化作用,而多菌灵无此负作用。  相似文献   
76.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4种栽培方式(农户习惯、高产高效、高产、保产增效)产量构成、干物质及氮、磷、钾的累积转运特征.结果表明,高产栽培方式下产量最高,为11 135.8 kg/hm2,较农户习惯增产112.7%.高产高效栽培方式下玉米生育后期子粒干物质分配比例高于其他3种栽培方式;成熟期后高产栽培方式下氮素子粒分配比例最高,保产增效栽培方式下磷素子粒分配比例最高.农户习惯栽培方式下子粒氮、磷、钾累积量与转运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栽培方式.高产高效栽培方式下子粒氮、磷、钾累积量最大,氮、磷、钾转运量保产增效栽培方式下最大.高产高效栽培方式下子粒中钾的累积比例显著低于氮、磷,其钾转运贡献率比氮、磷转运贡献率高20%~200%.  相似文献   
77.
为探讨孕穗期叶面喷素对小麦穗粒数和粒重的调控效应,于2014-2015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示范园区进行试验,以半冬性品种豫麦49-198为供试材料,在小麦拔节后25d(4月6号),以清水为对照,叶面分别喷施硼砂(B)、6苄基腺嘌呤(6-BA)、6-BA+B、奇善宝(QSB)、双增1号(CPD),对不同喷素条件下小花败育速率和籽粒灌浆进程及其成熟后小麦穗部性状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喷素处理均能降低小花的败育速率,显著增加小麦不同部位的小穗粒数和粒重。对小麦各部位小穗粒数的促进效果,以CPD处理对小麦下、中部小穗粒数提高幅度最大,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95个和4.85个;对不同部位小穗粒重的促进效果,也以CPD处理效果最佳,使小麦下、中和上部小穗粒重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1.97%、5.87%和9.32%。  相似文献   
78.
该文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旱地主要作物栽培模式的演变形式,不同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国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等现状,解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形式以及取得的部分成绩,展望了南方旱地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的方向。为南方旱地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9.
农杆菌介导的甘蔗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0.
青海省表层土壤属性数字制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于土壤景观复杂的大区域,样点往往较为稀疏,如何准确地进行土壤预测制图仍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青海省为研究区,基于近年采集205个土系调查点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分别建立了表层(0~20 cm)土壤全氮、有机碳、粉粒含量和pH四个基本土壤属性与环境协同变量(海拔、坡度、地形湿度指数、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和地表反射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对该地区进行了土壤多要素预测制图,分析了影响土壤空间变异的控制性因素。交叉验证结果显示,全氮、有机碳、粉粒含量和pH的R~2分别是0.61、0.53、0.47和0.54,这说明随机森林模型可解释47%以上的土壤空间变异。表层土壤全氮和有机碳空间分布趋势东南高,西北低,pH呈现出相反的空间模式;粉粒含量东高西低,预测结果高值出现在柴达木盆地和南部玉树、果洛地区。环境变量的重要性分析表明,年降水量对表层土壤全氮、有机碳、pH空间分布模式具有控制性影响,夜间地表温度与表层土壤粉粒含量空间变异具有较强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