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41.
为比较不同开口饵料对似■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采用枝角类、卤虫无节幼体、人工微粒饲料和蛋黄等饵料对似■仔鱼进行21 d喂养。结果显示,枝角类组的存活率最高,达(77.83±1.76)%,其次为卤虫无节幼体组,为(63.67±1.76)%,人工微粒饲料组仅为(6.50±1.00)%,蛋黄组在开口摄食10 d累计死亡率已达100%。全长特定生长率以枝角类组最高,其次为卤虫无节幼体组,分别为(7.18±0.55)%/d、(6.94±0.38)%/d,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人工微粒饲料组和蛋黄组分别为(3.75±0.23)%/d和(0.98±0.18)%/d,显著低于枝角类组和卤虫无节幼体组(P0.05)。比较R~2,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枝角类似■仔鱼全长、生长曲线方程,但Bertalanffy和Gompertz生长模型拟合的似■仔鱼生长拐点日龄均晚于Logistic生长模型的拟合结果。综上,以枝角类和卤虫无节幼体等动物性饵料生物为开口饵料能显著提高似■仔鱼生长速率和存活率。在生长曲线拟合度相近的情况下,以Logistic模型对似■仔鱼生长曲线的拟合效果较好,拟合似■仔鱼生长拐点在18~19日龄。  相似文献   
42.
今年上半年养殖鳗鲡病害发生概况与流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度,由于日本鳗鲡苗种丰收,我国池塘养殖鳗鲡存池量大、资金短缺等因素导致苗种价格较2005年大幅度下降;2005年5月29日起,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对鳗鲡产品药物残留控制更为严格。为减少养殖过程药物使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养殖者普遍选择病害较少的日本鳗鲡进行养殖。因此,我国日本鳗鲡投苗量较往年大幅度上升;欧洲鳗鲡投苗量下降,约投放42吨。这使2006年度我国鳗鲡养殖品种数量发生了根本改变。为保障养殖鳗鲡产品质量安全,在本年度养殖过程中严格控制药品的使用,更注重养殖环境的改良和日常管理工作;部分疾病目前尚无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43.
为确定大刺鳅(Mastacembelus aculeatus)幼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水平(Protein content)、蛋氨酸(Methionine content)和脂肪(Fat content)含量水平,优化大刺鳅幼鱼饲料配方,采用正交表L_9(3~4)设计,以蛋白质、蛋氨酸及脂肪为因素,设置3个水平,探讨不同水平组合对大刺鳅幼鱼生长性能及形态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配合饲料营养成分对大刺鳅幼鱼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形态学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蛋白质含量50%、蛋氨酸含量1.7%、脂肪含量4%时,大刺鳅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分别为177.38%、1.65%、2.65%,除与蛋白质含量50%、蛋氨酸含量2.0%、脂肪含量8%处理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与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蛋白质含量50%、蛋氨酸含量2.0%、脂肪含量8%时,饵料系数最低,达0.92。以增重率及饵料系数为考察指标,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直观分析、层次分析和方差分析显示,各因素对正交试验的指标值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蛋白质水平蛋氨酸脂肪,大刺鳅幼鱼配方饲料蛋白质、蛋氨酸及脂肪最佳配比为50%、1.7%、8%。  相似文献   
44.
[目的]为了比较分析投饵与不投饵养殖模式对稻田养殖福瑞鲤的生长情况,评估分析养殖经济效益,[方法]在福建省武夷山地区开展了稻田不投饵养殖福瑞鲤和不同放养密度投饵养殖福瑞鲤试验。[结果]试验结果显示,经过74天养殖,投饵组2号、3号的平均日均增重量和平均瞬时增重率分别是不投饵组1号的2.96和2.31倍、2.67和2.14倍,平均体重分别是不投饵组1号的1.52和1.44倍;不同放养密度投喂组间福瑞鲤生长速度和平均规格差异不显著(P>0.05),但单位产量差异较大。在试验条件下,不投饵组1号平均单位利润达到2.12元/kg,分别是投饵组2号、3号的1.1和1.23倍;售价差异导致投饵与不投饵养殖模式稻田养殖福瑞鲤的总利润无明显差异。[结论]因此,在一定渔获量、售价差异显著的前提下,稻田养殖福瑞鲤没有必要开展投饵养殖方式;在投饵条件下,适当提高福瑞鲤鱼种的放养密度,则有助于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45.
2012年初,笔者在福建漳州地区开展项目工作时,接到四例罗非鱼斜管虫和车轮虫并发病死鱼报告,分别为芗城区、南靖县、平和县和长泰县.发病时间集中在1-2月,水温14~18℃,发病鱼体规格为200~300g/尾.在罗非鱼发病前期,养殖户防范意识不强;到发病后期,又盲目下药,导致罗非鱼批量死亡.现将相关情况介绍如下,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中草药对刺激隐核虫幼虫的杀灭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几种具有杀虫功效的中草药或中草药提取物开展对刺激隐核虫幼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苦参、鹤芽草、鸦胆子、荜澄茄、使君子、苦楝皮浓度25~800 mg/L作用4 h内均无杀虫效果。双氢青蒿素浓度200 mg/L、400 mg/L和800 mg/L 3个处理的杀虫效果相当,作用3 h内无杀虫效果,作用3 h以上死亡率超过50%。苦皮藤素浓度200 mg/L和400 mg/L 2个处理效果相当,作用10 min开始出现部分幼虫死亡,作用4 h的死亡率为100%;浓度800 mg/L作用10min开始出现部分幼虫死亡,作用2 h死亡率100%。贯众浓度40 mg/L以上的各处理均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效果,作用10 min死亡率大于50%,作用2 h各处理死亡率均为100%,其中浓度200mg/L作用1 h的死亡率达100%,浓度400 mg/L和800 mg/L 2个处理作用10 min的死亡率达100%。说明:贯众杀虫效果最佳,其次为苦皮藤素,贯众和苦皮藤素具有针对性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7.
日本鳗鲡体表溃疡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单克隆抗体制备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体表溃疡病的肝脏分离到一株优势细菌JS70322NA,经人工感染证实为引起日本鳗鲡体表溃疡病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API 20E细菌鉴定试剂盒鉴定、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特异性基因分析,鉴定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JS70322NA为典型的β-溶血,血清型为O∶9.以甲醛灭活的JS70322NA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3株抗嗜水气单胞菌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1A5、1B8、1F3;其腹水效价分别达1.0×10-6、1.0×10-5、1.0×10-6;细胞亚型分别为IgG2a、IgM、Ig2a;3株单克隆抗体与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等6种水产常见致病菌无交叉反应,特异强,可应用于日本鳗鲡嗜水气单胞菌特异性检测.  相似文献   
48.
用稀释滴种定量方法,分别于甘露醇卵黄多黏菌素、马铃薯葡萄糖、伊红美蓝、链球菌琼脂、CDC厌氧琼脂和营养琼脂,分离并计数不同饵料投喂阶段饱食和空腹状态下养殖欧洲鳗鲡肠道细菌的数量与组成。结果表明:在空腹状态下肠道菌群组成以大肠菌群为主,未开口期和水蚯蚓(Tubificidae)投喂期厌氧菌第二,其次为芽孢杆菌;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后芽孢杆菌第二;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后出现肠球菌。饱食状态下以厌氧菌为主,其次为大肠菌群,水蚯蚓投喂期间肠球菌占第三位,其余时间芽孢杆菌占第三位。饱食和空腹状态下,肠道菌群数量以水蚯蚓(Tubificidae)投喂期最高,随养殖时间的延长,肠道菌群数量下降。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野生和养殖大刺鳅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方法]采用国标生化分析方法对野生和养殖大刺鳅幼鱼期、性未成熟期和成鱼期的一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结果]野生和养殖大刺鳅幼鱼和成鱼肌肉中的水分、钙含量呈下降趋势,野生大刺鳅均高于养殖大刺鳅;粗蛋白、粗脂肪和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养殖大刺鳅的粗蛋白和磷含量均高于野生大刺鳅。野生和养殖大刺鳅3个生长阶段肌肉中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93.19、97.59、96.41和96.25、92.36、95.88,养殖大刺鳅的鲜味氨基酸总量均高于野生群体。脂肪酸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变动较大,野生和养殖大刺鳅的幼鱼期、性未成熟期、成鱼期均含有较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52.17%、68.75%、69.23%和75.34%、74.67%、74.25%。[结论]野生与养殖大刺鳅蛋白质含量较高,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与食用价值。养殖大刺鳅的肌肉营养价值优于野生大刺鳅。  相似文献   
50.
旨在考察不同养殖密度对大刺鳅生长性能和摄食行为的影响。采用310天的单因素水泥池精养试验对初始密度为657.52 g/m3(A组)、1177.27 g/m3(B组)两组大刺鳅的生长性能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刺鳅的生长性能与养殖密度呈负相关,其中A组大刺鳅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及存活率均高于B组,而饲料系数及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比B组低13.82%与30.77%。各密度组大刺鳅的体长均与体质量呈幂函数相关(A组:W=0.0028L3.041;B组:W=0.0049L2.953),为等速生长。体长、体质量与养殖天数呈多次函数相关(A组:L=-8×10-5d2+0.07758d+13.059,W=-2×10-6d3+0.0011d2+0.1369d+7.2355;B组:L=-6×10-5d2+0.062d+12.379,W=-2×10-6d3+0.001d2+0.1031dd+6.8031)。该试验条件适合于大刺鳅的规模化生产,今后应进一步细化大刺鳅的养殖密度,寻找最佳产量与饲料利用之间的关系,争取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