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本文采用AFLP技术对黑龙江野鲤、黄河鲤、建鲤和荷包红鲤4个鲤鱼种群共96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8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共扩增得到50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73个,多态性比率为54.38%。同时对4个种群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Nei’s基因多样性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种群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114±0.2705,0.1825±0.2694,0.1888±0.2587和0.1600±0.242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398±0.1872,0.1225±0.1863,0.1235±0.1774和0.1036±0.1636;总基因多样性(H4)平均值为0.1721±0.0350;种群内基因多样性(Hs)平均值为0.1224±0.0190;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892,种群内的基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71.08%,种群间为28.92%,而基因流系数(Nm)为1.2291。另一方面,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种群平均近交系数(Fst)为0-31191,变异31.19%来自种群间,68.81%来自种群内。4个种群中黑龙江野鲤的种内多态性比例最高,而荷包红鲤种群最低,并且4个鲤鱼种群当前的种质资源良好,具有一定的种群稳定性;建鲤已经开始分化,与亲本荷包红鲤亲缘关系逐渐分化,逐步形成自己稳定的遗传结构。本研究为探讨鲤鱼种群的遗传特性和遗传分化提供参考,也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分子标记对洪泽湖河蚬(Corbicula fluminea)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分析。采集洪泽湖野生河蚬50个个体,对COⅠ基因序列片段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长度为614 bp的COⅠ基因片段中,碱基A、T、G和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6%、42.4%、21.0%和14.0%,A+T的含量(65.0%)显著高于G+C的含量(35.0%)。COⅠ基因序列中有67个核苷酸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0.9%,其中简约信息位点63个,单一信息位点4个。50条COⅠ基因序列共定义了1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分别为0.870和0.045,平均碱基差异数(K)为27.370,单倍型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95。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COⅠ单倍型系统进化树,15个单倍型聚为两个明显分支,表明洪泽湖河蚬种群出现了遗传分化。中性检验结果和歧点分布图显示,洪泽湖河蚬种群大小保持相对稳定,未经历种群扩张。本研究结果表明,洪泽湖河蚬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该结果可为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洪泽湖河蚬野生种质资源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3.
耶尔森氏菌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耶尔森氏菌是肠杆菌科、耶尔森氏菌属的总称,属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杆菌群。该属包含鼠疫耶尔森氏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等共11个种。其中鲁氏耶尔森氏菌是引起冷水性鲑鳟负类红嘴病的主要病原菌,是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败血症的常见致病菌(气单胞菌、河弧菌、鲁氏耶尔森氏菌)之一。  相似文献   
34.
为探讨斑点叉尾■不同发育阶段鱼苗对盐度的急性耐受力,分别对其卵黄囊苗、孵化后第10天鱼苗和孵化后第30天鱼苗进行24、48、96 h急性盐度胁迫试验,研究3个发育阶段鱼苗的半致死盐度和安全盐度,并比较各发育阶段鱼苗的极限耐受盐度。试验结果显示:3个发育阶段斑点叉尾■鱼苗的24 h和48 h半致死盐度均为孵化后第30天鱼苗>孵化后第10天鱼苗>卵黄囊苗,96 h半致死盐度为孵化后第30天鱼苗>卵黄囊苗>孵化后第10天鱼苗;卵黄囊苗、孵化后第10天鱼苗和孵化后第30天鱼苗的极限耐受盐度分别为7.0、4.0和9.0。因鱼苗在卵黄囊消失后体质较弱,且仍需要经历孵化后第10天至孵化后第30天这一关键时期,故3个阶段鱼苗的放养水体盐度应分别控制在4.0、4.0和9.0以下。试验结果可为沿海滩涂地区斑点叉尾■鱼苗科学放养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5.
为了明确高铁酸钾对养殖动物的安全性,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高铁酸钾对斑点叉尾鮰幼鱼和南美白对虾的急性毒性效应并进行了安全评估。结果表明,高铁酸钾对斑点叉尾鮰幼鱼和南美白对虾表现出不同的毒性作用,但均为低毒性,对斑点叉尾鮰幼鱼和南美白对虾的96 h LC50值分别为95.01 mg/L和609.45 mg/L。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的毒性主要表现在鱼体接触染毒物质后的24 h内,而南美白对虾的累积死亡率则与暴露时间呈正比。研究结果将对斑点叉尾鮰和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的高铁酸钾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
为探究不同来源饲料对大口黑鲈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投喂配合饲料、冰鲜鱼、混合饲料(配合饲料与冰鲜鱼质量比为1∶1)的大口黑鲈,对其生长状况,以及肌肉营养成分、颜色、持水力、质构特性和肌纤维特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冰鲜鱼组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显著优于配合饲料组,混合饲料组介于两者之间,但配合饲料组具有更低的饵料系数;与其他组相比,冰鲜鱼组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更高(P<0.05);冰鲜鱼组肌肉的红度值(a*)最高(6.51±1.10),黄度值(b*)最低(4.81±0.69);配合饲料组离心损失率、失水率显著高于冰鲜鱼组(P<0.05),且其熟肉率仅73.15%,显著低于混合饲料组(78.04%)和冰鲜鱼组(77.81%)(P<0.05);冰鲜鱼组大口黑鲈肌肉的硬度、咀嚼性均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和混合饲料组(P<0.05);与配合饲料组相比,冰鲜鱼组和混合饲料组大口黑鲈肌纤维直径更小、密度更高。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冰鲜鱼更利于大口黑鲈的生长和肌肉品质的提高,但配合饲料组的饵料系数更低,饲料利用率更高。因此,建议从冰鲜鱼的营养组成、大口黑鲈的营养需求和生理特...  相似文献   
37.
水产种质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属于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划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栖息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概述了江苏省内陆水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过程及现状,总结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水域类型、面积大小及保护对象种类,指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8.
对斑点叉尾(鱼回)开展饥饿和复投喂试验,为期42天。设置对照组(CG)、饥饿复投喂组(EG),CG组持续投喂,EG组前21 d不投喂,后21 d按CG组前21 d投喂量投喂。结果表明,EG组投喂21 d后,斑点叉尾(鱼回)的体质量、体长显著增加,与CG组正常投喂21 d的体质量、体长无显著差异。EG组前21 d肥满度和肝体比显著下降,后21 d恢复。EG组28 d的饵料转化率和质量增加率显著高于CG组28 d。EG组过氧化氢酶仅在42 d时显著低于CG组,其余时间点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超氧化物歧化酶在EG组14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在EG组21 d后与CG组21 d后没有显著差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在EG组42 d中始终显著高于CG组42 d。EG组42 d蛋白酶活性均显著低于CG组42 d;淀粉酶活性在EG组42 d中均显著高于CG组42 d;而脂肪酶活性在EG组42 d中与CG组42 d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斑点叉尾鮰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EGFL9(Multipl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domains protein 9)基因与其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为斑点叉尾鮰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靶向基因测序技术对EGFL9基因进行测序,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后筛选变异位点,并将获得的变异位点与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EGFL9上共发现27个多态位点,经过滤,获得22个有效突变位点,其中4个变异位点(g.142、g.573、g.3079、g.7409)对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状具有显著影响,位点g.142、g.3079、g.7409位于内含子中,位点g.573位于第2外显子上;g.142位点的A/A型个体的平均体长显著高于A/G型个体(P<0.05);g.7409位点A/G型个体的平均体长显著高于G/G型、A/A型个体(P<0.05);g.3079位点C/C型个体的平均体质量和体长均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5);位于外显子上的InDel位点g.573使EGFL9基因编码蛋白减少了一个苏氨酸残基,对蛋白质三级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