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5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IHN)是由弹状病毒引起的鱼类急性、全身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鳟和太平洋大马哈鱼鱼苗和种负,病鱼表现为狂游和造血器官坏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申报的动物疫病,为我国的二类疫病.  相似文献   
42.
黄头病     
黄头病是由黄头病毒引起的对虾传染性疾病,急性感染在2天~4天即出现停食等症状,死亡率高,濒死虾头胸部因肝胰腺发黄而变成黄色,因此称为黄头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OIE将其列为必须申报的疫病。  相似文献   
43.
林锋  曹铮  钱冬 《河北渔业》2011,(3):48-50
作为农业大国,水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业的兴盛能够极大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水产标准化的内涵和现状的分析,结合当前水产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措施,进一步阐述了水产标准化对我国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4.
为从农户利己特性出发找到打破“治病不治土”恶性循环的关键点,整合解释水平理论(CLT)和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BN),以农户与耕地生态恶化的心理距离(时间、概率和空间距离)为着眼点,利用402份陕西省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和PLS-SEM方法,构建“心理距离-后果意识-责任归属感-规制感知-生态耕种行为”概念模型,并进行模型检验,分析不同类型生态耕种行为的差异。结果显示:1)概率距离越近、对耕地生态恶化后果意识越强以及对耕地生态保护相关非正式规制感知程度越高的农户,其生态耕种行为实施度越高,但农户对自己所在村民群体责任归属感的增强会降低其生态耕种行为实施度。2)时间距离越近,越能通过增强后果意识、降低责任归属感提升农户生态耕种行为实施度,但同时会通过降低非正式规制感知抑制行为实施,这会抵消时间距离对生态耕种行为的间接促进作用,空间距离通过增强后果意识可提升生态耕种行为实施度,但也会被责任归属感的抑制作用抵消。3)与农药减量和保护性耕作行为相比,心理距离对化肥减量行为直接影响不显著,非正式规制感知的增强会降低农户化肥减量行为实施度。因此,建立合理的耕地生态与农户生产利益间的紧密联结是保障耕地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政府应当为农户提供耕地生态恶化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明确数据和信息、分担和弱化农户群体对耕地生态保护的道德责任感、强化农户参与耕地生态保护的利得感、增强农户实施生态耕种行为的技术可获得性和群体氛围。  相似文献   
45.
2008年农业部兽医局委托动物流行病学中心组织专家编写动物疫病释义,为便于解读水生动物的疫病,本刊现将《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水生动物疫病种类的分类及各病的释义分期进行刊登。  相似文献   
46.
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病,是由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引起蛙、鳖等多种水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病蛙以眼膜发白、运动和平衡机能失调为特征.为我国水生动物三类疫病.  相似文献   
47.
折光马尔太虫病,是由折光马尔太虫寄生于牡蛎、贻贝等双壳类动物消化系统的一种寄生虫病,牡蛎染疫后表现虚弱、消瘦、生长停滞和高死亡率.为OIE疫病和我国水生动物三类疫病.  相似文献   
48.
锯缘青蟹养殖环境中细菌类群及其数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锯缘青蟹养殖环境中细菌类群及其数量在垂直与季节上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异养细菌的组成类群在水体与底泥中基本相似,其中水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87.2 %,底泥中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64.5 %;水体中菌量为5.3×10~6. 6×104 cfu/ml,9月达到高峰,底泥中菌量为7.8×103~3.5×105 cfu/g,高峰出现在11月.水体中弧菌量为1.4×10~8.6×103 cfu/ml,9月达到高峰,底泥中弧菌为6.8×102~1.33 ×104 cfu/g,9-10月维持在较高水平.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酸还原菌在9-11月初均维持较高水平,三者在底泥中于11月初达到高峰,提示该时期底泥环境已发生恶化.  相似文献   
49.
罗氏沼虾气单胞菌MrM0602株的分离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濒死的罗氏沼虾体内分离到菌株M rM0602,经形态学观察及API 20E鉴定系统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健康罗氏沼虾,100%致死剂量为1.0×104cfu/m l,半致死剂量(LD50)为3.16×103cfu/m l。测定菌株M rM0602的胞外产物对小鼠和新西兰大白兔红细胞的溶血活性,表明胞外产物对小鼠红细胞有微弱的溶血活性,对新西兰兔红细胞无溶血活性。胞外蛋白酶活力测定显示,菌株M rM0602胞外产物具有很高的蛋白酶活力,且耐热性很强,65℃仍保持较高活性。常规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菌株M rM0602对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50.
嗜水气单胞菌BA-ELISA的建立及其在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华鳖中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株T0608经福尔马林灭活后,注射免疫新西兰兔,制备了高价免疫血清,血清的菌体凝集效价可达1/1 280;G蛋白亲和层析纯化兔IgG,将IgG用生物素标记,建立了生物素-亲和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BA-ELISA);其最低检出限为2.5×103cfu,相当于0.5 ng菌体蛋白,其检测灵敏度为ABC-ELISA(4.0×104cfu)和间接ELISA(4.0×104cfu)的16倍;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法与鱼类气单胞菌、拟态弧菌、海豚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无交叉反应.BA-ELISA可不经细菌培养直接检测人工感染48 h中华鳖的肝、肠道组织中的嗜水气单胞菌.用该方法对湖州市龟鳖养殖场的水样、中华鳖和巴西龟肝、肠道内容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应用于发病中华鳖的病原早期诊断及养殖中华鳖的病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