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7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粉煤灰-木薯渣-蚯蚓粪基质的栽培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将粉煤灰、木薯渣等材料按一定比例复配成新型基质,探讨不同配比粉煤灰基质对大白菜的栽培效果,并与市售普通基质进行比较。以市售普通基质为对照,设9个处理,粉煤灰、蚯蚓粪、木薯渣、蛭石的比例分别为50∶20∶20∶10、50∶10∶30∶10、60∶10∶20∶10、60∶0∶30∶10、70∶10∶10∶10、70∶0∶20∶10、80∶5∶5∶10、80∶10∶0∶10、80∶0∶10∶10,移栽大白菜,35d后取样测定大白菜株高、叶宽、叶长、伸展度、叶片数、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粉煤灰用量与大白菜株高、叶宽、叶长、伸展度、叶片数,以及第1叶、第2叶、第3叶叶绿素浓度均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依次为:-0.608、-0.799**、-0.748**、-0.855**、-0.484*、-0.700**、-0.817**。最佳配方粉煤灰基质栽培的大白菜,其株高、叶宽、叶长、伸展度、叶片数比普通基质栽培分别增加了16.7%、1.3%、27.2%、19.8%和15.4%,而叶绿素含量则明显小于市售基质处理,第1叶、第2叶、第3叶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是市售普通基质栽培的42.0%、75.0%、68.9%。  相似文献   
32.
施用生活污泥改良滩涂土壤理化性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符合土地改良用标准的生活污泥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生活污泥的不同施用量(0、75、150、300、600 t/hm2)对滩涂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活污泥可显著改善滩涂土壤的理化性状。随着污泥施用量的提高,滩涂土壤的容重、密度、pH值逐渐下降,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CEC均呈上升趋势,全钾、速效钾无显著变化。滩涂土壤的细菌、放线菌数量随污泥施用量的提高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3.
波式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试验测定波式潜流人工湿地(W-SFCW)与潜流人工湿地(SFCW)中基质、介质填料、植物在污水处理中所截留的磷含量,分析湿地各组成部分对磷的吸收作用,并对各组成部分的去除效果进行比较研究.试验进一步明确了W-SFCW和SFCW对磷的净化机理,从而为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W-SFCW对TP的去除率比SFCW高.两种湿地系统中土壤和湿地植物截流吸附了较多的磷,石头填料对污水中的磷也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其中,湿地植物芦苇比美人蕉对污水中磷的吸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猪粪垫料和泥炭作为原料配制栽培基质的可行性。[方法]将猪粪垫料、泥炭、蚯蚓粪、蛭石、菜园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作为原料配入基质,分析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不同处理的小白菜生长情况。[结果]猪粪50%、蚯蚓粪10%、蛭石20%、菜园土20%配比的基质促进小白菜出苗和幼苗生长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为蔬菜栽培基质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5.
NaCl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钾、钠、钙、镁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般植物在高盐度盐渍化土壤中不能正常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浓度Na 对植物的毒害作用[1,2].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淡水沼泽植物演化而来,属于不耐盐的甜土植物[3].盐碱地区由于土壤盐分含量较高,极大地限制了许多优良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36.
采用PEG模拟水分胁迫,研究了水分胁迫对汕优63、武育粳3号水稻成苗期的发芽率,及一些重要的抗旱指标,如种苗含水量、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和抗氧化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不同品种水稻胚根和胚芽的影响有所不同,适当的水分胁迫会促进水稻胚根的生长,抑制水稻胚芽的生长。与对照相比,50 g/L PEG处理的二品种水稻种苗的K+、可溶性糖、蔗糖、脯氨酸含量均上升,其中武育粳3号的K+含量比对照上升75.5%,达显著水平;汕优63的可溶性糖含量上升21.6%,达极显著水平。50 g/L PEG模拟水分胁迫使武育粳3号水稻种苗的SOD、POD和CAT的活性均下降,细胞膜的伤害率达21.28%,丙二醛含量比对照增加16.64%,达显著水平;胁迫处理使汕优63种苗的SOD、POD和CAT的活性上升,细胞膜透性无显著影响,丙二醛含量变化亦不大。  相似文献   
37.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农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部分地区设施农田土壤污染问题更为突出。其中化肥的使用尤其是氮肥的过量施用给农田土壤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还间接导致设施农田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失调等污染危害。本文概述了土壤修复技术在改良设施农田土壤方面的三大方法,即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并提出防治设施农田土壤污染的对策。总结了设施氮污染修复技术研究中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及解决办法,为我国设施农田氮污染研究和修复技术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土壤环境修复和粮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的演变特征,探讨了土壤性状、理化性质和人为活动对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影响。以扬州市1984、2005、2020年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土壤有效硼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84、2005、2020年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效硼平均含量分别为0.27、0.28、0.43 mg·kg-1,整体上均处于较低水平;1984—2020年有效硼含量增加0.16 mg·kg-1,增幅达59.26%;1984、2005年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主要集中在Ⅲ、Ⅳ级水平,分别占耕地面积的98.33%、92.47%;2020年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大幅提升,Ⅱ级和Ⅲ级占比高达99.37%。土壤性状对土壤有效硼含量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成土母质中,黄土母质和基岩残积物的有效硼含量较高;不同土壤质地中,轻黏土的有效硼含量较高;土壤理化性质中,土壤pH和有机质对土壤有效硼含量有显著影响。人为活动中,施肥结构和耕作方式等的改变也是影响土壤有效硼含量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需注重硼肥的补充,可以通过调整土壤pH值及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等提高农田土壤有效硼含量。  相似文献   
39.
蚓粪基质克服西瓜连作障碍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不同原料按一定配方混合配成育苗基质,采用穴盘育苗与盆栽试验,通过对‘早春红玉’西瓜穴盘育苗的幼苗素质和移栽后的生长状况的观测,探讨蚓粪基质在克服西瓜连作障碍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蚓粪复合基质处理的西瓜早期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单株干重、壮苗指数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移栽后期,蚓粪复合基质育苗的植株在克服西瓜连作障碍方面表现明显,2种蚓粪复合基质育苗的植物死亡率仅为27.5%和22.5%,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蚓粪复合基质育苗的植株主蔓长度最长,分别达162.1、171.8 cm,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蚓粪基质育苗处理的西瓜中心糖度、边糖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其中70%蚓粪基质、90%蚓粪基质处理的西瓜中心糖度分别为13.5%、12.9%,边糖度均为10.3%。  相似文献   
40.
为明确新建大棚草莓适宜的施氮量,以试验地周边多年大棚种植草莓的常规施氮量为对照,研究草莓越冬期追肥减氮对草莓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越冬期常规施氮处理(210.0 kg/hm2)相比,追肥减氮27.76%时草莓产量无显著差异,约为42 883.62 kg/hm2;减氮17.27%时经济效益最佳,约为57.29万元/hm2;减氮20%、10%时果实硝酸盐、可溶性蛋白质量比显著下降,减氮20%、10%、20%时果实VC、花青素质量比及糖酸比显著增加;随着减氮比例的增加草莓灰霉病发病率逐渐下降;减氮使土壤硝态氮质量比有所下降,当减氮30%时硝态氮质量比显著下降,减氮对土壤碱解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比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草莓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和土壤硝态氮质量比等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新建大棚草莓在常规施氮量的基础上,越冬期追肥减氮20%~30%可实现草莓生产提质增效以及减少土壤硝态氮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