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3个不同土属的土壤上进行罗麦系列配方肥施用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施用配方肥不仅可显著提高麦子产量,比常规施肥区增产10.02%,而且能节本增效,比常规施肥区平均每667m2净收益增加76.39元。N、P2O5、K2O肥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区分别增加6.08%、4.94%、6.97%。  相似文献   
32.
利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 Kendall检验法,统计分析河西走廊东部1961-2012年暴雨日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暴雨日数时空分布差异大,从南向北、从东向西暴雨日数迅速递减;年暴雨日数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0.24 d·(10a)-1;一年中暴雨集中在6-9月,且大多在白天。采用Mann Kendall检验法进行检验,河西走廊东部年暴雨日数从1963年开始增加,1985-2012年为显著增加。根据暴雨天气发生的物理机制和高低空环流配置,将暴雨出现的500 hPa大尺度高空环流形势归纳为副高西部冷槽型、副高西部西南气流型、河套阻塞高压型3大类,其中大量级暴雨出现在高空河套阻塞高压型中。针对高空500 hPa 3种暴雨形势,给出了700 hPa对应的低空典型环流特征,并总结分析了每种暴雨类型的环流特征及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3.
石羊河流域中部太阳辐射变化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7-2010年石羊河流域中部观测的太阳辐射资料,结合下垫面和天气变化状况,应用数理统计,综合分析太阳辐射相关因子变化。结果表明:近年来年平均总辐射、反射辐射、地表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净辐射总量分别为6 030.9 MJ•m-2、1 596.1 MJ•m-2、11 764.7 MJ•m-2、8 892.8 MJ•m-2和1 563 MJ•m-2。年内相关辐射变化均呈单峰形,夏季(6-8月)处于高位,冬季(12月和1-2月)相对较低。地表反射率随着下垫面植被的增加逐步减小,冬季最大值为0.329,秋季(9-11月)最小值为0.241。晴好天气下除大气逆辐射近似波动的一条直线外,其余呈单峰形,一般地表长波辐射的峰值在中午前后滞后于总辐射的峰值1~2 h;阴雨雪天气,短波和长波辐射的日变化比较复杂,呈现多个峰值和谷值。春季和夏季阵性降雨后,云间大气透明度好,出现总辐射瞬时值异常增大,超过太阳常数的现象,最大超过159 W•m-2,云对辐射具有附加效应。云量影响辐射量的变化,大气逆辐射在同一季节,典型晴天值要小于多云和阴雨(雪天)天气,净辐射在日出日落前后均出现正负值之间的跳变,但云可以减少跳变的幅度。  相似文献   
34.
河西走廊东部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统计方法对河西走廊东部武威市农耕期耕作层土壤水分的地域分布、时间演变和垂直变化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存在三种地域分布区,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土壤水分的散失与日照、气温、降水、地温等气象条件的变化有较大关系。尝试用最优子集神经网络建立春季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经实际使用,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强,效果好。  相似文献   
35.
河西走廊东部雷电分析与灾害防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近年的雷达监测资料和河西走廊东部5站点近45年的雷暴资料,分析了区域内雷电的时空变化特征和雷暴在区域内的移动路径.结果表明: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总体呈减少趋势,雷暴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 6~8月,占雷暴总日数的76%;雷暴的分布山川多于平原,从南向北逐渐递减, SW方位为雷暴集中发生的方位.影响区域的雷暴主要从祁连山区通过3个地段移出;同时针对石羊河流域的保护和经济建设,分析雷电灾害的分布,提出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对策,为防雷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最优子集回归在武威市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Micaps下发的ECMWF 0~120 h格点场资料,使用差分法、天气诊断、因子组合等方法构造出能反映本地天气动力学特征的预报因子库.根据大气环流产生降水的物理机制不同,将天气形势分为西北气流型、西南气流型和不规则型3种,分别对预报因子和预报量进行线性0,1标准化处理,采用Press准则初选冈子,最优子集回归建立武威市6个站点不同天气类型的0~120 h降水预报方程,用多因子概率权重回归预测其降水概率.预报方程的降水和晴雨拟合率达0.742,0.783;投入业务试用后,0~120 h降水和晴雨预报准确率Ts 达0.653,0.813.说明该预报模型对降水天气预报能力强.其预报能力超过或接近日常业务预报,为地市级客观预报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产品.业务系统与MICAPS对接,实现全自动化,输出的预报产品客观、定量.  相似文献   
37.
莱克多巴胺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杂交,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腹水,间接ELISA方法测定腹水抗体效价为1∶30 000。该抗体与莱克多巴胺的交叉反应率为100%,与克仑特罗的交叉反应率为0.01%。该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对动物肉品或尿液中莱克多巴胺残留检测试剂盒或试纸条的开发。  相似文献   
38.
大量元素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吸收而发挥其功能的一种肥料。近年来,有关大量元素叶面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应用的文献报道很少,而作为全营养叶面肥在番茄上应用的报道更不多见。本试验采用较为常见的番茄品种,观察记录大量元素叶面肥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提出喷施大量元素叶面肥最佳效果的适宜时间与剂量,以及施用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9.
河西走廊东部高温天气成因分析及预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武威市5个气象站1971-2005年逐日极端最高气温≥35℃资料,使用数值预报产品,应用诊断预报和统计预报方法,分析了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及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高温天气主要发生在中部平原和北部荒漠地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动力抬升、青藏高压热力加强是造成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并系统分析了高温天气发生的主要环流形势,总结出武威市高温诊断预报指标和高温定量预报方程,开发出高温预报业务系统,投入业务使用,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0.
河西走廊东部人工降水试验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随机试验,运用序列试验法、区域对比试验法、区域回归试验法,分析了在河西走廊东部凉州区1997~2004年夏秋季进行的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和2002~2004年冬春季进行的焰弹人工增雪作业。试验发现,1997~2004年夏秋季累计增加降雨量134mm,平均相对增雨率为47%;2002~2004年冬春季累计增加降雪量12.5mm,平均相对增雪率为40%。说明河西走廊东部进行的人工增雨(雪)效果是明显的,进行人工增雨(雪)是可行的,并对武威市人工增雨(雪)季节、布点和时机等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