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成型等离子体技术对玉米苗期叶片某些生理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在农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撑,利用成型的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处理玉米种子,对苗期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对玉米苗期叶片光合能力没有影响;处理提高了玉米苗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在2叶期、4叶期、6叶期和8叶期均高于CK,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K;在2叶期和4叶期,等离子体处理的玉米苗期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稍低于CK,在6叶期和8叶期,NR活性分别比CK高26.81%和26.75%。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玉米氮代谢能力,且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来源和工业原料,在粮食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吉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通过对吉林省玉米生产状况的综合分析,总结出了玉米高产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玉米生产和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化控技术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先玉335为供试品种,选用化控剂“玉多十”和“壮丰灵”,研究化学调控技术对玉米农艺性状、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控技术的运用显著降低了玉米株高,缩短了节间长度,增加了茎秆穿刺强度,同时提高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且植株在生育后期仍能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衰减缓慢,保绿性好,提高了产量。各化控处理中,以8展叶喷施“玉多十”与11展叶喷施“壮丰灵”的组合光合性能高、增产效果好,且植株具备较强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深松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促进水资源高效合理的利用.[方法]对垄作玉米进行设3个不同处理,分别为常规不深松(常规垄作)、春季播种前行间深松30 cm(春深松30 cm)和秋季行间深松30 cm(秋深松30cm)探讨不同深松时间和方式对土壤性状及玉米根系的影响.[结果]春深松30 cm后土壤紧实度显著降低.在0~20 cm深处,春深松30cm与秋深松30 cm、春深松30 cm与常规垄作的土壤紧实度差异显著.在0~40 cm深处,春深松30 cm与秋深松30 cm、春深松30 cm与常规垄作的土壤容重差异显著,两个深松处理与常规垄作的土壤田间持水量差异显著.春深松30 cm的玉米根系活跃吸收面积高于常规垄作.[结论]深松能够改善土壤的紧实度、容重、田间持水量和含水量,提高土壤的蓄墒能力,提高玉米根系的活跃度.春季深松接近作物生长期,土壤改良效果更好,长期持续深松更利于改善土壤板结结构.  相似文献   
15.
等离子体处理种子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等离子体处理种子,可使作物增产且改变品质,增收效果明显,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方法,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操作、无环境污染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玉米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先玉335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针对不同钾肥施用量(0、50、100、150、200kg/hm~2)对玉米茎秆形态特征、干物质积累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两品种穗位高系数均呈"V"型曲线,在K2处理(100kg/hm~2)时最低。与郑单958相比,先玉335第3~6节的节间长/节间直径对钾肥施用量的变化更敏感,呈现增加-降低-增加的变化规律。同一钾肥处理同一节位,郑单958节间长和节间长/节间直径均小于先玉335。钾肥用量对节间直径无显著影响。两个品种节间干物质比、单位节间干重和茎秆强度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相关分析表明:玉米茎秆强度与单位节间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适宜的钾肥施用量对产量有一定的正效应,本试验5个处理中,钾肥施用量为100kg/hm~2时两玉米品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以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5个密度进行了不同叶位光合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植株上部叶位光合速率高于下部叶位光合速率,穗位叶上部光合速率差值高于下部光合速率差值。种植密度对各叶位光合速率有一定影响,各叶位光合速率以6万株/hm2为密度轴线。  相似文献   
18.
灌溉定额条件下玉米的产量形成及灌溉增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玉米产量形成特性、经济效益及灌溉增产潜力对灌溉的响应,为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灌溉增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4个灌溉定额下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变化,并利用Hybrid-Maize模型模拟了这一地区玉米的灌溉增产潜力。结果表明:120 mm(Q1)、170 mm(Q2)和250 mm(Q3)处理的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50 mm(Q0)处理;Q2与Q3处理的叶面积指数(LAI)和株高均显著高于Q0处理;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值与Q2和Q3处理的实测产量差异较小,与Q0处理的实测产量差异较大,所有处理的实测产量均与光温生产潜力值差异较大。170 mm可作为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玉米生产的灌溉参考值,Hybrid-Maize模型可作为预测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产量变化趋势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以郑单958、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五个密度水平下对不同光强的光合要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300~1900μmol·m-2·s-1光强范围内,净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升高逐渐增加,各密度处理在1700μmol·m-2·s-1和1900μmol·m-2·s-1光强下,净光合速率达到最高。相同光照强度下,30 000株·hm-2密度的净光合速率最大,90 000株·hm-2密度的净光合速率最小。适宜密植,虽然降低了单株的光合能力,但群体光能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利于群体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分蘖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吉林省东部湿润冷凉区,针对玉米分蘖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后发现,在5.24万~5.95万株/hm2密度下,剔除与保留分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生产中保留玉米的分蘖,对玉米收获的产量不产生影响,但更加利于提升该区域的玉米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