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闫明 《农技服务》2013,(12):1304-1304
为了提高板栗结果枝率、优质果率和果品质量,通过选用良种(确红栗、豫罗红)、改接换种(一头多接)、整地改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措施对板栗低产园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枝条生长和冠幅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第2年即初显结果树势,结果枝率、优质果率和果品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2.
闫明 《养殖技术顾问》2013,(11):186-186
在实际免疫接种工作中,动物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效价能否达到国家规定要求标准,除了动物种类、个体因素、免疫剂量、免疫日龄、免疫次数等因素之外,动物疫苗从出厂、运输、储藏和使用过程中保管尤为重要。由于疫苗是一种特殊的药品,在运输、储存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冷链要求,在运输过程中间有可能出现疫苗变化,导致失效,而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23.
猪蓝耳病本病曾称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生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蓝耳病"、"猪瘟疫"等,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猪蓝耳病舍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而舍外病原的侵袭多为空气传播,因此切断空气传播渠道以及在舍内采取降低空气微生物浓度以及物理灭活空气微生物  相似文献   
24.
石榴耐盐性研究与指标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个石榴Punica granatum品种的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150,300,450 mmol·L-1)氯化钠胁迫对各品种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筛选适合评价石榴耐盐性的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红珍珠’ ‘Hongzhenzhu’的生物量随氯化钠浓度升高而降低,而低盐胁迫(150 mmol·L-1)下,‘泰山红’ ‘Taishanhong’和‘超大籽’ ‘Chaodazi’的生物量增加。随着盐浓度增大,各石榴品种盐害加重;单位质量新鲜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脯氨酸质量分数、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钠离子质量分数升高;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先降低后升高;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和钾离子质量分数先升高后降低,300 mmol·L-1处达到最大值;氯化钠浓度不超过300 mmol·L-1时,钾钠离子比均大于1。研究说明:石榴能够抵抗中度盐胁迫(≤ 300 mmol·L-1),主要通过增加脯氨酸、钾离子等渗调物质质量分数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盐害。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单株生物量、SOD酶活性、盐害指数、钾钠离子比值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作为评价石榴耐盐性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2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也称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的疾病。对该病及相应病毒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病毒的致病机制以及与其相关的受体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6.
我国养猪业高速发展,各种问题不断显现,最为严重的就是各种传染性疾病不断发生。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伪狂犬病等传染性疾病进行注射疫苗防疫后,疫病还是不断发生。因此免疫接种工作开展好坏直接关系到猪群健康与否和猪场养殖效益高低。文中简要介绍了预防免疫中应注意的要点。关于猪场预防接种的免疫程序没有统一的规定,应当在充分调查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性、危害性后并根据当地猪场传染病的实际流行情况等制定符合各自猪场需要的预防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27.
miRNA是近年来在多种真核细胞及病毒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18-25nt短序列非编码单链RNA,其在进化上高度保守,能够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的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引起靶mRNA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在基因调控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发现,miRNA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免疫调节及疾病发生等多种复杂的生命过程。本文将从miRNA的概念、生物特征及调控基因表达作用机制方面对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旱灾多发是气候变化中农业生产面临的日益严重的挑战。而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对旱灾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本文收集了2009年和2003年山西省垣曲县农业生产调查资料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在该县的肥料试验示范地小麦生产试验资料,统计分析了2009年干旱下小麦产量与正常气候年(2003年)对比的变化,表明气候变化下小麦生长期干旱导致大田小麦减产超过30%,并田块间产量变率由正常气候年的10%左右提高到22%-42%。在雨养旱地,施肥技术试验示范地减产幅度在6%以下;干旱年水浇地的增产效果达到48%-64%,而施肥技术的增产效果达到30%-44%。而水浇地优化施肥示范地产量甚至比正常气候年产量提高36%~77%。肥水协调技术大幅度减缓了干旱下产量损失,同时大大降低了田块间产量变率,达到有效抵御干旱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因此,发展优化施肥及肥水协调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减缓潜力,而水资源的有效供应可能成为北方气候变化下干旱对旱地作物生产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29.
检索获取了中国期刊网收录的1980-2009年间土壤研究文献,提取了其中研究样品的有机质含量信息并形成数据库,统计评价了我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85年以前文献土壤样品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2.88±7.86)g·kg^-1,1985—1992年则为(11.26±6.30)g·kg^-1,1993-2002年为(11.67±5.11)g·kg^-1,而2003-2009年为(11.72±7.15)g·kg^-1;显示,1985年以来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呈现总体上升趋势,支持了我们对土壤监测资料的分析结果。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影响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含量水平,水田总是高于旱地(P〈0.05),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旱地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含量以1985年前为最高,而水田样品2003-2009年期间含量高于1985年前水平。同时分析表明,旱地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区域差异明显,近30年来,旱地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在华北、华东、西北增加显著(P〈0.05);而在东北显著降低(P〈0.05);华南、西南有机碳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这些结果支持了已有的土壤监测资料和调查资料研究中中国土壤固碳趋势及其地理区域分异的认识。  相似文献   
30.
峪口禽业公司的E作核心是打造4A缴雏鸡,要保证雏鸡到达客户时达到4A级标准,则要保证种鸡产出4A级种蛋,种蛋在孵化场孵化出4A级雒鸡,并且在将雏鸡运往客户的过程中始终保持4A级品质。要保证雏鸡在运输过程中“零死亡”,需控制好雏鸡运输的温度、湿度、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