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林业   351篇
农学   154篇
基础科学   166篇
  151篇
综合类   1108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110篇
畜牧兽医   616篇
园艺   266篇
植物保护   10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华北土石山区模拟降雨下土壤溅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取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降雨强度、降雨动能以及降雨历时对溅蚀量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溅蚀土粒的距离、方位的分布特征,以及溅蚀土粒的粒径组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雨滴击溅过程中,在不同强度的降雨作用下,下坡方向产生的溅蚀量最大,上坡方向产生的溅蚀量最小。溅蚀总搬运量与溅蚀净搬运量均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溅蚀量与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关系,与降雨动能呈现线性函数关系。溅蚀率与降雨历时呈现指数函数关系。溅蚀土粒主要分布在0~10 cm,占溅蚀总搬运量的45.40%~57.75%,在50~60 cm内的溅蚀量所占比例不高于1.75%。溅蚀量与溅蚀距离呈负指数函数关系。溅蚀土粒径小于等于2 mm,溅蚀土粒中细砂粒和粗粉粒百分比与原状土壤较为接近,粗砂粒百分比远低于原状土壤,而粘粒百分比高于原状土壤,粉粒百分比低于原状土壤。溅蚀土粒中细砂粒(0.05~0.2 mm)最易于被溅蚀,而小粒径(小于0.002 mm)和大粒径(大于0.2 mm)土壤颗粒不易被溅蚀。当降雨强度足够大时,对于同种特征的土壤,溅蚀土粒存在稳定的粒径组成。当降雨强度保持不变时,溅蚀平均粒径随溅蚀距离的增加而变小。溅蚀距离在0~30 cm,溅蚀平均粒径的变化率较大;随溅蚀距离的不断增加,溅蚀平均粒径的变化率较小。  相似文献   
102.
将SolidWorks管道设计功能应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中,探讨了自定义零件的创建方法以及管道零件库的建立方法,并基于上述方法,介绍了如何按自底向上的顺序完成污水处理设备三维管路的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03.
立体种植农田不同生育期及土壤水分的根系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立体种植农田中,作物根系分布是影响作物间水肥竞争及利用效率的首要因素。针对滴灌条件下番茄套种玉米立体种植农田设置高(T1)、中(T2)、低(T3)3个土壤水分处理,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立体种植农田不同位置土壤含水率、作物根系分布的影响,探讨立体种植农田根系在不同生育期生长发育特征。结果显示:立体种植农田番茄侧土壤含水率平均值显著低于玉米侧,膜内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膜外土壤含水率,膜内不同位置土壤含水率无明显差异;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作物间根系呈"不交叉—轻度交叉—完全交叉—轻度交叉"规律;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根系总量呈增长趋势,在0~30 cm的滴灌湿润区,作物根系分布最密集,约占总根系的60%~70%,且高水分处理根量显著大于低水分处理,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密度以及根重密度均呈现T1T2T3的趋势,而在非滴灌主要湿润区则正好相反;累积根系分布曲线分析显示随着土壤含水率增加根系向土壤下层生长,随着生育期推进根系向作物中间发展。立体种植农田作物在不同生育期根系分布变化明显,同时土壤水分对根系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4.
室内空气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最近一项专家研究报告发现,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将室内空气污染与高血压、肥胖症等共同列入对人类健康的10大威胁,列入人类健康的10大杀手黑名单。而室内装修污染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此,我们以莱阳市的室内装修现状为例进行分析,对室内装修造成的污染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5.
污泥垃圾复混肥对油菜及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污泥的产出量迅速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美国所积累的干污泥总量已达1 000万t,欧洲各国总计达660万t,日本为240万t左右.  相似文献   
106.
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遥感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选择塔里木河干流地区1999年TM、2002年ETM 和2004年的ASTER遥感影像及基础背景数据,采用数据仓库技术及图属一体化和多源数据无缝集成的建库思想,实现了基础背景、遥感、专题及属性数据的入库管理;在RS、GIS及GPS等技术支撑下,通过对干流1999、2002和2004年的遥感影像信息提取及分析,揭示了应急输水后各土地类型面积变化的幅度、年变化率,以及耕地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应急输水工程实施后,干流地区的耕地、天然草地、苇地、滩涂等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急剧增长,林地、建筑用地、水域、荒草地、盐碱地等土地类型的面积均有所降低;耕地面积剧增是以植被破坏、水域面积减少为代价的,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相似文献   
107.
ACC脱氨酶活性细菌筛选及其对番茄初生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富集筛选法,以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 m inocyc lopropane-1-carboxylate,ACC)为唯一氮源,从不同蔬菜植株根围快速筛选出46株ACC脱氨酶活性细菌。其中菌株LA1、XG32、YC1的ACC脱氨酶酶活性较高,并可促进番茄初生苗生长,且浇菌液接菌促生效果好于浸种接菌。同时试验表明3株酶活细菌可以缓解0.5%NaC l和间隔5℃低温胁迫对番茄初生苗伤害的影响。B iolog系统鉴定LA1为恶臭假单胞菌B型(Pseudo-m onas putidab iotype B),菌株XG32为波纹假单胞菌(P.corrugata),菌株YC1为假单胞菌(Pseudom onassp.)。  相似文献   
108.
一、选用抗(耐)病品种 选用抗(耐)病品种是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如在2005年棉花黄萎病大发生的情况下,故城县种植的棉田病株率一般为1—2%,最高不超过5%,常规棉田15—20%。  相似文献   
109.
王琴  闫天虎 《园艺与种苗》2023,(1):102-103+110
通过分析临泽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存在问题,提出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包括科学合理谋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典型引领示范、培育壮大产业龙头,深化林权改革、破解融资科技瓶颈,打造品牌优势、推进二三产业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加强引导服务、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合理规划布局、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0.
为提高桃品质并确定最佳采收期,以‘久保’为供试材料,分析果实的单果重、果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多元回归法建立果实品质与关键气象因子的综合模型。结果表明:桃果实单果重和果径生长发育动态呈现“慢—快—慢”阶段性特征,且均符合Logister曲线,单果重增长极大值出现在花后91 d,纵径增长极大值出现在花后66 d,横径增长极大值出现时间比纵径推迟5 d;随着果实的成熟,硬度逐渐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逐渐加快,可滴定酸含量先小范围波动后迅速下降。结合回归分析结果可判定,果实品质主要受≥18℃积温、≥24℃积温、日均气温和累计日照时数的共同影响。在≥18℃积温≥1170.21℃、≥24℃积温≥769.23℃、日均气温≥27.00℃、累计日照时数≥318.89 h条件下,果实品质达到最佳成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