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温室与露地无核早红葡萄果实生长动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于2004年分别对温室和露地无核早红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进行了观测,对正在膨大的葡萄果实的纵径和横径进行定期测量记录并得出其生长曲线。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品种果实生长呈双S曲线:初始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和第二次快速生长期。②温室葡萄第一个快速生长期果实生长速度明显快于第二个,果实纵径的生长缓慢期与第二个快速生长期的界限不明显;幼果第一个快速生长期纵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横径,在第二个快速生长期横径快于纵径,但是总的生长量纵径大于横径,果粒最后基本呈圆形。③露地葡萄在果实的第一个快速生长期和生长缓慢期的纵横径生长曲线基本相同,横径较快地进入第二个快速生长期并且生长速度要快于纵径,导致果实最终横径略大于纵径,果粒略呈扁圆形。  相似文献   
12.
绿豆机械化栽培技术集成及适宜品种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现已育成的新品种和苗头品系中,筛选出2个茎秆直立抗倒、结荚位高、成熟期一致的绿豆品种,并进行机械化栽培,包括播种、施肥、覆膜、喷药和收获,实现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机械化作业,省时省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解放劳动力,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39个绿豆新品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及产量的调查、分析和比较,筛选适宜在晋北高寒区种植的绿豆新品种,为该地区绿豆生产提供优良的品种选择。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较好的绿豆新品系为L25、L32、L6、L5、L24、L28,总体表现为中熟、直立、株高适中、籽粒中等、抗倒性强、抗病性强、产量高、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14.
间作模式下小豆光合特征及产量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科学的选择较好经济效益的光合利用高效型小豆—玉米间作模式,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6种小豆—玉米间作模式下,小豆花荚期的光合特征参数以及收获后综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小豆光合特征参数中,其Pn、Tr值均以无遮荫条件下小豆(对照CK1)最高,5:2间作模式下小豆的Pn、Tr值要高于其他间作模式的小豆,Cs值则低于其他间作小豆。相关性分析表明,当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增大,导致净光合速率升高,蒸腾速率增大、气孔导度增大、胞间CO2浓度减小。综合经济效益表明,5:3间作模式收益最高,达31378元/hm2,最终结果分析表明,5:3的小豆—玉米间作模式,适合在山西中部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间作栽培模式下不同小豆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个小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间作栽培条件下不同小豆品种花荚期的光合特征参数及其产量经济性状变化,旨在为山西中部科学选择适应性强、光利用效率高的小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花荚期阶段,在小豆/玉米间作模式下,小豆上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远低于对照(无遮阴),中红10号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最高,中红6号次之;无遮阴条件下,各个小豆品种的Pn高于遮阴条件下的Pn,晋小豆5号Pn最高,中红6号次之。收获后,不同小豆品种的产量与净光合速率的高低相对应。研究结果表明,中红6号是一个在山西中部适应性和光利用能力较强的小豆品种。  相似文献   
16.
小豆新品种晋小豆3号产量构成因子分析及高产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衡量小豆新品种晋小豆3号的主要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寻求高产为主攻目标,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效能,利用晋小豆3号区试和生产试验数据,对其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进行变异性、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粒质量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百粒质量和单株荚数,株高最小。大面积推广中实现晋小豆3号的高产途径为:以提高单株粒质量为主,适当增加单株荚数,保持株高和百粒质量的稳定适中,促进各因子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并绿15号是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以VC2768A为母本、冀绿9239为父本经人工杂交定向选育而成。2017-2018年参加山西省绿豆自主联合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1347 kg/hm2,较对照晋绿豆3号增产12.7%。2019年参加山西省绿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476kg/hm2,较对照晋绿豆7号增产17.1%。2020年经河北省科技成果评价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202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中熟、株高适中、直立抗倒、结荚位高较集中、成熟一致、不炸荚、适于机械一次性收获。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晋小豆5号品种的高产施肥策略,设置不同田间氮磷肥处理试验(0.00、500.00、1000.00kg/hm2磷肥,300.00、600.00kg/hm2氮磷复合肥,分别以CK、T1、T2、T3和T4表示),研究施肥对小豆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T1处理能获得较高的地下部生物量,并促进根系生长;T3处理可以提高百粒重、生物产量和作物产量。与其他处理相比,T3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光合电子传递速率最快,茎秆强度最高。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可作为小豆增产的适宜推荐施肥量。  相似文献   
19.
小豆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之一,需求量逐年增多.山西小豆主产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导致小豆播种、出苗困难,产量下降且品质不佳.因此,文章主要探讨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在小豆生产中的应用,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