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林业   176篇
农学   238篇
基础科学   136篇
  127篇
综合类   1174篇
农作物   172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637篇
园艺   269篇
植物保护   10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通过对淳安茶叶产业化现状的分析,明确了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了淳安茶叶产业化的三大独特的优势,提出了加快淳安茶叶产业化步伐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2.
未燃煤矸石用于路面基层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采煤区堆有大量废弃煤矸石的现状,进行了未燃煤矸石用于路面基层的技术研究。在分析了未燃煤矸石等主要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水泥和二友稳定未燃煤矸石作为路面基层这一新课题,确定出混合料的合理配合比,并对煤矸石混合料做了不同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其强度增长规律。  相似文献   
993.
EGF、TGFα、HB-EGF和AR均属EGF家族,与同一受体EGFR结合。本试验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EGF、TGFα、HB-EGF、AR和EGFR在月经周期猕猴输卵管内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GF、TGFα、HB-EGF、AR和EGFR主要在输卵管上皮细胞内表达.而在固有层、肌层及浆膜内的表达量较少。EGF、TGFα、HB-EGF、AR和EGFR在输卵管内的表达量随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而变化。EGF、TGFα、HB-EGF、AR和EGFR在增殖中期到分泌早期的输卵管内的表达量较高.在增殖早期及分泌晚期的表达量较低。EGF家族及其受体在猕猴榆卵管内的表达可能受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所调控。EGF可能在猕猴排卵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我区菜豆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炭疽病、病毒病、叶斑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蚜虫、红蜘蛛等。一、病害1.锈病锈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对菜豆危害较重。受害部位以叶为主,叶柄、茎蔓及荚果也可受害。发病初期受害部位有黄白色稍突起的小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铁锈色粉末,后期锈粉变为黑色。诱发锈病的主要因素是高温高湿。  相似文献   
995.
齿轮传动效率CAT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介绍了用计算机辅助测试(即CAT)技术测试齿轮传动效率的原理、方法以及硬件设计电路。它集机械、计算机技术为一体,实现了对转速、压力等物理量在线测试、数据实时处理以及曲线绘制。解决了长期以来采用手工测试误差大、精度低和效率低和人为因素干扰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6.
黄瓜疫病俗称死藤、死秧、软胯子、掐脖子,20世纪70年代初上升为黄瓜的主要病害,给生产造成损失.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南方的春黄瓜、北方的秋黄瓜受害较重.武汉郊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春黄瓜度病于5月盛发,温室、大棚黄瓜3月下旬即可受害.本病流行性强,年度间病情差异大.除黄瓜外,该病菌还为害冬瓜、瓠瓜、菜瓜、葫芦及冷食瓜中的西瓜、甜瓜与哈密瓜等.  相似文献   
997.
智能聪(ZNC)是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的提取物, 前期研究证明其具有促进植物生长, 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病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应用效果, 本研究将智能聪分别与壳寡糖和褐藻寡糖复配, 评价其对烟草生长和病毒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智能聪与壳寡糖或褐藻寡糖复配后的促生效果和对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 PVX)的抑制作用优于单剂, 其中促生效果最佳的为0.05 μg/mL智能聪与12 μg/mL褐藻寡糖复配, 处理后烟草株高?根长?侧根数?鲜重和干重分别比单施褐藻寡糖增加26.31%?20.41%?23.20%?23.60%和31.03%; 对PVX病毒抑制作用最好的是0.05 μg/mL智能聪与30 μg/mL壳寡糖复配, 对PVX抑制率为71.26%?研究结果可为防治烟草花叶病的药剂复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为评估早期饲喂代乳粉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对戴寒杂交一代羔羊生产性能及肉品质进行了研究。试验组(early weaned, EW)于7日龄断奶后饲喂代乳粉,对照组(ewe reared, ER)人工饲喂母乳,均自由采食开食料和羊草,于90日龄进行屠宰试验并测定其肉品质。结果显示:除50日龄外,两组的体重、体高等各项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7~50日龄时EW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ER组(P<0.05);51~90日龄时EW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ER组(P<0.05)。90日龄时屠宰指标显示,两组在屠宰后体重、胴体重等指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肉品质分析显示,水分、粗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营养性质,pH1 h值、肉色、失水率、蒸煮损失等食用品质及硬度、弹性、黏聚性、胶着度和咀嚼性等加工品质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饱和脂肪酸中,EW组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ER组(P<0.05);饱和脂肪酸中,肉豆蔻酸显著低于ER组(P<0.05),而硬脂酸、棕榈酸及其他脂肪酸含量在两组中...  相似文献   
999.
覆盖混埋耕作主要通过联合整地机对秸秆进行切碎并均匀混入土壤,对降低风蚀水蚀、提高耕层土壤蓄水能力及构建优质种床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覆混耕作中玉米秸秆对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的影响,该研究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根据Box-Behnken试验原理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以覆混耕作中秸秆混埋深度、秸秆混埋量、秸秆长度为影响因素,以渗水量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通过建立响应面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的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对渗水量影响主次顺序为秸秆混埋深度、秸秆长度、秸秆混埋量;当秸秆混埋深度为20 cm、秸秆混埋量为80%、秸秆长度为9 cm时,渗水量达到最优值0.249 L。利用优化后的参数进行试验验证,土壤渗水量为0.247 L。研究结果可为覆混耕作中联合整地机的作业参数调整提供参考和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明除草剂不同施用方式对杂草的防效及其夏播红小豆生长的影响,为筛选出安全、高效的除草剂应用于鲁西北地区夏播红小豆田间杂草的绿色防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3种土壤封闭剂(90%乙草胺乳油、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及330g/L二甲戊灵乳油)和3种茎叶处理剂(13%烯草酮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和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不同施用方式对杂草防除效果及夏播红小豆生长的影响。【结果】土壤处理40d(茎叶处理15d)时,90%乙草胺乳油(1 350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3%烯草酮乳油(117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1),330g/L二甲戊灵乳油(990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3%烯草酮乳油(117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2),90%乙草胺乳油(1 350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0%精喹禾灵乳油(60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5)和330g/L二甲戊灵乳油(990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0%精喹禾灵乳油(60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6)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药效较好,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为85%~90%;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152g/hm~2)苗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3%烯草酮乳油(117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3)和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152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0%精喹禾灵乳油(60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7)有一定药效,防效为80%~85%。茎叶处理30d时,T_1、T_2、T_5及T_6对杂草的药效好,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T_3和T_7药效较好,防效为85%~90%,植株安全性为T_6T_2T_5T_1;夏播红小豆产量为T_6T_2T_1T_5。【结论】生产上应用药剂防治夏播红小豆田间杂草,T_6和T_2是较优选择,即采用土壤+茎叶组合处理的方式,土壤处理选用330g/L二甲戊灵乳油990g/hm~2进行苗前喷雾,茎叶处理优先选择10%精喹禾灵乳油60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喷雾,其次考虑13%烯草酮乳油117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