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8篇
  23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TC─脱氢酶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以硫化钠作还原剂,以甲苯为提取溶剂,解决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污泥脱氢酶活性中标准曲线制作繁琐和稳定性差的困难,并为该法的运用选择了良好的提取溶剂。本文也对测定中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进行试验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42.
一个厌氧甲烷氧化菌菌株的分离、纯化和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次报道浙江象山市郊青紫泥水稻田土壤中一个能厌氧氧化甲烷的细菌菌株AMOB3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生理生化特性.该菌株革蓝氏染色阴性,细胞极小,仅(0.3~0.5) μm×(0.7~0.8) μm,在厌氧滚管琼脂上可形成细小透明直径约为0.2 mm的菌落.能较好地利用甲烷和甲醇,但仅微弱利用甲酸.电镜显微表明细胞具有周生于胞质的与好氧性甲烷氧化菌相同的囊膜结构.试管培养时该菌株的甲烷氧化活性为2.4 nmol/mL.Cu2+、Mo6+、Mn4+等离子可提高该菌株氧化甲烷的能力,但Cr3+具有抑制作用.经将菌株AMOB3的特性与现有报道的好氧性甲烷氧化菌比较,认为这是一个不同于现有甲烷氧化菌的新种.  相似文献   
43.
硫酸盐对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厌氧活性污泥为接种源,以葡萄糖模拟合成废水为基质、硫酸钠为硫酸根源,研究了硫酸盐还原作用对产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批量试验中第一次添加基质后,不同硫酸盐浓度下,产甲烷量下降不明显,硫酸盐仅被还原一部分;第二次添加基质后,甲烷形成量显著降低,且硫酸盐浓度愈大,下降幅度也愈大。在多次添加基质过程中,硫酸盐抑制作用逐渐减小,但并不完全消除。在连续运行试验中,加入硫酸盐后,反应器运行即受到很大冲击,即使恢复到稳态运行后,COD去除率、甲烷形成量均达不到未加硫酸盐时的水平。用FeSO_4代替Na_2SO_4消除硫酸盐还原产物游离性S ̄(2-)后,COD去除率和产甲烷量有所上升。在未加硫酸盐时反应器底部有相当高浓度的丙酸,而加入硫酸盐后丙酸和丁酸浓度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4.
设施栽培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塑料温室及露地栽培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壤氧化亚氮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土壤氧化亚氮释放通量比露地蔬菜栽培土壤高1.41倍;施有机肥(酵素菌肥)的土壤中氧化亚氮的释放通量高于施化肥的处理,且分别比对照高2.08和0.74倍;不同形态的氮肥对氧化亚氮释放影响各异,其中长效尿素对氧化亚氮释放的促进作用最微弱;38℃下氧化亚氮的释放量高于15℃时氧化亚氮的释放量;pH为7.3时,土壤释放氧化亚氮的能力最强;不同碳源实验证实,葡萄糖对氧化亚氮释放的促进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5.
城镇生活垃圾综合处置系统及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分析了单一处理方式,如填埋、焚烧和堆肥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镇生活垃圾"三位一体"综合处置的工艺路线;探讨了垃圾综合处置系统应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6.
以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抗铜、抗铅微生物比例作为评价指标,对位于浙江台州路桥峰江的废旧金属拆解地土壤进行了微生物状况评价,并分析了重金属化学指标与相应微生物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废旧金属拆解地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较对照土壤有明显下降,具体表现为随土壤重金属含量增加,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总数下降,抗性微生物比例增大,其中细菌对重金属的毒性最敏感,放线菌其次,真菌最不敏感。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指标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土壤pH及土壤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其中有效铜与土壤细菌数量成极显著正相关;有效铅与土壤真菌数量成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全铜含量与放线菌数量成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细菌数量成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中抗1mmol·L-1铅、2.5mmol·L-1铅及1mmol·L-1铜微生物成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铅含量与土壤真菌数量成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抗1mmol·L-1铅微生物比例成极显著负相关,但与土壤中抗1mmol·L-1及2.5mmol·L-1铜微生物比例成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7.
以少动鞘氨醇单胞茵(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ZX4菌株为对象,通过酶活检测和PAGE活性染色,研究了以菲为代表的多环芳烃对细胞内多酚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菲诱导后,ZX4菌株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和组成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当尼古丁降解茵HF-1菌株、HF-2菌株和烟焦油降解菌MR4菌株受相应污染物诱导后,它们的多酚氧化酶组成也发生明显变化.这些结果表明在降解多环芳烃的过程中多酚氧化酶存在蛋白质的诱导迁移过程,即多酚氧化酶在无多环芳烃的情况下存在于细胞内部,而经多环芳烃诱导后迁移至细胞膜外侧或细胞外.  相似文献   
48.
为了实现芦笋机械化采摘,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芦笋种植经济效益,设计了一种小型芦笋采摘机,重点对采摘机构和三轴运行机构进行了设计、计算和分析。通过计算,确定了X/Y/Z进给机构丝杠的选型,并对其受力和刚度进行校核;同时对采摘机械手的结构进行了设计,确定了采摘机械手的尺寸,液压缸的行进距离,并对其关键零部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强度均满足要求。按照实际工作状况,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三位建模,进行模拟组装后最终建立整机的三维模型。芦笋采摘机在劳动强度大的蔬菜采收环节能够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9.
针对丘陵地区蔬菜移栽费工费时,劳动强度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全自动移栽机,其栽植株距、速度等参数可调,能够满足不同蔬菜的移栽要求。对整机结构及设计原理进行了介绍,对苗盘输送机构、顶苗机构、接取苗机构、送苗分苗机构和栽植机构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并根据零速栽植原理对五连杆栽植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及adams仿真,得出栽植机构运动的最佳轨迹。田间试验表明:移栽机的栽植平均合格率为83.6%,栽植漏栽率为4.8%,伤苗率为0,倒伏率为5%,埋苗率为1%,露苗率为5.5%,栽植株距误差率仅为0.04%。工作过程中,移栽机能自动完成喂苗、分苗、栽植等过程,实现了蔬菜移栽自动化,较好地解决了丘陵地区蔬菜移栽的难题。  相似文献   
50.
杀虫剂啶虫脒对旱地土壤酶活性及呼吸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姚晓华  闵航  袁海平 《土壤学报》2005,42(6):1012-1016
通过对土壤呼吸强度和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新型杀虫剂啶虫脒对旱地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的施用对土壤呼吸强度和磷酸酶有显著抑制作用,且随施用浓度的增加而抑制作用增强。啶虫脒施用2周后能激活脱氢酶的活性,对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影响与施用浓度无明显的关系。在施用后前期,啶虫脒对蛋白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自第4周后显示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