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89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58篇
  81篇
综合类   754篇
农作物   119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265篇
园艺   128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番茄钵苗茎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番茄钵苗茎秆力学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可为番茄钵苗移栽机夹茎式自动取苗机构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为此,利用DF-9000型动静态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适栽期番茄钵苗茎秆进行拉伸、弯曲试验,利用TA.XT plus型质构仪对适栽期番茄钵苗茎秆进行了压缩性能试验,获得其在试验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加载速度下,平均抗拉断力大小随夹持茎秆位置的升高而减小;相同取样部位条件下,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大,所用的弯曲载荷力增大;相同加载速度下,番茄钵苗茎秆最大压缩力随取样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茎秆根部最大压缩力值最大;相同取样部位在一定压缩位移条件下,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大,压缩载荷随之增大。研究结果可为番茄钵苗夹茎式自动取苗机构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正>在养殖过程中,一些猪养殖场由于没有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没有实施无抗养殖,从而导致抗生素在动物体内大量蓄积,不仅影响到猪肉的品质,还会影响到猪肉的健康。而且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抗生素过多,必然会使得猪群体内的病原菌或环境中的病原菌产生严重的耐药性,导致抗生素的效果越来越差,对疫情控制不利。  相似文献   
53.
为筛选与小型黑羽鸡培育品系黑羽性状相关的SNP位点,获得黑羽性状的分子标记。选取成年小型黑羽鸡和洛岛红标准品种鸡公母各30只(公母配比为1∶1)进行正反交试验,对亲本MC1R基因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将个体的MC1R基因多态性与后代羽色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并对筛选出的相关遗传标记在大群中进行检测和进一步杂交验证。结果显示:正反交共得到476只F1代,其中正交F1代有黑羽236只,黄羽51只;反交F1代有黑羽123只,黄羽66只。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均只有后代纯黑羽的组合,而无后代纯黄羽的组合,表明该群体黑羽性状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黑、黄羽两种羽色的比例基本符合1∶1的分离比(黑羽∶黄羽=104∶98),表明黑羽性状受到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MC1R基因编码区发现共有3个突变(C67T、T211C、G277A),其中后两个为错义突变;CTG单倍型在小型黑羽鸡群体中出现频率最高(0.666),且其杂交后代羽色基本为纯黑羽表型;通过大群验证发现与前期结果一致,父本单倍型为纯合的CTG的后代均表现为黑羽表型。综上,小型黑羽鸡黑羽性状为常染色体显性性状,MC1R基因CDS区上的突变(CTG单...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64份黄皮种质资源的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糖组分及含量等指标,为选育优质黄皮品种(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蒽酮比色法和酸碱滴定法测定黄皮果实可溶性总糖和TA含量,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可溶性糖的组成及含量,结合果形指数、TSS含量等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筛选优质黄皮品系。【结果】64个黄皮品种(系)的单果质量介于3.82~13.17 g,果形指数0.94~1.57、平均值为1.1,TSS含量10.96%~24.55%、平均18.08%,可溶性总糖含量8.04%~16.96%、平均11.88%,TA含量0.11%~1.95%、平均1.01%,蔗糖含量18.65~74.85 mg/g、平均44.28 mg/g,葡萄糖含量.7~32.1 mg/g、平均20.00 mg/g,果糖含量11.15~46.85 mg/g、平均22.56 mg/g。鹰嘴黄皮(008)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达16.96%,塔下甜皮(086)果糖占比高达35.41%、糖酸比达102.14。【结论】黄皮为蔗糖积累型,通...  相似文献   
55.
粪卟啉原Ⅲ氧化酶(coproporphyrinogen-III oxidase,CPOX)是卟啉类化合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而卟啉是形成机体色素的重要化合物。采用RACE方法克隆获得文蛤粪卟啉原Ⅲ氧化酶基因(MmCPOX)的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1490 bp,其中开放阅读框1173 bp,编码39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2.04 ku,理论等电点为5.05;预测该酶含有跨膜结构域和Coprogen-oxidas结构域;从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来看,软体动物门的文蛤、加州海兔和太平洋牡蛎首先聚在一起,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qRT-PCR结果显示,MmCPOX基因在文蛤早期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表达,但在D形幼虫期以后表达量显著升高;在文蛤成贝的7个组织中,外套膜和血液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表明其与血卟啉合成和壳色卟啉形成相关;在不同壳色文蛤中,红壳文蛤、暗纹文蛤、细纹文蛤的外套膜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黑斑文蛤和白壳文蛤,表明其参与形成红色和褐色壳色。  相似文献   
56.
鲫和鳜主要过敏原小清蛋白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清蛋白(parvalbumin, PV)是鱼类的主要过敏原, 为分析淡水鱼PV的序列及结构特征,采用RT-PCR方法, 从鲫和鳜肌肉中分别克隆得到2种小清蛋白的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4种基因的序列长度均为330 bp, 编码109个氨基酸残基, 推导分子量在11.6 ku左右, 等电点为4.45~4.69。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克隆得到的这4种PV序列均含有丙氨酸-14、亮氨酸-16、半胱氨酸-19、苯丙氨酸-67、谷氨酰胺-69以及苏氨酸-79等β型PV特征性残基序列, 表明克隆的目的基因均为β型PV。鲫的2种PV序列相似性为80.73 %, 鳜的2种PV的序列相似性为83.49 %。对克隆得到的PV序列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显示, 这4种PV序列均含有3个螺旋-松弛-螺旋结构, 即EF-手型结构, 其中靠近C端功能域的两个手型结构为Ca2﹢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57.
大豆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的电子克隆及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验证的技术路线,以拟南芥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对大豆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经同源性比对和序列组装,获得全长为955bp的大豆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006810),经RT-PCR扩增,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与电子克隆完全一致.该cDNA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ORF,36bp-815bp),推测编码蛋白为259个氨基酸.通过与几种植物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蛋白序列的比较,发现该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结果表明根据物种问同源基因序列,对跨物种问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拼接,是新基因克隆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8.
马铃薯高产施肥措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试验采用 311改良饱和D设计方法 ,对青海省新育成的青薯 2号 (32 8)品种进行了氮、磷、钾三大要素的施肥水平研究。其结果表明 :三种化肥对产量影响的大小程度依次排序为N >K >P。经计算机模拟寻优 ,获得了施肥的高产数学模型和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 6 6 7m2 产量高于2 6 0 0kg的最优方案有 18套 ,最佳农艺措施是 :氮肥用量为 2 8 97~ 2 9 15kg ,钾肥用量为 16 5 4~17 11kg ,磷肥用量为 5 34~ 5 88kg。  相似文献   
59.
海参皂苷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中蕴涵着丰富的天然资源,海参作为一种食品和药材,具有很高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海参皂苷是海参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理药理活性,因此潜藏了极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海参皂苷性质的研究状况做一些简要的概述,为进一步研究海参皂苷提供较为详尽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0.
根据2018年5、8月莱州湾的生态调查资料,采用营养盐限制法则及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等方法,对莱州湾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34–-P)和硅酸盐(SiO23–-Si)的平面分布、结构及限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5、8月莱州湾的DIN浓度范围为1.64~106.36 μmol/L,平均值为24.18 μmol/L,5月明显高于8月;PO34–-P浓度范围为0~2.010 μmol/L,平均值为0.182 μmol/L,8月明显高于5月;SiO23–-Si浓度变化范围为0.97~78.93 μmol/L,平均值为18.30 μmol/L,8月明显高于5月。DIN、PO34–-P、N/P高值区主要位于莱州湾西部的小清河口和黄河口附近海域;SiO23–-Si、Si/N、Si/P高值区主要位于湾底部、龙口–莱州近岸海域。对营养盐结构的分析表明,莱州湾存在明显的磷限制和枯水期的硅限制,陆源输入是莱州湾营养盐的主要来源。营养盐结构限制平面分布表明,春季莱州-招远养殖区和夏季东营-潍坊养殖区易引发赤潮,夏季莱州–招远养殖区初级生产力受到一定限制,对养殖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