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利用总状毛霉进行生物转化,采用单因素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转化大豆异黄酮苷水解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响应面法对水解后游离苷元浓度、时间、温度、酶量、pH值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获得了最佳水解条件:水解时间3.59 h,pH6.1,酶量23 mL,水解温度46℃。经验证试验与预测值接近,说明该模型有很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分析了农业院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可迁移技能培养的背景及必要性,并提出了培养途径,主要包括:提高专业课程设置弹性,加强教学实践;完善考核模式,注重可迁移技能实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等。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甾体原料17α-OH黄体酮与盐酸羟胺反应,合成了17α-OH-孕甾-4-烯-3,20-二肟,并对其进行1H NMR和13C NMR检测,通过DEPT、HMBC、HSQC和1H-1H COSY等2D NMR技术将其1H NMR和13C NMR数据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和归属,指出其NMR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比较4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大豆异黄酮的吸附解吸性质,从中筛选出的AB-8型树脂为最佳的吸附解吸树脂,结果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吸附50mL的大豆异黄酮浓缩液,70%乙醇为解吸剂,解吸体积2BV时可以使富集与纯化后豆粕中大豆异黄酮洗脱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愈风宁心片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设计了色谱柱为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依次为24.8∶75∶0.2的流动相,流速为1.5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0.60~3.00μg检测范围之间,对照品溶液微克数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5840436.33X-1105306.40,r=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2%、101.23%,RSD分别为0.98%、1.04%。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生物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根据该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以及目前教育现状,改进当前的教学方式,探讨新的培养模式.该文分析了生物学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培养计划,制定课程学习体系,对生物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实施了一种新的以研究方向为主导的培养模式,可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生物学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大青叶不同生长时期靛玉红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洪生  曹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328-2329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时期的大青叶(Isatis tinctoria L.)中靛玉红含量差异,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大青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的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结果]不同生长时期的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差异很大。前期靛玉红快速积累,7月开始,靛玉红含量上升,到8月中旬达到最高值。随着叶部的生长发育,大青叶中靛玉红的含量在6~7月递增率为24.5%,而6~8月的递增率为113.2%。[结论]大青叶不同生长时期的靛玉红含量变化较大,生长后期积累十分迅速。这可为大青叶采收期的制定及品质评价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阮洪生  李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712-3713
[目的]开发一种板蓝根保健饮料。[方法]以板蓝根、乳糖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辅料配比,优选制备板蓝根泡腾片固体饮料的生产工艺。[结果]板蓝根泡腾片固体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板蓝根提取药粉25%,维生素C 4%,乳糖20%,柠檬酸28%,碳酸氢钠12%,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6%,聚乙烯吡咯烷酮3%,聚乙二醇6000 2%。[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稳定,符合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犊泻康颗粒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流动相:0.033mol/lKH2PO4-乙腈(70: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5nm。结果:在0.40-2.00μg检测范围之间,对照品微克数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3925247x-34180、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0.3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犊泻康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身痛逐瘀汤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分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身痛逐瘀汤选择性地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一氧化氮的分泌、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蛋白质表达以及巨噬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