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6篇
  24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是唯一分布在干旱地荒漠的珍稀动物,历史上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流域,现仅分布在沙雅、尉犁和且末地区。作者通过2005-2007年的实地调查,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以水源、隐蔽条件、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等为评价因子,采用生境评价模型,对塔里木马鹿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车尔臣河下游阿克塔孜牧场地区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塔里木马鹿的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22278.6hm2和64425.0 hm2,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13.01%和38.79%;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塔里木马鹿的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减少了3.77%和5.35%,而不适宜生境面积增加了7.96%。  相似文献   
72.
且末县农业水资源利用及其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根据且末县水文、水资源、农田水利工程等的资料分析了该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认为且末县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且末县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且末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应做好合理规划,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和加强法制管理的工作;通过对且末县水资源的开源和节流潜力的分析计算得出近期平水年或枯水年分别有3.34×108 m3或3.17×108 m3的水资源潜力可以挖掘;中远期平水年或枯水年分别有3.6×108 m3或3.43×108 m3的水资源可以挖掘.且末县今后农业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应该以开源和节流相结合,但以节流为主.  相似文献   
73.
为了深入了解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新疆鹅喉羚叶尔羌亚种(Gazella subgutturosa yarkandensis)种群的遗传现状,运用非损伤取样技术,从主要分布区中收集的58份粪便样本和15份肌肉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10个特异微卫星位点来评价该区域的鹅喉羚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经多次重复提取和重复PCR扩增后,发现58份粪便样本来源于49只不同的鹅喉羚个体。10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的个体识别率(DP)值为0.918,累积个体识别率(CDP)值为0.9992。总共检测到57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5.7±1.3375(5~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4.72±0.6903(3.68~5.76);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85±0.0296(0.5862~0.762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19±0.0583(0.661~0.819)。除了和静种群在0ar FCB304位点上和且末种群在BM1818位上偏离Hardy-Weinderg平衡之外都基本遵守此平衡。以上结果显示该分布区鹅喉羚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4.
吐鲁番地区水资源-经济-生态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吐鲁番地区为例,依据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了2001-2013年该地区的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表明: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吐鲁番地区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也向着优质耦合的方向发展;22001-2006年吐鲁番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但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较高,2006-2008年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能与经济较为协调,2009-2013,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水给水资源供应造成了一定压力:3从2001-2013年,该地区的水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一直处于上升态势,说明在该地区,水资源和经济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有很大空间的。但近年来,水资源形势比较严峻,建议应提高整体污水处理,提高用水效率,加大中水回用力度,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5.
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以及实证分析法,研究吐鲁番市城市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吐鲁番市在1962—2011年间,城市化水平总体上表现为增长趋势。目前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发展潜力大。在这期间产业结构从“一、二、三”转变为“二、三、一”,三大产业的比例从以前的8.8∶1.1∶5.7转变到2011年的13.1∶64.5∶22.4。城市化水平的变动与第一产业的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演变呈正相关。三次产业与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对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贡献率最高,对吐鲁番市经济发展的拉动力最大,第三产业其次,第一产业最小。虽然吐鲁番市产业结构向更加优化的方向转变,但吐鲁番市在以后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第三产业对城市化进展作用的不足会限制吐鲁番市的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76.
研究绿洲区域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驱动作用,对全球变化科学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精确空间化的1975年和2015年人口数据与土地利用与覆盖(land use and land cover,LULC)数据,运用网格单元法、线性相关、空间自相关、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兼从全局与局部定量分析克里雅绿洲40a的人口变化与LULC变化的时空动态关系,探讨人口空间变化对LULC变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1)40 a来,克里雅绿洲的扩张表现在:人口显著增加,坤长14.277 7万人并向县、乡、镇中心集聚,建设用地与耕地向南部扩张明显,林地增加但趋于破碎化,草地与水域锐减。2)人口的空间变化是克里雅LULC变化及绿洲扩张的直接驱动力,直接表现为建设用地与耕地向南扩张,间接表现为林地变化、草地变化、水域变化。人口的空间变化对绿洲扩张的内部驱动作用,与绿洲北部恶劣的自然环境、克里雅河自南向北的流向共同作用,导致绿洲向南部扩张。3)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能够反映更多的异质特征。在总体相关结果下,局部区域可能出现方向相反或大小不等的相关结果。研究可为当地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探讨了塔里木河下游农二师31、34和35团居民对人工输水工程效益的认知、态度以及对节约用水措施实施的支持率,总共300份问卷.结果表明:被调查者中有61.12%了解人工输水工程;88.18%支持该工程继续实施;75%认为人工输水后当地生态环境有了显著好转;84.79%认为节约农业用水是输水工程的重要部分,极力支持;75.68%对于目前的水灌溉系统表示满意.根据被调查者基本信息,使用SPSS软件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被调查者基本信息与支持人工输水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被调查者支持人工输水工程的意愿主要受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月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人工输水今后的优化及可持续性提供咨询与建议.  相似文献   
78.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外部性别鉴别特征缺失的塔里木兔进行性别鉴定.[方法]应用双重PCR法同时扩增SRY和APP基因进行性别鉴定.[结果]在验证PCR有效性的基础上,对未知性别的237例塔里木兔样本成功的鉴定出性别,其中121例为雄性,116例为雌性.[结论]实验所使用的引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只能鉴别兔类动物的性别,对一些不完整的或外部性别鉴别特征缺失的兔类样品提供了可行的性别鉴定途径.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分析时空差异,达到限制和改进现阶段的新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性和不平衡性的目的.[方法]基于1978~2009年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极值比法,利用SPSS软件分析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时空差异.[结果]新疆农民收入差异处在合理值范围内,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结论]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对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性和不平衡性进行了成因分析并提出了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80.
海岛棉枯萎病对产量性状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阐明海岛棉枯萎病病情指数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为选育抗枯萎病高产海岛棉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加性-显性模型,对7个海岛棉品种(系)及其F1代17个组合病情指数和4个产量性状的资料,利用估算条件方差分量和预测条件遗传效应值的统计方法,分析苗期和花铃期枯萎病病指对4个产量性状的遗传影响.[结果]苗期病指对铃重有极显著的加性贡献(CRA=5;);花铃期病指对单株铃数有显著的加性贡献(CRA=100;);苗期病指和花铃期病指对铃数、铃重和皮棉产量均有极显著的显性贡献(贡献率为36;~53;).病情指数对产量性状的加性效应贡献因亲本而不同;亲本V3 、V4 、V5单株铃数的加性效应达到了10;的显著水平,但两个时期病指对7个亲本单株铃数的加性贡献均为0.00,说明病指对单株铃数无显著影响;两期病指对亲本V2、V4 、V6 、V7的铃重具有正向极显著的加性贡献,对亲本V1、V3、V5的铃重具有负向极显著的加性贡献.两个时期的病指对多数组合的单株铃数、铃重、单株皮棉产量有正向极显著的显性贡献.[结论]海岛棉苗期和花铃期枯萎病病指对3个产量性状各遗传组分的贡献率大小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不同组合及其亲本两个时期的病指对产量性状不同遗传组分贡献的效应值因亲本和组合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