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6篇
  24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温度对新疆鬣蜥热能代谢及甲状腺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鬣蜥(Agamastoliczkana)为材料,当环境温度分别是低温(5±0.5℃)、室温(15±0.5℃)和高温(30±0.5℃)时,对基础代谢率和甲状腺素(T3,T4)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新疆鬣蜥基础代谢率和甲状腺素含量与环境温度正相关,处在低温、室温、高温时,基础代谢率分别为15.82±0.77(S.E)mLO2·kg-1h-1,26.65±2.28(S.E)mLO2·kg-1h-1,69.89±3.43(S.E)mLO2·kg-1h-1。血浆甲状腺素(T3)分别为0.12±0.01(S.E)ng/mL,0.21±0.07(S.E)ng/mL,0.28±0.13(S.E)ng/mL;(T4)分别为3.63±0.58(S.E)ng/mL,8.73±1.1(S.E)ng/mL,21.81±1.82(S.E)ng/mL。同时发现新疆鬣蜥基础代谢率和甲状腺素含量与其活动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82.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叶片性状特征及其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荒漠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特别是其叶片在长期缺水条件下的水分利用策略,以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建群树种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水分梯度(离河道距离)胡杨叶片总含水量(T_(WC))、干质量含水量(D_(WWC))、干物质质量分数(L_(DMC))、比叶面积(S_(LA))、叶片厚度(L_T)、叶面积(A_R)等叶片性状指标,分析其种内性状分化特征,各性状之间、性状与距河道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胡杨叶片性状值的变异范围为7.05%~39.00%,其中T_(WC)最少(7.05%)、A_R最大(39.00%),表现出较小的种内分化特征;S_(LA)与L_(DMC)和L_T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和显著负相关(P0.05),与T_(W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L_(DMC)与D_(WWC)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T_(WC)与L_(DMC)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D_(WW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S_(LA)、L_(DMC)、L_T、T_(WC)、D_(WWC)可以作为反映胡杨适应干旱胁迫的关键叶片性状指标,随着距河道距离的增加胡杨L_T增厚,L_(DMC)增加,A_R、T_(WC)、D_(WWC)均减少。这反映了荒漠植物为适应干旱水分胁迫而形成的保水对策。  相似文献   
83.
旨在探讨棉花产量及构成因素对关键生育期施氮量的响应,为棉花氮肥精准调控提供理论支撑。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别在棉花蕾期、盛花期、盛铃期按同时期农户常规施氮量(CNF)的75%、100%、125%、150%和200%设计5个施氮水平,共13个处理,研究氮肥调控对棉花三桃个数、单铃质量、单株有效铃数、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常规蕾期14.29 kg·hm-2和盛铃期35.63 kg·hm-2的施氮量较为合理,棉花单铃质量、单株有效铃数和产量较高。盛花期增施氮肥有利于棉花高产形成,农户常规盛花期施氮量的2倍(Nflower-200)处理与CNF相比,单铃质量、单株有效铃数和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6.49%、15.75%和11.24%。CNF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最大为21.28 kg·kg-1,Nflower-200处理经济效益最高为7 370.17元·hm-2。可见,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棉花关键生育期精细化氮肥调控,建议当地农户在棉花盛花期适当加大氮肥施用量,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4.
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生理变化可反映不同生境下植物适生策略。探究塔里木河下游不同生长阶段的胡杨叶功能性状差异及其与树形因子的关系,以期为荒漠河岸林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筛选的10个叶功能性状指标存在不同程度变异,变异系数介于10.7%~39.6%之间;其中叶干重变异系数最大,叶片厚度变异系数最小。幼树、中树、成树和老树叶功能性状间均存在相关性,即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叶组织密度、叶面积、叶鲜重、比叶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片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树形因子对叶功能性状变异的共同解释量为79.33%,其中,枝下高、树高和冠幅是叶功能性状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枝下高对叶功能性状的正效应最为明显。总之,树形因子对胡杨叶功能性状的影响显著,不同生长阶段的胡杨通过叶片多个功能性状的协调和权衡分配来适应荒漠恶劣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5.
野生天山马鹿哈密种群微卫星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野生天山马鹿哈密种群的微卫星多态性,本文选用5对微卫星标记引物,利用粪便DNA分析法、PCR和复合电泳银染技术,通过计算基因频率(JP)、有效等位基因数(M)、群体杂合度(1t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遗传距离,对冬季采集的201份天山马鹿粪便进行了研究,评价了其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提取I)NA的194份粪便分属140个体;种群平均等位基因4.200±0.83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3.2167±0.023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6332±0.0017;平均期望杂合度0.694±0.035;平均观察杂合度0.792±O.063。整个种群没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种群剧定系数Fis为一0.238。从此可见,野生天山马鹿哈密种群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6.
乳房炎是牛羊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一旦大规模的发生牛羊群乳房炎疾病,将会给养殖业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牛羊乳房疾病的发病频率,提高对不同乳房炎的治疗水平,我们必须积极的探索各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措施来加强对其的治疗,有效的提高治愈效率,降低发病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87.
生境评价对物种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鹅喉羚为研究对象,2013~2017年通过对新疆各地区开展多次野外考察,共收集了180个鹅喉羚出现点数据,作为其分布点数据,选取19个气候因子、3个地形因子、植被因子、人类干扰因子等4类24种因子作为环境变量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分析了鹅喉羚的生境适宜性分布特征和主要环境变量因子对鹅喉羚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平均AUC(area under the curve,受试工作者曲线下面积)值为0. 973; Jackknife检验结果显示:海拔、最冷月最低温度(BIO6)、最干季平均温度(BIO9)、年均温(BIO1)、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1)为对鹅喉羚生境分布影响最大的环境变量。鹅喉羚在新疆的适宜分布区主要是天山山脉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周边区域、天山山脉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周边区域、新疆东部的吐哈盆地周边地区、新疆最北部的阿勒泰山脉周边区域等。本研究不仅揭示了新疆鹅喉羚的实际分布状况,同时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新疆鹅喉羚及其栖息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以不同品种哈密瓜"西州密1号"‘XS1113’"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为试材,采用热风干燥方法,研究了品种、预处理、温度、时间、成熟度、包装方式等因素对哈密瓜热风干燥制干效果的影响,以期得到哈密瓜干燥加工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哈密瓜的机械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结合哈密瓜的加工特性,比较不同的哈密瓜品种,影响果实颜色变化的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成熟度、温度、护色液、品种、包装方式;影响果实含水率和瓜干货架期失重率变化的各因素依次为品种、成熟度、温度、护色液、包装方式;影响瓜干货架期颜色变化的各因素依次为温度、品种、成熟度、护色液、包装方式。"西州密1号"哈密瓜经热风干燥后,较好的保持了果实原本的色、形、香、味,是哈密瓜热风干燥较为合适的品种,适于在哈密瓜采后加工贮藏过程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89.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雪豹9岁,雌性,体质良好,1月26日发现兽舍内铺板上由两滩带血的尿液,浑浊呈红褐色,活动量稍有减少,精神不振,食欲尚可,鼻境湿润,排尿次数增加,排尿时有疼痛感,偶尔有后躯摇摆,做排尿动作,每次排出的尿量时多时少.  相似文献   
90.
城市化对贫困的消除、人口素质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改善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城市化发展滞后是南疆人口脱贫缓慢、人口素质较低、生态环境难以改善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在探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以多年实地调研资料为主,提出加强南疆生态城市建设和培育一批特色中心城市等城市化发展的新模式来解决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新思路及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