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26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86篇
  68篇
综合类   535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244篇
园艺   96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杂交晚粳稻常优1号为材料,研究氮钾肥用量对稻米品质性状及淀粉黏滞谱(RVA谱)特征的影响,为杂交粳稻品质调优及肥料合理施用提供参考.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N,0kg/hm2、90 kg/hm2、180 kg/hm2、270 kg/hm2、360 kg/hm2)和施钾量(K20,0 kg/hm2、45 kg/hm2、90 kg/hm2、135kg/hm2、180 kg/hm2)对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及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对常优1号的稻米加工、外观、营养、蒸煮食味品质及RVA谱的各项特征值均有极显著影响,钾肥用量对各项米质性状及RVA谱曲线峰值(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冷胶黏度)和回复值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氮钾交互效应对精米蛋白质含量、食味值和RVA谱的峰值黏度和回复值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稻米的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提高,而外观品质、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食昧值下降;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稻米食味值下降;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氮肥或钾肥总体上有使稻米淀粉黏滞性变劣的趋势.  相似文献   
52.
对我国荔枝产区杀菌剂在防治荔枝霜疫霉病和炭疽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归类总结,指出荔枝病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列出了防治这两种主要病害的新杀菌剂及使用方法,为果农正确用药、安全用药、提高防治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3.
氮肥施用方式对油菜生长季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氮肥深施(条施、穴施)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但其对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尚不明确.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了氮肥撒施、条施和穴施对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油菜生长季氧化亚氮排放、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改变了油菜生长期间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不施氮对照除在油菜移栽后第10 d N2O排放通量较大外,其余时间排放均较为微弱.氮肥撒施、氮肥条施和氮肥穴施均在油菜移栽后第10d和第117d出现N2O排放小高峰,排放最大高峰出现在移栽后第100 d.氮肥深施显著提高油菜生长季N2O总排放量、氮肥利用率和产量.与氮肥撒施相比,氮肥条施和氮肥穴施分别增加N2O总排放量37.2%和19.3%,提高氮肥利用率72.3%和59.3%,增产28.8%和25.8%,而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与氮肥撒施无显著差异;氮肥条施的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显著低于氮肥穴施.研究表明,在获得相同产量的前提下氮肥撒施并无减排N2O的优势,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油菜生长过程中在氮肥深施时采用条施有利于N2O减排.  相似文献   
54.
采用模拟除草剂水体残留的方法研究了稻田3种常用除草剂二甲四氯钠、苄嘧磺隆、丁草胺水体残留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水体中不同浓度的3种除草剂对水葫芦生长均有影响,其中3.36 mg/L二甲四氯钠处理的水葫芦植株的药害症状最为明显,0.10 mg/L苄嘧磺隆处理的次之,4.25 mg/L丁草胺处理的最小。3种除草剂不同浓度处理下水葫芦干物质产量、分株数均随除草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55.
使用一种新的屈曲路径跟踪策略,对拱在平面内的弹塑性极值点屈曲和二次分岔屈曲全过程进行跟踪分析,得到全跨均布荷载作用下材料、截面相同而矢跨比不同的拱的弹塑性极值点屈曲荷载和二次分岔屈曲荷载,以及半跨均布荷载作用下其极值点屈曲荷载.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弹塑性拱结构,在全跨均布荷载作用下,二次分岔屈曲总是最危险的屈曲形式,其发生必定先于极值点屈曲.对于材料、截面相同,矢跨比0.1~0.5的拱,半跨均布荷载作用下矢跨比0.23的拱极值点屈曲极限承载力最大;全跨均布荷载作用下,矢跨比0.1的拱极值点屈曲和二次分岔屈曲极限承载力均大于其他拱.将得到的全跨和半跨均布荷载作用下不同长细比、不同矢跨比拱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归纳总结,得到极限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可以直接查用,便于工程设计中使用.  相似文献   
56.
田间条件下,采用远红外增温设施,在水稻抽穗期对6个品种进行高温(40℃)处理,以探讨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极端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结果显示:水稻抽穗期高温会显著降低水稻结实率,高温处理下6个水稻品种的结实率平均比常温对照下降25个百分点以上,但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高温也显著(P<0.05)降低稻米的整精米率,提高稻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但对糙米率影响不显著。尽管各品种对高温的响应表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但是高温对所有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均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培育耐热品种是解决热害的技术途径之一,但近期内,关键在于进行种植制度调整与栽培技术创新,以提高植株生态避热和生理抗热能力。  相似文献   
57.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极力推荐的养殖品种,20世纪50年代被移植于中国,历经试验养殖阶段(1957 ~1980年)、规模养殖阶段(1981 ~1990年)和全面养殖阶段(1991年至今),如今已发展成规模性养殖产业.罗非鱼淡水养殖区域几乎遍及全国,主要产区为广东、海南和广西.进入21世纪,海外对罗非鱼的需求非常旺盛,为中国罗非鱼产业创造了必要的市场条件,加之国内内陆省份的广域性需求,罗非鱼养殖产业已成为很有“钱”途的养殖业,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58.
为了研究川续断种子的萌发特性,为川续断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川续断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的光照、温度、pH值、赤霉素、覆土厚度、贮藏时间、贮藏温度等条件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川续断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是20~25℃,发芽率可达76.50%;(2)在适宜的温度下,全光照比无光照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高;(3)对pH值的适宜范围较宽,在pH值为2~10范围内均可萌发;(4)300mg/L的赤霉素对川续断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作用,其发芽率和发芽势都达到最高,分别为70.45%和35.83%;(5)川续断种子最适覆土厚度为1.0cm;(6)川续断种子不适宜长期贮藏,最适的贮藏温度为0℃。  相似文献   
59.
苜蓿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适口性好、产量高,是优质的动物饲料。为了使苜蓿能够被更高效地加工利用,总结了前人在苜蓿收获与贮藏等生产环节中的经验,综述了苜蓿从刈割、翻晒、打捆到贮藏等流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60.
试验以"临川虎奶菇-0121"为供试菌株,对虎奶菇"冷菌热菇"种植模式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低温季节发菌,可利用虎奶菇自身的呼吸作用产热提升温度,能促使菌丝体生长加快,提前完成发菌。采用带盖套环封口技术,在阻隔杂菌的同时,空气流通好,也更有利于虎奶菇菌丝体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