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推进农业标准化,必须关注农户、涉农企业和农业部门干部等不同涉农群体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和意愿。国内目前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尚未有报道。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该市农民、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农业部门干部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和意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62.
苏南地区后季稻旱育抛栽技术的研究陆建飞,卞新民,章熙谷,陈渭民,方钊海(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225009)(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丹阳市延陵镇政府)近几年研究表明:与现行的麦(油)稻种植方式相比,玉米—后季稻多熟制在苏南地区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  相似文献   
63.
利用遥感红边参数估算夏玉米农学参数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夏玉米农学参数、红边参数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可利用红边位置(REP)来反演叶片绿度值(SPAD),利用归一化的吸收深度(ND672)、吸收特征面积(Area672)和红边宽度(Lwidth)来分别反演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以及叶绿素a/b含量;利用一阶微分光谱最大值(FD_Max)和Area672来反演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从而,构建了以红边参数为自变量的农学参数的反演模型,为生产上利用遥感技术大区域,无破坏、实时快速地监测夏玉米的生长状况以及进行营养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4.
试验在江苏农学院农场进行。供试品种为岱15,设砂、粘土不同容重盆栽。结果指出,不同土壤容重均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而朝着容重1.3g/cm3附近自调,不同土壤和棉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变化与土壤自调方向一致。容重1.1g/cm3处理土壤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棉株全氮、磷和钾含量,以及主要生育阶段棉株累积吸肥量都顺着容重变大的自调方向渐降,开花前与开花后棉株吸肥比例较大,为3.5∶6.5,长势前旺后衰;而容重1.4g/cm3和1.5g/cm3处理养分供、吸量均沿着容重变小的自调方向渐升,前后期吸肥比例较小,为2∶8,弱苗迟发,花后长势虽有所转强,但仍处于弱势地位;容重1.2g/cm3和1.3g/cm3处理供、吸肥量一直稳中有升,且后期更显优势。前后期吸肥比为3∶7,形成了棉花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和后期多结铃的理想长势。因此,土壤紧实度适宜,有利于棉花吸肥与土壤供肥进程同步。  相似文献   
65.
江苏省是我国水稻产业化经营最活跃和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通过对江苏省稻米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的调研,总结出当前江苏省稻米产业化经营中的4类主要组织模式,即:“企业+农户”、“企业+X(第三方)+农户”、“专业市场+农户”和“企业与基地一体化”,比较分析了各种模式的运行机制和应用条件,提出“企业+合作社(或协会)+农户”模式是值得大力推广的稻米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66.
能源植物蓖麻栽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蓖麻作为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决定了其特殊的用途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分析蓖麻栽培技术现状的基础上,从蓖麻的经济价值和能源需求方面阐述了蓖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迫切性,提出了目前蓖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方向,及进一步研究其生育特性以实现良种良法和盐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7.
从耕地变化的角度,分析江苏省粮食生产地域分化过程:1990~-2009年,在总量相对平衡下,江苏省粮食生产格局从地区平衡自给转向粮食余缺不均高度分化状态。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用途变更,直接导致苏南地区粮食生产急速衰退;耕地集约化利用度的不断提高,强化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全省粮食生产基地的地位。对于江苏粮食生产区域分化的调控,提出要维持苏南主销区基本粮食生产、强化苏中和苏北部粮食主产区的生产优势,通过虚拟耕地贸易方案协调好产销区粮食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68.
太湖地区种植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当前种植结构调整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分析了太湖地区种植制度的演变过程,即从一年一熟水稻向麦稻两熟演变,麦稻两熟制向麦稻及经济作物多熟制发展,双季稻的发展和稻田种植多样性的形成,归纳出若干对当前种植结构调整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69.
基于吉林大米品牌创建的案例,研究了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各阶段政府角色和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品牌萌芽阶段,政府重点为品牌建设提供规划和配套政策支持;在品牌形成阶段,政府重点为推动企业良性发展而加强对产业的支持与引导;在品牌发展阶段,政府重点加强品牌的监管与整合。研究结果对优化政府行为、促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70.
以我国发达地区江苏省为研究案例地,构建县域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DEA模型来测度2000—2015年江苏县域耕地资源利用效率水平;结合ESDA分析模型,从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视角上分析江苏县域耕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格局。结果表明:(1)2000年以来江苏县域耕地利用效率呈现提升态势,且技术效率变动是主导驱动。(2)全局上江苏县域耕地利用效率呈现出正的空间相关性特征,表现高(低)-高(低)空间集聚模式;局部上效率H-H形成"苏州-无锡"核心区县(市)空间集聚,L-L区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县(市)。(3)人均GDP、有效灌溉面积、财政支农及受灾面积等是影响江苏县域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化的主要因素。(4)从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科技投入及强化耕地整治等方面提出江苏县域耕地利用效率优化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