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30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32篇
  38篇
综合类   269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民生问题,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在如今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的环境下,如何节能减排,减少汽车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就宜宾市在当前环境下发展天然气汽车的必要性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42.
研究以国内外已建成的雨水花园为案例,以雨水花园空间组织、植物配置和水体形态3大设计要素为内容,采用问卷收集雨水花园审美评分数据和设计要素选择数据,并使用SPSS软件分析调查数据,研究分别在居住区、商业区和公共绿地场地中,风景园林相关专业人士和非风景园林专业人士对雨水花园审美和设计要素偏好及差异性。结果表明,2组人士对以上3种场地雨水花园审美偏好及设计要素选择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差异性。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以上3种场地雨水花园设计建议,为雨水花园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为了探究内生木霉菌株P3.9对枇杷根际土著真菌是否有不良影响,采用稀释分离法与平板计数法,跟踪测试了此菌株1个季度内对枇杷根际土著真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内生木霉菌株P3.9后枇杷根际土壤土著真菌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接种后5~60 d,除35~40 d间土著真菌数量变化不明显外,其余时间以10 d为周期呈循环增减变化,接种后60~90 d以30 d为周期呈增减变化;而对照组在5~50 d时土著真菌数量以15 d为周期呈循环减增变化,50~70 d时以20 d为周期呈增减变化,70~75 d数量变化不大,75~85 d以10 d为周期呈增减变化,85~90 d数量呈增加态势;对照组土著真菌数量波动幅度比处理组大,真菌数量不稳定;处理组真菌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内生木霉菌株P3.9对土著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4.
当前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增加以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风景园林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但风景园林在我国气候变化应对中的话语权仍显不足。为提升风景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学科地位,厘清风景园林在气候变化应对领域的责任和担当,探索风景园林气候设计的创新路径,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气候变化应对相关文献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从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考察了风景园林能够做出重要贡献的领域。结果显示,风景园林应该面向气候变化适应、灾害治理、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需求,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一方面通过气候积极性设计在城乡人居环境中固碳增汇、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通过景观规划设计适应气候变化,降低灾害风险,增强城乡韧性。风景园林气候设计的创新路径包括:标准化定向、空间化定量转向、生态完整性取向、多尺度面向以及教学改革创新。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风景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大有可为,气候设计的创新探索可推动风景园林学科范式转型和创新发展,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5.
番茄秸秆堆肥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堆肥产物和3种配比浓度进行完全随机试验,通过对番茄植株的生长与生理指标、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对比分析,探讨番茄秸秆循环利用的可行性与番茄秸秆堆肥产物应用配比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2(纯番茄秸秆堆肥/园土=10%)的番茄植株株高、茎粗、叶片数分别较对照(100%园土)显著增高66. 07%、11. 20%和36. 80%,并可显著增产,同时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番茄秸秆废弃物经合理方式处理后可以进行循环利用,且纯番茄秸秆与园土以10%的混配比例种植番茄时可以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产量,有效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究荧光假单胞菌与红绒盖牛肝菌共接种条件下NL-895杨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从微生态水平揭示溶磷细菌与外生菌根真菌互作对NL-895杨的促生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考察荧光假单胞菌JW-JS1与红绒盖牛肝菌(Xc)共接种后NL-895杨根际土壤酶(酸性磷酸酶、脱氢酶和转化酶)的活性变化,并通过BIOLOG微孔板法分析共接种对NL-895杨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从整体趋势来看,不同接种处理后NL-895杨根际土壤酶活性均有所增强,土壤酸性磷酸酶、脱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均大于对照,其中,共接种JW-JS1+Xc处理对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的促进最为明显;接种150天后,不同接种处理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均高于CK(培养24~48 h除外),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培养96 h后,共接种JW-JS1+Xc处理土壤微生物McIntosh优势度指数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单接种Xc或JW-JS1和CK(P<0.05),而Shannon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显著低于单接种Xc或JW-JS1和CK(P<0.05);不同接种处理NL-895杨根际土壤微生物对BIOLOG微孔板中6大类碳源的利用能力差异显著(P<0.05)。【结论】荧光假单胞菌JW-JS1与外生菌根真菌Xc共接种对NL-895杨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其土壤肥力的改善,进而促进NL-895杨的生长。与单接种相比,溶磷细菌与外生菌根真菌共接种可更有效地提高杨树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7.
贵阳花溪古茶树遗传进化的SN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采用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对贵阳花溪古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遗传进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古茶树样品的重测序数据,获得了1 656 258个SLAF标签,古茶树样品平均测序深度为24.21x,其中多态性的SLAF标签有462 897个,共得到283 376个高一致性的群体SNP标记.从基于SNP标记获得的进化树可以看出,来自相近地方的古茶树在进化树上基本上处于相近位置,但是花溪古茶树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主成分分析(PCA)获得了与进化树一致的结果.群体结构分析可清晰地把古茶树资源分为乔木型和灌木型2个类群.乔木型古茶树位于进化树下部,而灌木型古茶树处于进化树上部,表明茶树是由乔木型向灌木型进化的.  相似文献   
48.
刘建英  陈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9):128-131
研究了红色文化纪念林的内涵,并提出从平面布局构思、场所空间营造、文化情感表达3个方面研究纪念性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茅山东进林为例,以红色文化时空序列进行平面布局构思,将红色文化的情感表达融入景观场所空间营造,重点打造星火广场、梦回沙场平台、东进广场、廉政铁军平台、五星平台5个红色文化序列核心节点。希望该研究能对红色革命根据地山林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9.
主要总结了生产中月季常见的病害白粉病、黑斑病、霜霉病、锈病以及虫害蚜虫、红蜘蛛、金龟子等的发病症状及形态特征,并提出了防治方法和有效措施,为月季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月季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0.
刘建英  陈丹 《现代园艺》2014,(22):130-132
虽然当前观光农业发展势头较好,但对其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作者研究了观光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如存在的问题、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等。并通过理论指导实践,进行天福生态农业园的规划设计。尝试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观光农业的景观规划设计做一个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