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30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32篇
  38篇
综合类   267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强致病力菌的抗病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8个玉米品种进行田间强致病力菌株接种,鉴定了其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小斑病的抗病性存在差异,28个玉米品种中大多数玉米品种属于抗或者高抗水平;只有冀玉12号、鲁单9056、郑单958和先玉335属于中抗品种,而这些品种推广面积较大,是玉米主产区的主流品种,建议严密监测小斑病菌的致病性,尽快筛选对强致病力菌株抗性好的高产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92.
对冀南地区推广的36个玉米品种进行了田间自然发生条件下的病虫害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的病虫害发生程度存在差异,大多数玉米品种对玉米蚜虫缺乏抗性,对传统病害如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弯孢叶斑病等发病较轻,但近几年新出现的病害如玉米褐斑病、玉米锈病等发病普遍或较重。另外还分析了影响玉米锈病和玉米蚜虫发生的因素,认为发生程度除受品种抗性等因素影响外,主要取决于8月下旬~9月中下旬的温度、湿度和降雨量。  相似文献   
93.
根据多年对科研仪器管理的经验,对科研单位仪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仪器管理的模式进行了探索,旨为今后仪器仪器体质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
陈丹 《吉林蔬菜》2010,(3):58-59
<正>辽中县位于沈阳市西南部,辽宁省中部,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25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超过20万(亩)。随着我县蔬菜生产的发  相似文献   
95.
低温对不同虫态烟草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低温处理方法,对不同虫态烟草甲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各虫态烟草甲耐低温的顺序从高到低依次是:幼虫、成虫、卵。-20℃处理,各虫态烟草甲死亡率都为100%;-10℃低温条件下,处理1h以上,烟草甲卵和成虫全部死亡,处理72h以上,烟草甲幼虫全部死亡;5℃处理72h以上,烟草甲卵不再孵化,5℃处理20d不能使烟草甲幼虫和成虫完全致死,但影响幼虫化蛹和成虫产卵。各温度处理中烟草甲幼虫最终羽化率为0,成虫单雌产卵量为0。0℃,5℃卵最高孵化率均为41.67%。对照中幼虫最终羽化率为77%、卵最终孵化率为52%。  相似文献   
96.
两种生物农药对温室大棚秋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危害,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生物农药香菇多糖+赤·吲乙·芸苔和宁南霉素+赤·吲乙·芸苔防治番茄病毒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秋季番茄病毒病发生较重情况下,每1hm2用0.5%香菇多糖AS 3 000mL+赤·吲乙·芸苔WP 600g、8%宁南霉素AS 900mL+赤·吲乙·芸苔WP 600g,7d施药1次,连续施用4次,药后10d、17d、26d和35d的防治效果均在88%、87%、78%和67%以上,且2种药剂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盐酸吗啉胍(对照药剂)+赤·吲乙·芸苔。  相似文献   
97.
为了解烟粉虱的寄生蜂海氏桨角蚜小蜂的特征、发生规律,观察了其新疆种群的形态特征,于2012年在田间比较了该寄生蜂在棉花、甜瓜、茄子和辣椒上与烟粉虱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在辣椒上海氏桨角蚜小蜂成虫发生期最早,7月5日始见成虫;在4种作物上海氏桨角蚜小蜂和烟粉虱成虫分别在茄子和甜瓜上的发生数量最多,单叶虫口数量最高分别为16.12和66.47头;除辣椒外,在其它作物上成蜂的发生期比烟粉虱成虫约晚20 d,而被寄生的烟粉虱若虫与未被寄生的若虫时空动态较吻合;烟粉虱和海氏桨角蚜小蜂在植株上的成虫数量均表现出明显的上部中部下部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与烟粉虱比较,海氏桨角蚜小蜂新疆种群的时空动态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跟随效应,且其可能对寄主植物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8.
不同pH降雨淋溶对原状水稻土土壤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原状土柱定时定量淋溶的方法,用pH为2.5,4.5和6.5的模拟降雨淋溶了太湖地区典型的水稻土-黄泥土.淋溶量为5 L/柱,研究原状土柱土壤淋溶后酸碱性变化及盐基离子的淋洗规律.结果显示,不同pH降雨淋溶后,土壤仍处在初级缓冲体系,即阳离子缓冲体系,但大量的盐基离子被淋溶出土体,淋出液的pH都在7.4以上,各淋溶处理淋出量最大的是Ca2+,淋出率最高的则为Mg2+,Na+和K+淋出量明显小于前两者,K+淋出量则最小,各处理间的各盐基离子的淋出量随淋溶液pH的降低而上升.淋溶后的土柱土壤pH和酸碱缓冲容量都出现下降,与淋溶前土壤相比,PH 2.5的处理0-10 cm土层和10-20 cm土层,土壤pH下降0.65,0.30个单位;PH 4.5的模拟降水处理降幅分别为0.42,0.04个单位;PH 6.5的模拟降水降幅为0.08,0.15个单位,各处理20-40 cm土层的pH则受模拟降雨的影响较小;同时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了初级缓冲体系下各处理土壤的酸碱缓冲容量,结果显示0-10 cm土层,土壤酸碱缓冲容量降幅最大,和试验前处理土壤对应的土层相比,pH2.5,4.5,6.5的降雨处理降幅分别为31.83%,19.58%,15.59%,各pH 2.5,4.5,6.5的降雨处理10-20 cm土层降幅分别为23.93%,14.73%,7.17%.而各降雨处理20-40 cm土层降幅都小于5%.研究表明,虽然模拟半年度不同pH降雨淋溶处理下,大量盐基离子从土体表层被置换淋洗,导致表层土壤pH的降低,相比之下,不同pH的模拟降雨对土壤的酸化作用随pH的降低而上升.虽然淋溶后各处理土壤仍处在初级缓冲体系,但其表层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下降必将加速土壤的进一步酸化.  相似文献   
99.
针对芦笋田害虫十四点负泥虫,进行了6种杀虫剂(25%高氯·辛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辛硫磷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5%功夫菊酯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不同施药量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7 d,25%高氯·辛乳油300 mL/hm2、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25 mL/hm2、2.5%溴氰菊酯乳油225 mL/hm2和2.5%功夫菊酯乳油150 mL/hm2防治效果较理想,防效均>93.2%,并且速效性好、持效期长、成本低,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喷施不同浓度尿素,结合不同施用次数对芦笋进行疏花疏果处理。结果表明:在芦笋开花期叶面喷洒尿素均能降低坐果率,其中以3% 尿素连喷3 次的效果最好,坐果率只有8%,且无肥害发生。3种浓度尿素在3 个处理时期对芦笋均有一定的疏花疏果效果,还可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