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指出了南方红豆杉生长缓慢,种子繁殖系数低,对其无性繁殖的研究比较多,分析了其生物学特性,就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为六堡茶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以六堡茶群体种扦插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0mg/L、50mg/L、100mg/L、150mg/L)NaCl胁迫对六堡茶生理指标的影响,探明六堡茶对NaCl胁迫的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六堡茶的MDA含量逐渐增加,POD、CAT、SOD 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叶绿素含量与MDA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POD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AT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水平与标准越来越高,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园林景观也根据大众口味的改变而不断优化,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造景不但具有供人欣赏与把玩的审美价值,还有绿化、降噪、环保等功能,在为居民创造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发挥着巨大功效。园林景观植物造景需根据当地环境与居民喜好进行科学的设计,本文针对我国的植物造景设计展开深入研究,并探讨其问题和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不同剂量的气态甲醛对小鼠采用静式吸入染毒,利用小鼠的遗传损伤检测竹炭板对甲醛的吸附作用。结果发现:甲醛能引起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升高,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微核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甲醛经竹炭板吸附后,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随着吸附时间的增长,微核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人参根、茎叶及其根际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迁移能力。【方法】对来自吉林省3个产区的15份人参样本中元素Al、V、Cr、Cd、Pb、Mn、Co、Ni、Cu、Zn、Ba等进行分析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根际土壤元素Cd、Pb、Cr、Cu、Ni、Zn等进行污染评价,分析人参不同部位对其根际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及各元素间的相关性。【结果】人参根、茎叶及根际土壤中Al元素含量最高,根、茎叶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12.07%~58.43%,10.02%~87.96%。根际土壤中有13份样品属于安全、清洁水平,2份属于警戒级、尚清洁水平,其中Cd元素是主要污染物。茎叶和根对各元素的富集趋势相似,BCF平均值相差较大,但均表现为对Cu、Zn、Ba、Cd的富集能力较强。【结论】人参种植要采取手段监测与管控单因子污染指数值最大的Cd元素含量,避免土壤镉污染。人参根、茎叶与土壤元素含量的相关性比较复杂,土壤中部分元素在植物吸收、转运过程中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是定量分析该区域污染物排放与水环境质量改善之间关系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文从面源污染负荷模型、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3个方面分析了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从而为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服务的进一步加强,平台数据与其他相关数据源的集成共享,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元数据和两级本体相结合的语义元数据集成解决方案:首先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全局本体;然后抽取各分布数据库的元数据,按照统一标准集成到一个元数据库中,同时,依据不同数据源建立各局部本体;最后建立全局本体和元数据库的映射、局部本体和各数据源的映射,形成语义元数据。构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集成框架,并进行了集成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语义元数据方案能解决数据的语义描述和语义异构问题,可最终实现系统的集成;局部本体使得查询更具智能性,可提高查全、查准率,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在“十二五”期间转为全面运行服务阶段,建立有效的平台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对服务效果定量评价,便于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平台实现服务职能情况,确定资金的分配,保证平台更好地运转,提高平台服务效果。【方法】从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实际出发,在分析影响平台服务效果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按照评价指标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原则,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多维多指标的平台服务绩效评价体系。首先参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绩效考核指标,对评价指标重新分类、整合,按照影响平台服务效果的因素将评价指标分为不同维度,每一维度下又分成不同级别的评价指标。然后对经典的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采取专家打分、归一化处理等步骤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并将各级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相乘,得到评价指标的实际权重。最后对各级评价指标加权计算,得到平台服务效果整体评价值和某一维度下的评价值。【结果】使用该方法对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十二五”期间的运行服务数据定量分析,试验结果如下:(1)平台“十二五”期间整体运行服务效果良好且稳定增长。(2)平台资源整合数量持续增加,但资源整合增速缓慢,资源鉴定评价和繁殖更新数目较少。(3)平台运行管理服务规范,但多年很少变化。(4)服务成效增速显著,资源服务量和信息服务量已达到一定规模,技术推广等服务力度不够。(5)服务用户群体比较稳定,服务企业用户比率增加。(6)平台未来服务潜力提高很大。(7)科技支撑服务和典型服务数量增速明显,但具体服务数量仍很有限。未来应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资源鉴定评价和繁殖更新工作,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平台服务深度;加强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平台运行管理体制,使平台服务人员更加专业化,提高平台服务效率;服务重点应继续放在企业和个人用户方面,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平台服务广度;重视平台服务对高水平科研的支撑作用,规范专题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平台服务质量。【结论】该多维多指标的绩效服务评价体系可对服务效果全方位评价,评价指标体现了服务深度、服务效率、服务广度、服务质量及服务潜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