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28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新的疾病也不断出现,传染性腺胃炎病的发生范围有了扩大的趋势,河南省固始县某鸡场30日龄的固始快大型种鸡也暴发了该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蓬乱,眼睛流泪或肿胀,采食下降,排白色稀粪且粪中有未消化的饲料,鸡体苍白,进行性消瘦,发病率为1%,死亡率为0.5%.剖检腺胃有特征性变化,肿胀如球状,经药物治疗诊断确诊.  相似文献   
42.
不同品种桉树人工林生长特征及持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西10年生的4种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林分的生长特征、林下凋落物和土壤持水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林分生长特征方面,4种桉树林分平均胸径在13.9~15.5 cm之间变化,柳桉最小,大花序桉最大;树高和冠幅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粗皮桉最小,大花序桉最大。在凋落物贮量及持水特征上,林下总的凋落物贮量范围是18.7~20.1 t/hm2,排序为:大花序桉(20.1 t/hm2)邓恩桉(19.6 t/hm2)粗皮桉(19.1 t/hm2)柳桉(18.7 t/hm2);最大持水量在25.9~40.7 t/hm2之间变化,排序为:邓恩桉(40.7 t/hm2)大花序桉(32.9 t/hm2)柳桉(27.2 t/hm2)粗皮桉(25.9 t/hm2)。在土壤持水特性方面,4种桉树人工林地的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为粗皮桉林地最小,柳桉林地最大。  相似文献   
43.
优化施氮下稻-麦轮作体系土壤N2O排放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了静态箱法研究优化施氮下湖北稻-麦轮作体系农田N2O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农田N2O排放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N2O排放通量峰值大约发生在施氮后的第3~7 d。小麦季土壤N2O排放量范围为N2O 2.43~4.84 kg/hm2,肥料氮通过N2O排放的损失率为0.54%~0.74%。水稻季土壤N2O排放量为N2O 0.89~2.45 kg/hm2,肥料氮通过N2O排放的损失率为0.39%~0.47%。小麦季和水稻季施氮后0~15 d N2O排放量占当季总排放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2.79%~66.72%和87.97%~93.14%。与习惯施氮相比,基于作物阶段氮素吸收增加追肥比例和施氮次数的优化施氮能有效减少土壤N2O排放。  相似文献   
44.
兴山县玉米“3414”试验施肥效果及推荐施肥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7个“3414”试验,研究了兴山县玉米施肥增产效果及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兴山玉米氮肥增产效果最好,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平均增产31.0%,钾肥增产效果次之,磷肥再次.玉米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403 kg/hm2、P2O5 144 kg/hm2、K2O 193 kg/hm2,最佳产量施肥量为N 380 kg/hm2、P2O5 123 kg/hm2、K2O 129 kg/hm2.  相似文献   
45.
介绍在桂西高海拔的较寒冷山区发展桉树人工林林地选择、良种选择、整地、种植及抚育施肥等措施。  相似文献   
46.
利用苏特灵Bt生物杀虫剂在松毛虫卵期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当初孵幼虫咬破卵壳时,幼虫食入Bt生物杀虫剂,杀虫率达98%以上,这为生产防治提前5-7d施药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明苏特灵Bt生物杀虫剂防治松毛虫的持效作用,在辽宁兴城市闻家林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苏特灵不但对松毛虫幼虫杀虫效果好,可达90.3%-96.3%,而且在蛹期、成虫期均有作用,苏特灵防区比对照区的死蛹率提高25%,并影响成虫羽化率和产卵量,说明Bt生物杀虫剂防治松毛虫具有持效作用。  相似文献   
48.
不同菌剂对鸡粪堆肥过程中有害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鸡粪好氧堆肥有害气体减排的微生物菌剂品种,以鸡粪为主料,谷糠为辅料,调节初始混合物料含水率(50%)和C/N(25),添加菌剂A(人元生物菌)、菌剂B(晟康生物菌)和菌剂C(自制生物菌),进行好氧堆肥试验,对比分析堆肥过程中腐熟度指标和有害气体排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鸡粪混合谷糠堆肥的基础上添加微生物菌剂均能快速升温,且高温期延长1~2 d,但不同菌剂间温度无明显差异;各处理均在第19 d左右进入稳定期,温度在30 ℃上下波动。堆肥结束后,接种微生物菌剂增加了碳素损失,堆肥前后总碳含量降幅为32.0%(菌剂A)~40.0%(菌剂B);但总氮相对含量有所提高,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的堆肥终点总氮含量增幅为2.15%(菌剂A)~2.25%(菌剂C);堆肥过程中C/N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不同菌剂处理终点的C/N为11.7(菌剂B)~14.3(菌剂A)。堆肥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排放主要集中在堆肥前10 d,且添加不同菌剂均可降低NH3、SO2和脂肪胺类气体的排放,其中菌剂A对三种气体的减排率分别达到15.8%、48.0%和34.4%,均高于菌剂B和C。因此,在鸡粪与谷糠混合堆肥中,采用菌剂A更有利于有害气体的减排。  相似文献   
49.
氨基酸废料因其价格低廉、富含氨基酸与养分资源等特征,是有机肥的优质添加剂,评估氨基酸废料添加量的安全阈值是研制生物有机肥的重要依据。将氨基酸废料溶解于水,从0到15%共设置7个添加量,喷至有机肥成品,分析不同添加量下有机肥酸碱度、电导率、氯离子含量和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废料添加量在3%范围内,pH呈现较为平稳的趋势,当添加量进一步增加,pH则逐渐降低。电导率随着氨基酸废料添加量的升高呈现同步增加的趋势,有机肥中盐分含量逐渐增加,Cl -含量同样是稳步上升,当添加量在10%范围内,Cl -含量均低于3%。当氨基酸废料添加量≤1%时,种子发芽指数可达到75%以上,但添加量增至3%时,种子发芽指数骤降,出现明显的毒害现象。因此,氨基酸废料添加量需控制在3%以内,本研究推荐1%为研制生物有机肥的安全阈值。  相似文献   
50.
为了摸清优质中稻鄂中5号的适宜氮肥施用量和最佳施用方法,开展氮肥施用量和施肥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鄂中5号最高产量(6055.5kg/hm2)施氮量为225kg/hm2,氮肥的施用方法以基肥60%,分蘖肥30%(分两次追施,第一次在返青后追20%,7d后再追10%),10%作穗肥的分配方法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