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林业   56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稀土对马占相思育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马占相思种子发芽试验和育苗试验表明,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是是极显著。用硫酸处理种子发芽率达87.7%,比用开水处理种子发芽率增加25%;在硫酸和开水处理种子后,加入稀土丰叶宝浸种,前者无明显的变化,而后者能增加发芽率12.6%。  相似文献   
42.
矿质营养与主要用材树种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施用矿质营养,能促进林木的生长。林木施用矿质营养重要理论——综合营养诊断理论、稳态营养理论、施肥配方理论。林木施用矿质营养的肥效具有阶段性,同一树种在幼林期、中龄期、近熟林期所需的矿质营养种类和数量不同。分别总结了杉木、桉树、马尾松三种主要用材树种在不同阶段施用矿质营养的生长关系,最佳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43.
广西杉木遗传改良进展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4.
桂北杉木幼林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幼林施肥肥效是十分显著的。杉木幼林对N、P、K的肥效效应顺序是P> K> N,单施N肥对幼林生长无效,甚至出现负效应。在所有处理中,以200kg P2 O5hm2 处理肥效最好,6年生蓄积生长量比对照提高58-1% ,投入产出比为1∶3-91 ;其次是(100kg P2O5 + 100kg K2O)hm2和(100kg N+ 50kg P2O5)hm2 两个处理,6 年生蓄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1-8 % 和50-6 % ,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3-96 和1∶4-02 。这3 种较优的施肥方案可因地制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5.
杉木优株转化无性系促萌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杉木优株挖蔸移栽、砍伐留桩转化无性系促萌试验表明,5月份产萌数量多且粗壮,4年生的优株伐蔸平均株产萌条数最多;挖蔸移栽比砍伐留桩具有提早产萌,且每次产萌多,产萌间隔期短,管理方便,工效高等优点。但在桂南地区仍然可以使用砍伐留桩促萌的方法;挖蔸移栽或砍伐留桩促萌宜在2~3月初进行。  相似文献   
46.
在广西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区内,通过对3000多hm2、100个固定样地的施肥试验推广林的3年研究,初步探明杉木、湿地松、马尾松、桉树对进口化肥的效应,揭示出不同立地条件下各种树种对肥料的敏感性以及不同树种对营养元素需求的差别,初步提出各树种的施肥量,从而为宏观调控化肥的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使用良种和合理的施肥技术,使杉木、桉树、马尾松的生长量比国家验收标准提高50%~100%,湿地松提高30%。  相似文献   
47.
回归分析不仅在许多科学领域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极其广泛的使用范围,而且在林业科学研究和生产工作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林木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关系,产果量与不同类型的母树的关系等都可以通过回归方程来预测。然而回归分析的计算工作量,随着元数的增加而显著地增加,这对用  相似文献   
48.
广西杉木良种选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我国杉木良种选育概况,总结了广西杉木良种选育研究与良种基地建设现状。广西保存了优良家系和优良组合800多个,优良无性系900多个,筛选出了融水、金秀、那坡、隆林、贺县(八步)等优良种源,筛选出优良材料一批应用于种子园建设和营造速生丰产林。同时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杉木良种发展目标与策略,以推动广西杉木良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49.
以核桃(Juglans regia)茎段为外植体,对核桃茎段器官离体再生培养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5月采集的核桃茎段,通过系列表面消毒后,0.1%升汞灭菌10min,效果最佳。在附加1.0mg/L6-BA的DKW诱导培养基中,萌芽率为60%以上。通过SH+0.5mg/LBA+0.1mg/L IBA进行增殖培养,芽增值系数为4.32。以1/2SH+8.0mg/LIBA进行不定根诱导,生根率为63.18%,根数2~3条。  相似文献   
50.
为探究育苗方式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从生长量、生物量以及根系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1年生杉木苗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分别为31.38 cm、4.51 mm,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25.69 cm、3.34 mm)。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杉木苗的根冠比分别为0.24、0.16;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分别为84.3、68.8条。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以及根冠比显著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说明沙床较托盘培育的苗木根系发达,更利于保持苗木水分的平衡。采用沙床培育的苗木出圃率为88.75%,显著高于托盘培育的苗木出圃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