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林业   58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为探究育苗方式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从生长量、生物量以及根系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1年生杉木苗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分别为31.38 cm、4.51 mm,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25.69 cm、3.34 mm)。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杉木苗的根冠比分别为0.24、0.16;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分别为84.3、68.8条。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以及根冠比显著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说明沙床较托盘培育的苗木根系发达,更利于保持苗木水分的平衡。采用沙床培育的苗木出圃率为88.75%,显著高于托盘培育的苗木出圃率。  相似文献   
52.
我国林木遗传改良进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集了大量资料,对我国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在种源选择、种子园营建及多世代改良技术、无性系选育技术、森林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生物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我国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沙床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并对该技术的特点、创新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采用沙床轻基质容器育苗方法,杉木种子发芽率提高50%以上,1年生杉木苗平均苗高、地径分别为32.4 cm和5.5 mm,苗木出圃率达90%以上,能有效提高良种利用率及苗木质量,利于育苗期间的集约化经营与精细化管理。育苗沙床兼具排水和保水功能,能有效平衡苗木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实现苗木对水分的高效利用并大幅节约用水成本。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容器苗根系发达、茎干粗壮、抗逆性增强,造林后成活率显著提高。采用沙床培育轻基质容器苗是实现杉木工厂化和规范化育苗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提升杉木育苗技术水平的重要突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可在杉木栽培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在不同试验地开展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与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闽楠(Phoebe bournei)、刨花润楠(Machilu spauhoi)和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混交林早期生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生长量在贝江河林场和山口林场...  相似文献   
55.
杂交松育苗对比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澳大利亚的新品种杂交松 (Pinuselliottii×Pinusoaribaea )进行育苗对比试验表明 ,杂交松苗期生长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 ,苗高比广西优良马尾松提高 5 3 6 % ,比湿地松提高 11 6 %  相似文献   
56.
广西杉木遗传改良进展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较系统阐述了近十五年来我区杉木在种源、母树林、种子园、子代测定和无性系等方面的遗传改良进展以及改良效果和应用情况,同时指出了我区杉木遗传改良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今后十年内我区杉木遗传改良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7.
论杉木速生丰产林推广的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杉木的生长特征和分布范围,应用巳有的科研成果,从立地、遗传、密度、和维护地力等方面,提出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技术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杉木改良代种子园遗传组成及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应用杉木优良种源和优良家系对杉木第一代(初级)种子园作遗传疏伐建成改良代种子园,能有效地改变种子园的遗传组成,并使遗传加性效应得到更大的提高。建成的改良代种子园优良无性系及其母株占有率达90%以上,同时保留有较宽的遗传基础。改良代种子园生产的良种增产效益比第一代种子园提高一倍多,达20.6%~28.9%。  相似文献   
59.
种子园是经过人工选择的无性系或子代所组成的人工林。它是林木良种繁育的一种主要形式。自七十年代初期起到目前为止,我区已建立杉木嫁接种子园近八千亩,有的种子园进入或逐渐进入结实盛期,为生产部门提供一定的初级良种。但就全区范围情况来看,大多数种子园经营管理粗放,种子产量不高,远远不能适应杉木生产的需要。因  相似文献   
60.
沙床容器育苗是目前广西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育苗的重要方式,本文从轻基质水分、电导率和温度等方面比较沙床和托盘育苗2种方式之间的差异,探讨沙床在杉木容器育苗中的水分、电导率和温度平衡能力。结果表明:晴天和阴天时,轻基质水分含量呈递减趋势,沙床中轻基质杯水分含量降低幅度极显著低于托盘;雨天时,托盘中轻基质水分含量极显著高于沙床,沙床有利于排出轻基质杯中多余水分。沙床对轻基质杯中的养分具有一定的保持作用,可减缓轻基质杯中的养分流失速率,这种保持作用在距离施肥稍长一段时间表现尤为明显。轻基质杯中温度比空气温度低1~2℃,3种天气情况下,沙床中轻基质杯中的温度均高于托盘,沙床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