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26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以江南大学2002年—2017年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量为例,分析高校图书借阅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规律。鉴于借阅量序列的季节效应,长期趋势和随机波动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影响关系,建立合适的ARIMA乘积季节及异方差模型。通过AIC信息准则和最小相对误差准则选取得到较优的ARIMA-ARCH模型,并进行有效预测,两个模型均显示图书馆借阅量呈年度周期性缓慢下降,为图书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103.
超声波辅助提取番茄中番茄红素的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番茄中的番茄红素,研究了提取溶剂(石油醚、正己烷、丙酮、乙酸乙酯、无水乙醇)、超声波输出功率、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番茄红素提取效果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番茄红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丙酮为提取溶剂,超声波输出功率120W,料液比1∶3,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0 min,3级提取,在此条件下提取出的番茄红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4.
智能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北京市新农村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农村的污水问题日益凸显.每种污水处理模式都有其适应性问题,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非常重要.重点对智能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CWT)的工艺、特点、设计、运行和处理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处理分散式污水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随机选取正常体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白化牙鲆各55尾,测定其全长(TL)、体长(BL)、头长(HL)、尾柄高(CPW)、体高(BH)5个生长性状和体质量(BW)。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各个生长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并且建立了以生长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正常体色牙鲆中全长是影响体质量的最重要的生长性状,其次是体高;白化牙鲆中体长是影响体质量的最主要的生长性状。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正常体色牙鲆BW=-27.6+13.96TL+3.8BL+65.4HL-240.7CPW+80.9BH,白化牙鲆BW=145.1-302.6TL+176.44BL+214.5HL+187.04CPW+152.37BH。试验结果为牙鲆养殖过程中优势性状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6.
以白芽奇兰乌龙茶、咖啡、牛奶为原料添加适量的薄荷糖浆,配制“薄荷茶咖”饮品。通过正交试验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优化其配方,结果表明在茶水比例1∶30、咖啡与水的比例1∶15为常量的情况下,“薄荷茶咖”优化最佳配方为牛奶∶薄荷糖浆∶茶汤∶咖啡=40∶6∶32∶15。模糊综合评价可以将主观评价标准作定量分析,对饮品配方进行综合感官评判;多因素多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可以高效、快速、经济地解释各因素对饮品风味的影响。文章所建立的研究模型和评价方法有望为调饮茶产品的设计与配方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7.
生物质炭改善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并促进苹果植株氮素吸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究生物质炭对苹果植株生长、土壤理化特性和氮素利用的影响,为生产上苹果园合理应用生物质炭提供依据。 【方法】 以两年生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以400℃亚高温热解木材产生的生物质炭为供试肥料,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了盆栽试验。设底施生物质炭0、15、30、45和60 g/kg,分别以CK、T1、T2、T3和T4表示。调查了苹果植株生长发育、土壤理化性质、根际微生物数量及氮素的吸收、利用和损失。 【结果】 添加生物质炭的所有处理植株株高、茎粗和总干重均显著高于CK;T2、T3和T4处理的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T1和CK处理,但三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着生物质炭用量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降低,T3和T4处理的土壤容重分别为1.22和1.20 g/cm3,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CK、T1和T2处理;T3和T4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根际土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添加生物质炭显著增加了植株对肥料15N的吸收,T4和T3处理植株15N利用率分别为15.18%和15.63%,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15N残留率以T4处理最高,为38.16%,T3次之,T1最低,为30.02%;氮素损失以T1处理最高,为58.54%,T4处理最低,为45.66%,且T4与T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通过对植株生物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与生物质炭施用量进行拟合分析,两者出现最大值时的生物质炭施用量分别为64 g/kg和55 g/kg。 【结论】 施用生物质炭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促进了苹果植株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及对肥料氮的吸收,增加了土壤对氮的固定,减少了氮的损失,提高了氮肥利用率,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生物质炭施用量为55~64 g/kg土。   相似文献   
108.
西瓜蔓枯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蔓枯病是西瓜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我国西瓜种植区均有发生,俗称“蔓割病”。据报道,西瓜蔓枯病发病株率一般为15%-25%,严重时高达60%-80%,病害流行时可使瓜田出现大量死藤,减产30%以上,严重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由于西瓜重茬面积较大、抗病品种较少等原因,西瓜蔓枯病发生与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9.
王学聘  陈倩 《林业科学》1994,30(4):320-324
四株表达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蛋白基因的大肠杆菌对林业主要害虫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舞毒蛾Lymantriadispar(Linnaeus),杨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Erschoff)幼虫作用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四株对上述四种昆虫均表现较高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10.
玉米赤霉烯酮是霉菌毒素之一,主要由镰刀菌产生,已被证明会影响动物的繁殖能力。赤霉烯酮检测方法、防治措施和脱毒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霉菌毒素的分类、玉米赤霉烯酮对畜禽健康及产品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对消费者造成的安全隐患,并对其检测方法、防治措施和脱毒技术进行概括,为解决霉菌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