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73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39篇
  29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22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广州地区粉葛拟锈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岩  黄丽华  陈健 《植物保护》1999,25(1):11-13
近年在广州地区粉葛上发现一种症状极似豆科锈病的病害,经采样分离致病性测定,显微镜和电镜观察以及田间病害调查结果,认为引致该病的病原菌为葛藤集壶菌(SychytriumpuerariaeMiy)。  相似文献   
112.
征集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480份,并进行了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抗逆性鉴定,从中筛选早熟矮杆大粒,抗病且综合性状良好的种质资源,有些资源在生产上已得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3.
郭婷  宋娜  刘淑德  涂忠  胡发文  高天翔  陈健 《水产学报》2020,44(12):1976-1986
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高变区部分序列和4对微卫星标记,对大泷六线鱼放流群体及自然海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413尾个体共检测到单倍型117种,其中仅Hap_3、Hap_7和Hap_17为共享单倍型,占总单倍型数目的2.5%;放流、野生群体特有单倍型分别为20种和66种,分别占总单倍型数的17.09%和56.41%,放流群体特有单倍型数明显低于野生群体;放流群体和野生群体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5 1~0.006 7和0.005 8~0.007 5,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856 7~0.949 9和0.883 1~0.954 9,遗传多样性均较高。微卫星标记分析结果显示,放流、野生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13~44和13~2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885 6和0.874 0,均具较高的遗传多态性;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放流、野生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较低。研究表明,山东近海大泷六线鱼放流群体与野生群体均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遗传结构未存在显著的群体分化。  相似文献   
114.
【目的】结合多源遥感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取最优分类策略并探究时间序列特征在林分类型识别中的重要性,为遥感林分类型识别提供技术途径。【方法】结合Sentinel-2光谱特征和时间序列特征、Sentinel-1雷达后向散射特征和SRTM DEM地形特征在Google Earth Engine中进行各特征变量的提取,构建不同特征组合使用随机森林分类器进行分类并对不同分类结果进行制图输出和精度评价。【结果】(1)使用Sentinel-2时间序列光谱特征、Sentinel-1雷达后向散射特征和SRTM DEM地形特征的方案分类效果最好,总体精度为84.62%,Kappa系数为0.82;(2)在构建的5个不同特征组合方案中,多特征组合的方案分类效果优于单一特征;(3)地形特征、后向散射特征和时间序列特征对于分类结果非常重要,尤其是时间序列特征的加入能大大提升林分类型识别精度。光谱特征中短红外波段B11和B12最重要,时间序列特征中4月份和10月份为最重要的时间节点。【结论】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提取的多特征分类方案能够有效进行研究区林分类型识别,地形特征、后向散射特征和Sentinel-2时间序列特征可...  相似文献   
115.
刘振兴  周桂梅  陈健  赵晖 《作物杂志》2018,34(6):154-87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1 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WP、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2亿CFU/g宁盾一号EW、0.3%丁子香酚SL、1%蛇床子素EW、10%多抗霉素WP等6种生物农药对绿豆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参试的生物农药对绿豆叶斑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防治效果分别为72.58%、63.27%、77.53%、58.64%、72.60%和62.37%,彼此间差异显著,但防治效果均显著低于化学农药430g/L戊唑醇SC的防治效果(85.22%);2亿CFU/g宁盾一号EW是防治绿豆叶斑病较理想的生物农药;喷施农药防治绿豆叶斑病对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6.
吴琼  王明月  吕岱竹  陈健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11):2279-2282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检测甘蔗中噻虫胺残留量的方法。甘蔗植株、茎 秆及嫩稍样品经乙腈-水(V∶V=2∶1)提取,Envi-Carb 复合 PSA 固相萃取小柱净化,ACQUITY UPLC BEH C18 色谱 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源(ESI+ )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采用 Envi-Carb 固相萃取 小柱,以乙腈为淋洗液,在小柱中添加 PSA 净化效果最好。在甘蔗植株、茎秆及嫩稍中分别添加 0.04、0.4、1 mg/kg 噻虫胺,平均回收率为 81.4%~10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0.9%~10.9%。该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 0.4 ng,在甘蔗 中的最低检出浓度(LOD)为 0.04 mg/kg,能满足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7.
培育小麦异源易位系是转移和利用外源基因的有效途径,快速准确的染色体鉴定方法有利于提高染色体工程效率。本研究以电离辐射诱致的2个普通小麦-百萨偃麦草染色体5J易位系(NAU16YJ127和NAU16YJ124)为例,分析了综合利用本课题组前期开发的寡核苷酸探针套[包括(GAA)10、pSc119.2-1、pAs1-1、pAs1-3、AfA-3和AfA-4六个寡核苷酸探针]涂染,结合基因组原位杂交和分子标记等方法鉴定小麦异源易位系的效果。结果表明,NAU16YJ127(2n=6x=42)包含一对小麦-百萨偃麦草易位染色体T5JS·5JL-5AL#1,同时在染色体6A和2D长臂顶端也发生了明显的相互易位;NAU16YJ124(2n=6x=44)附加了一对小麦-百萨偃麦草易位染色体,同时包含一对6A长臂缺失染色体del6AL,其缺失区段易位到5JL近端部,形成T5JS·5JL-6AL,其他染色体未见明显变化。利用21个5J特异分子标记(19个位于长臂和2个位于短臂)分析发现,两个易位系均含有全部5J短臂标记,同时T5JS·5JL-5AL#1含有12个长臂标记,而T5JS·5JL-6AL仅含有2个长臂标记,确证两个易位系断点不同,并将21个标记定位于4个不同区段,其中位于5J短臂的2个标记位于1个区段,位于5J长臂的19个标记位于3个区段(5JL-1~3),分别包含2、10和7个标记;发现3个为可以同时识别5J和5A的共显性标记,其中NAU16YJ124含有全部5A标记,而NAU16YJ127仅包含其中2个标记,进一步验证了细胞学鉴定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寡核苷酸探针套涂染、基因组原位杂交和分子标记分析相结合为准确鉴定小麦异源易位系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8.
8种防治豇豆荚螟药剂的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绿豆上应用的防治豇豆荚螟的高效药剂,选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剂、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苏云金杆菌原粉、46%杀单·苏云菌可湿性粉剂、1.3%苦参碱水剂、25%灭幼脲悬浮剂和10%甲维·高氯氟水乳剂8种低微毒农药,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对各参试药剂防治豇豆荚螟的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酰胺类农药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的平均防效及综合评价排名前3位,效果较好,生产上可交替使用;微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原粉的平均防效及综合评价均排名第4位,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植物源农药1.3%苦参碱水剂的防效最差,不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9.
为明确本地油茶病虫害防治对象,于2012-2013年实地调查了南昌市郊梅岭山区油茶林(树龄15年)病虫害的种类、发生情况及危害特点,分析了害虫的组成结构。结果表明,在梅岭山区油茶上可见6种病害发生,主要种类包括茶藻斑病,其病原为寄生性红锈藻(Cephaleuros virescens Kunze);油茶煤污病,其病原为田中新煤炱菌[Neocapnodium tanakae(Shirai et Hara)Yamam];油茶白绢病,其病原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和油茶炭疽病,其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尤以前两种危害严重。采集到害虫60种,其中以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Walker)]、红背安缘蝽[Anoplocnemis phasiana(Fabricius)]、茶白毒蛾[Arctornis alba(Bremer)]、山茶象(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和歧沟臀肖叶甲(Colaspoides diffinis Lefèvre)为优势种群。这些害虫隶属于4目33科,以鞘翅目(12科)为多,占害虫总科数的36.4%。  相似文献   
120.
前两年 ,我们通过对国内外引进的大量大麦品种资源灌水处理的方法 ,对其抗渍性进行鉴定 ,初步选出一批抗渍性好的品种资源。本试验同样采用人工灌水模拟自然湿害对主批初选出的品种资源进行进一步鉴定 ,为中澳大麦育种家提供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渍品系 ,并用于基因图谱构建和基因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