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0篇
农学   11篇
  6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81.
四川盆地山区撑绿竹、麻竹育苗和造林技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以四川盆地山区典型地区沐川县为试验点,对撑绿竹、麻醉竹两个优良经济竹种的快繁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等退耕还林技术进行了研究以及配套技术体系的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182.
苔藓植物联合乡土草种应用于植被恢复工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生态演替原理,以九寨黄龙机场岩体开挖面植被恢复工程为例,提出了在植被恢复先锋植物当中混合苔藓植物的恢复模式,阐述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及其实际应用需要克服的限制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今后的研究目标及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83.
竹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炘  陈其兵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1):214-220,226
综述了竹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特种氨基酸、挥发性成分、叶绿素、矿质元素、茶多酚等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及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防腐抑菌、抗肿瘤、调节血脂、抗衰老、抗疲劳、亚硝酸盐的清除及对N-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等生理功能的研究现状;并对竹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及其应用研究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今后竹叶提取物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4.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已成为林草业重点建设领域的重要支撑和业务创新增长点。在四川省竹产业大发展背景下,邛崃市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竹类主要害虫识别系统应用于竹产业基地森防场景,实现了对竹产业基地的害虫智能识别,并衍生出害虫发生情况统计分析、管护员巡护管理等智慧化管理手段,促进了当地竹产业基地的精细化管理,探索了竹产业现代化的新途径,为竹产业建设迈入智慧化目标提供了支撑。文中介绍了该系统采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功能的实际应用,并对相关成果在森防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后续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5.
根据时代发展和园林专业特点,分析了园林专业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提出了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兴趣、个性以及发展方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86.
从美国在线数据库(NCBI)中获得不同植物ICE1和ICE2基因的完整序列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期对ICE基因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利用Clustal W2和Mega 5.0软件对其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并采用不同的生物信息手段对其蛋白的一、二、三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CE1和ICE2基因均含有4个不同的结构域,即富S区、核定位信号区(NLS)、bHLH结构域和转膜区,但其bHLH结构域和富S区(单子叶植物间)存在差异。ICE1和ICE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主要是脂肪族类氨基酸,以丝氨酸(Ser)和亮氨酸(Leu)为主,其等电点均呈酸性,等电点值均是单子叶双子叶,ICE1和ICE2均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C和H为ICE1和ICE2蛋白二级结构的主要元件,E和T只是零星分布在整个蛋白中,且H、T、E、C的含量均存在差异,其含量及折叠方式的差异导致蛋白三级结构的不同。ICE1和ICE2基因在基因序列上有相似的结构域,但其蛋白结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7.
高速公路边坡乡土灌木建植模式水土保持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土植物灌木化建植是目前高速公路边坡防护的重要生态防护模式。以川中丘陵区遂资眉高速公路为例,以路线规划植物调查结果排序为基础,筛选出柏木、慈竹、黄荆、马桑3种乡土灌木和狗尾草、芒、艾3种乡土草本植物。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配置模式和种植配比试验小区在恒定雨强(20mm/min)下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模式在恒定雨强下均表现出优于对照组的水土保持效益,产流时间推迟1′~4′05″,产沙量分别减少6.56~33.86g;各配置模式间恒定雨强降雨20min后产流产沙总量差异多表现为显著,黄荆+狗尾草模式产流产沙总量最低,分别为1 700ml和60.71g;马桑+艾产流产沙量最高,分别为1 920ml和84.02g。可见,在边坡条件、播种量等建植条件与建植措施一致的条件下,乡土灌木黄荆和狗尾草组合可显著提高高速公路边坡水土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188.
为了调整凉州区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模式,丰富冬春季蔬菜市场供应,我们于2000-2001年度在凉州区高坝镇碌碡村进行了番瓜-辣椒栽培模式试验,其秋冬茬番瓜产量为8.76万kg/hm2,产值达15.75万元/hm2,早春茬辣椒产量为4.13万kg/hm2,产值达21.00万元/hm2,两茬累计产值36.75万元/hm2,扣除当年各种投入费用12.45万元/hm2,纯收入24.30万元/h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9.
选用四川省境内具有代表性的县(市)气候、土壤、枣子产量为依据,用主分量分析法确定影响子产量的主导因子,再用主导因子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合生产力指标将四川省枣树区划为四个分区,即中心产区、重点产区、一般产区、生态非适宜区。  相似文献   
190.
针对四川省公路绿色通道现状、存在问题,结合四川省绿委对公路绿色通道建设规划,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