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0篇
园艺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为探讨LED光源在金线莲工厂化栽培中的应用,利用研发的具有不同比例红(R)、蓝光(B)的LED灯作为光源,以白色荧光灯为对照(CK),设置以下5个试验处理,T1:R/B(3/7), PPFD 20 μmol/(m2·s);T2:R/B(7/3), PPFD 20 μmol/(m2·s);T3:R/B(3/7), PPFD 30 μmol/(m2·s);T4:R/B(7/3), PPFD 30 μmol/(m2·s);T5:R/B(7/3), PPFD 50 μmol/(m2·s),研究不同比例红蓝光源及其光照强度对金线莲的生长、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反应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T4、T5处理的金线莲株高、茎粗、植株干鲜重显著提高;T5处理的金线莲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T1、T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T2、T4处理。不同比例红蓝光处理下金线莲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R/B(7/3)处理的金线莲叶片叶绿素含量大于R/B(3/7)处理。不同比例红蓝光源处理的金线莲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光系统II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红光比例减少,蓝光比例增加,可降低金线莲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光系统II活性,同时光系统II实际光化学效率和光合电子传递效率也随之降低。T2处理可有效提高金线莲叶片SOD和CAT活性,但POD活性降低;T4处理下金线莲叶片POD和CAT活性降低,SOD活性升高;与对照相比,T1处理的金线莲叶片MDA含量显著增加,较对照提高19.4%,而T5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合各处理金线莲生长来看,T5处理R/B(7/3), PPFD 50 μmol/(m2·s)的金线莲生长最好,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及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究不同提取剂和酶处理对龙眼果实可溶性糖提取的影响。[方法]以‘四季龙眼’成熟果实为试材,采用杀酶—乙醇法、不杀酶—乙醇法、杀酶—水提法和不杀酶—水提法4种提取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蔗糖、葡萄糖、果糖及总糖含量。[结果]4种方法提取的3种糖和总糖含量由高至低均为:杀酶—乙醇法不杀酶—乙醇法杀酶—水提法不杀酶—水提法,其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为181.92、169.17、141.30、128.17 mg·g~(-1)。杀酶—乙醇法提取率最高,不杀酶—水提法提取率最低,两者在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提取量上分别相差40.70、7.56、5.49 mg·g~(-1)。乙醇法提取率显著比水提法高,对果肉进行杀酶能更充分提取可溶性糖。[结论]杀酶—乙醇法是提取龙眼果实可溶性糖的优选方法,但耗时较长;杀酶—水提法是提取龙眼果实可溶性糖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33.
以15年生的枇杷果实为试材,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测定果实中V、Mn、Fe、Co、Ni、Cu、Zn、Se和Mo等9种人体必需痕量元素的质量分数(w)。结果表明,各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3~0.126μg/L,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3.00%;枇杷果实中痕量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Mn、Zn和Fe含量丰富,高于10 mg/kg DW;不同品种果实Co、Mo、Se和V等元素的变异系数高于4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中矿质元素与果实风味品质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4.
35.
枇杷原生质体植株移栽及其苗期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枇杷原生质体培养获取完整植株的技术已较成熟,但原生质体植株移栽成活的条件及其成活植株的生长情况尚未见报道。本文简要报道通过提高枇杷原生质体植株的自身抗性、改变外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移栽基质和移栽季节,以提高芽苗的成活率。同时亦观察了成活后苗期的生长...  相似文献   
36.
采用Lentinusedodes(Berk.)Sing.(简称Le)、Auriculariapolytricha(Mont.)Sacc.(简称Ap)及Dictyophoraindusia-ta(Vent.exPers.)Fischer(简称Di)等3种担子菌不同组合处理,研究其对平菇菌糠细胞壁成分及干物质(DM)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Le+Di组合处理后,平菇菌糠中性洗涤纤维(NDF)、半纤维素(HC)及酸性洗涤木质素(ADL)较对照组分别下降11.83%-12.84%(P<0.05)、33.41%-36.46%(P<0.05)及21.98%-25.67%(P<0.05);DM瘤胃降解率较对照组提高13.97%-16.35%(P<0.05).Le+Ap、Di+Ap、Le+Di+Ap等组合均不同程度产生拮抗,其中Di+Ap组合拮抗最为明显,使平菇菌糠DM瘤胃降解率较对照组下降12.27%-18.15%(P<0.05).研究还表明,无论单一菌种,还是组合菌种,菌种接种剂量对处理效果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7.
对枇杷果实中有机酸组分与酸度(可滴定酸)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苹果酸含量对酸度的贡献率最大,通径系数Px1→Y=0.613 9;异柠檬酸通过对苹果酸的影响(Px4→x1→r=0.446 0)而引起果实酸度的改变作用;异柠檬酸含量直接作用(Px4→Y=0.324 8);奎尼酸含量对酸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富马酸含量对酸度是负贡献,但它对酸度的直接通径系数(Px6=-0.062 0)的绝对值小于剩余通径系数(P6=0.174 4),对酸度影响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3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果西番莲离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紫果西番莲的茎段为外植体,以1/2MS为基础培养基,添加ZEA2-3mg/l,外植体萌芽率高达100%。不定芽在1/2MS培养基中,附加B A1.0 NAA0.1mg/l,其增殖系数最高。芽苗不定根的诱导培养基1/2MS+IBA1.5-2.3mg/l,其生根率较高,当IBA为2.5mg/l时芽苗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39.
以翠屏晚为试材,研究3种控梢措施对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环剥和喷施多效唑相比,长放轻剪分别增产34.6%和20.9%,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2.86和1.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皇冠李’果实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设置贮藏温度为0、3和5℃,测定不同贮藏温度下‘皇冠李’果实的品质指标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贮藏温度与‘皇冠李’果实贮藏品质及抗氧化活性密切相关。与3和5℃相比,0℃贮藏可显著抑制果实腐烂率上升,维持较高的果实硬度,抑制果实失重及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0℃贮藏下‘皇冠李’果实的DPPH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3与5℃贮藏,可维持较高的抗氧化水平。[结论]0℃贮藏最有利于保持‘皇冠李’果实品质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